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址发掘现场

9月13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据国家文物局披露,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是一处二里头文化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后,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该聚落大型夯土建筑等重要遗迹的发现,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八里桥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对于研究二里头文化,新增了哪些考古资料?它的存在,对于二里头文化的扩张,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9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了八里桥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王豪。

考古发掘人员在八里桥遗址发现了夯土建筑基址、墙垣、环壕等遗迹,出土有玉器、绿松石嵌片和铸铜相关的遗物。正是这些遗迹和遗物,揭示了八里桥遗址的重要地位。

受夏王朝管控的铜矿和绿松石

彰显八里桥与二里头王都关系紧密

从已有的发掘迹象来看,考古工作者能够确定的是八里桥遗址有大型夯土建筑区,大面积的夯土分布于八里桥遗址平面图的C区,面积约4.8万平方米。1号基址也被确实证明为夯土建筑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里桥遗址平面图

考古工作者还在图中A区发掘出了与冶铸铜器相关的遗物,检测分期含有铅、锡、铜的合金,勘探也发现这个区的灰黑土较多,与别的区域堆积不同,推测是手工业作坊区。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骨料的存在,推测遗址可能存在制骨作坊。较多的、大小不一、出土于不同灰坑中的绿松石嵌片,被排除了是一件器物的可能性,加之存在少量废料,考古工作者推测遗址内还可能存在绿松石加工作坊。寻找这些作坊存在的考古证据,也是接下来八里桥遗址开展考古工作的方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里桥遗址出土绿松石

“一般认为,在二里头时期,铜矿、绿松石这些资源是受管控的,只有二里头王都才能进行铜器制造。八里桥遗址发现的这些冶铸青铜迹象,首先体现了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地位,也暗示了八里桥遗址与二里头遗址具有紧密的联系。”王豪介绍。

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青铜爵、青铜斝、青铜盉……二里头王都需要大量的铜矿资源和绿松石资源,用以彰显礼制和强大的社会。而这两种资源在湖北、陕南都有发现。如果需要这些资源运往二里头王都,途径方城垭口进入中原腹地是最便捷的通道,八里桥遗址恰恰位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上。

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八里桥遗址是二里头遗址外围的一道重要防御屏障。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与二里头遗址相似的“多网格”布局、夯土基址、城垣底部的人祭遗存、道路,还显示了八里桥遗址是夏王朝在豫南地区设立的一处重要的核心聚落。

夏代次级中心聚落研究

首次发现如此地位与规模的遗址

这种地位和规模的遗址,在以往夏代次级中心聚落研究过程中很少发现。

学术界一般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代中晚期文化,文献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的记载。二里头文化一期时,夏文化的分布范围还集中在洛阳盆地和嵩山南麓的颍汝河一线。二期时,二里头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二里头王都,一系列诸大型宫殿基址,道路系统、官营作坊区等重要遗迹出现。二里头文化不再拘泥于一期的分布范围,开始向外扩张。目前,在豫东、豫南包括豫北等区域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大多是从二期开始的。这里就包括了八里桥遗址。

但是,南阳盆地出现的一系列二里头文化遗址,规模都不大。仅有位于方城垭口的八里桥遗址规模较大且内涵丰富,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地位。

虽与夏都关系紧密

但仍有其他文化因素存在

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注定了八里桥遗址文化因素的多样性。尽管显示出与二里头王都的紧密联系,但是八里桥遗址也体现了少量的其他文化因素。例如,八里桥遗址出土的肩部饰牛鼻耳的大口尊和几乎没有肩部的大口尊,分别与商洛东龙山和驻马店杨庄同类器相似;遗址出土的夹砂陶陶质比较粗糙,又延续了豫南地区龙山以来砂质裸于器表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里桥遗址出土陶器

王豪介绍,目前八里桥遗址的聚落形态已经初现端倪。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出土遗物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的与二里头王都的一致性,也为考古工作者探讨两个遗址之间的内在关系,如八里桥遗址是否受二里头遗址直接控制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