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宇宙

来源|看电视

“我最喜欢的餐厅是麦…MacDonalds,肯…KFC也还不错,那边每个Thursday都挺Crazy的……”

好像看不懂,好像又能看懂,这一波中英交杂的抽象文学创作风潮,源自近期播出的恋综中的一段对话:“你最喜欢哪个城市?”“曼…Manchester”。

近年来,以恋爱社交为目的的恋综,好像正在潜移默化地变成一部部“新中产一代都市生活实录”——海外背景、精致着装、高精尖或创意化职业、严格的皮肤和体态管理……

素人门槛越来越高,当真人秀的镜头对准爱情悸动时,是在生产糖点,还是在贩卖焦虑?

「二本恋综」的呼声背后

词条#有没有二本恋综#、#国产恋综真的容不下二本学生吗#一度挂在热搜高位,不少观众开始玩梗,模仿素人嘉宾的谈话风格、“中英乱译”调侃个人生活经历,揭开精英叙事的痛点,造梗依托恋综语境而诞生,却似乎和爱情毫无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本恋综,“二本”指代的东西有很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1.63%,其中一本录取率约为12%,二本录取率约为29.63%。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二本学生占本科录取学生的比例约为71%,而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二本学生占比可能会继续上升。

当人们把“二本”放在恋综语境中时,“二本”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人群。

近年来,恋综选人的门槛正变得越来越高。以今年播出的4档恋综为例,节目组青睐有海外背景,或是国内重本及以上的学生,如《半熟恋人3》《心动的信号7》嘉宾超过半数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喜欢你我也是4》首发阵容中,两位嘉宾来自211东华大学,其余嘉宾全部都有海外的学历背景;聚焦Z世代的《怦然心动20岁3》中,留学生浓度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如清北这类的国内顶尖985院校受到恋综关注,去年《心动的信号6》开播时便打出“清北修罗场”的话题,而播音生、舞蹈生、体育生等特征化明显的嘉宾也同样容易吸引恋综导演与观众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心动的信号1》开播,国内恋爱真人秀开始整合第三方观察视角,心动小屋成为观众洞见素人生活的一个窗口,有关个人职业、家庭状况等信息暴露在全景敞视机制中。

从选址来看,恋综小屋往往坐落于一线、新一线城市郊区,“大都市+慢一拍生活”的恋爱关系叙事,催化着恋综制作在精致化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除了学历择优以外,恋综开始出现了让观众唏嘘的另一点:即使是学历背景稍弱的恋综嘉宾,也几乎脱离了大众化职业特征。

金融人、互联网大厂从业者等职业自带都市感,早就频繁出现在恋综中;而近年来,时尚品牌主理人、自媒体从业者等身份数次空降恋综,还有不少嘉宾在参加节目前便已有一定曝光度。

比如,《喜欢你我也是4》中的孙恪杰已参加过贵州卫视相亲节目《非常完美》,上半年播出的户外生存恋综《势均力敌的我们》中登场的“女一”一枝南南本就已经是个百万粉丝的美妆博主;《心动的信号7》中的奥斯卡是个TVB演员,据悉是被何猷君推荐到节目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制作层面上,不难理解恋综嘉宾需要有足够抓眼的特性,这样的特性通常会建立在颜值、职业、性格等基础之上。但“过度择优”所造成的资源倾斜,也让恋综离大众越来越远。

恋综的商业感越来越重,但爱情其实是个具有极强普适性包容性的话题。

这便可以解释,网友调侃“有没有一档谈论喜欢蜜雪冰城还是华莱士的恋综”时,其实是在向过度精致化的恋爱真人秀发出抗议——爱情故事不是精英群像,恋综在考量嘉宾样本的可观赏性时,也应该离大众生活更近一些。

2024再谈恋综,是在谈论什么?

恋爱类真人秀在国内综艺市场中发展十余年,从最初的舞台相亲,逐渐过渡到观察类恋综、旅行类恋综等多种模式,与此同时,节目也围绕着不同的人群样本进行垂类创作,轻熟龄、母胎solo、离异人群等都是恋综的观察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人卷动综艺故事发生,但当嘉宾们经历节目组层层筛选来到聚光灯下,为恋爱真人秀蒙上一层悬浮感。

从“二本恋综”的呼声中撕开恋综创作的一角,如今大众看恋综时,到底是在看什么?

话题一,流动的情感关系,以及低获得成本的情绪价值。

尽管“恋综+”的概念已经深入市场多年,但无论节目情景如何变式,男女嘉宾的情感走向永远是恋综的重要聚焦点。在节目机制干预、鲶鱼效应等加持下,嘉宾之间的情感发展线可以数次打乱重组,这种不可预测性能够调动观众追综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观察者”的身份本身就自带爽感,嗑CP的快乐联结着大众追综的忠诚度。“看别人谈恋爱”随时可上头可下头,与自己亲身进入一段关系相比,嗑CP无需承担实际关系的压力与责任,情感投入成本较低,是一种“性价比”还不错的大众娱乐方式。

话题二,素人阵容观察,以及观众自我映射。

每逢节目开播,“恋综嘉宾大盘点”的相关内容常见于社交媒体上,大众乐此不疲地观察着嘉宾的学历背景,也会在盘点素人衣着饰品、汽车品牌时,附以价格而量化所谓财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恋综嘉宾的成长背景、性格、恋爱观等,如同一面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观众内心的自我认知与情感共鸣,而若素人“精英化”特征过于锋利时,恋综的共情能力兴许会随之减弱。

话题三,爱情观的洞察思考,以及流量红利。

恋综在捕捉年轻人的爱情观,诸如《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我们恋爱吧》等恋综N代均是采取“演播室+小屋”的双录制模式,社会学家、性别研究学者等频繁作客观察室,提供专业化解读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达人经济的兴起,让恋综成为了一个显眼的流量池。多位恋综嘉宾参加节目后,社媒账号一路涨粉到几十万量级,一条广告报价少则都能轻松上万,流量红利的笼罩,好像为本就处在“小资生活”中的恋综嘉宾们再次抛出了商业机会。

恋综避不开长尾效应,节目牵手率与节目后续的观众粘性息息相关。“奇闻CP”至今仍有粉丝磕糖,“巴啦啦能量CP”分手传闻的一个话题便能收获6000多万的关注度……

去年以来,“双周CP”“芋圆CP”等男女嘉宾be的消息传来,或许也会给曾经真情实感嗑糖的观众泼下一盆冷水。

如何综合现实性和浪漫感讲好故事、维护好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纽带,或许也是未来恋综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一场“恋综凝视”

牵扯出的痛点与思考

大众焦虑,推动恋综的制作焦虑一同迈入Next Level。

“二本恋综”传梗虽是玩个乐呵,但是否在无形中煽动了学历凝视,加深着人们对爱情的“不配得感”,并默认着一条“学历鄙视链”的悄然存在?

“二本恋综”的呼声虽高,但真的有人愿意看普通人按部就班打工和恋爱的生活吗?回归平凡和真实的恋综该如何把故事讲得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恋综垂类的不断细分与深化,观众对于节目的期待也愈发多元。除了嗑CP之外,大众也渴望着从节目中看到更多真实的人性展现、更深刻的情感探讨、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议题触及。

也许是洞察到了年轻一代恋爱观的变化,或是受到部分素人风波的影响,近年来的恋综已经在逐渐弱化“造糖感”,将触手探向不同的场景和议题。

比如,《妻子的浪漫旅行》《爱的修学旅行》《轰隆隆隆遇见你》等节目刻画旅行体验,有一定的治愈属性;《再见爱人》《再次心动》瞄准离异赛道,揭开更多爱情的矛盾点和现实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综方面,《单身即地狱》《换乘恋爱》《恋爱兄妹》等节目融入前任、亲人等关系链条,搅动更戏剧化的故事发生;《少男少女恋爱》《最后的爱情》则是聚焦年轻人、“50+”年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祛魅”、“悦己”、“短逃离”、“情绪价值”等成为网络热词,可以观察到,作为互联网社媒主力军的年轻人们,越来越注重洞察内心、思考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恋综可以是一扇反映时代情感风貌、探讨爱情观念变迁的重要窗口。

一方面,恋综创作可以在“关系发展的时间轴”上找深度。传统恋综大多聚焦一段“关系的开始”,男女之间的初见相识带有青涩美好的不可预测性,能够给观众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但爱情仅有一个美好开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恋综的故事触点能够延伸到关系发展的整条时间轴上,或许还能从暧昧期、磨合期、稳定期等恋爱阶段,找到新的创作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恋综可以在爱情关系之外融入更多维的情感表达。比如,如何刻画嘉宾的心境变化与个人成长,如何找准同性嘉宾的群像闪光点,如何清晰捕捉素人的恋爱诉求,如何为大众提供经营感情的方法论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有几档“高校自制恋综”曾经在网络小有名气,这种极小圈层的恋综比较灵活简单,但出圈是个难题。或许恋综还能试着突破固有的长视频形式,结合短视频等平台特性,平衡好商业利益与观众体验,打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形态。

如今谈到恋综,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荧屏恋爱本身,更是这个时代下人们对于情感、自我、两性关系的观点重塑。

“恋综+”的节目方向,还需要细腻琢磨。

打造一档真正与大众共情,又有人物代表性、有温情、有发展性情节的恋综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的大多数恋综正在执着于精英叙事,这样过度仪式化的爱情,已然少了很多正常关系发展的烟火气。

恋综,是时候该“松弛”一些了。

主编:罗姣姣

文:殷宇星

排版:殷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