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篇推送后老伴说: “你这篇文章没把栟茶转弯口写进去太遗憾了,那是当年栟茶街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想也是,小时候我也常到转弯口玩,因为我们家距转弯口最近,且因为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一百块,一百块”的老者叫卖声,而且是一边拍着木箱子一边叫卖呢,卖的是一种叫薄荷的糖,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又不贵。

那个年代的“一百块”相当于现如今的一分钱,也就是一分钱一块薄荷糖,我们都买得起,故常去那里,那时当然也没有如今对孩子牙齿过早关注的护牙意识了。

我的表哥他说:当年转弯口有一牌坊,紧西边就是丁字街了,据此直接分为西大街、北大街和东大街,当然也有南大街,只是不在此分道,且店铺也比较少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主要是转弯口东边座南朝北是缪家祠堂的大门堂,再往里就是由缪氐宗祠改建的栟茶剧场,里面虽是泥地,长条櫈连起来的座位,简单无靠椅,但却是栟茶人曾经乐于去的“欢乐谷”呢!我也记得这些。

紧靠着的就是栟茶文化站,此处可读书看报,是栟茶人唯一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之处,同时也是兼顾培训栟茶周围各乡村文化骨干之地。

我就是当年“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培训时我就近能看能听能比划,常常他们没学会我已经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转弯口两边有不少店铺,除买卖东西的人来人往之外,还有来这里各蹲在他们店铺门外地面上或角落里,或分别有一张为临时做小生意的桌椅,修钟表、刻印图章、私章;卖瓜子或自家种的一点什么零星食物等等的小商小贩;加上拍箱子声叫卖声和套在脖子上买眼镜的零星喊声。(如电影里买香烟小孩的道具行头)

还隐约记得有修秤的(即当年用来秤东西斤兩的一种老式1斤16两的称)。

其人虽穿着破旧,但能说会道,常常做生意的人总少不了要跟他打交道,因为他“掌管着”做生意用的秤呢,记得他说那“秤杆上的秤星为什么要用黄白两色?白的代表白银,黄的代表黄金,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只要做到童叟无欺就能和气生财……”。

他说得头头是道。只是此人是在转弯口处还是在仓熬巷子口我有点模糊不清记不太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因为有想看演戏之角儿或想与之交往的票友,又有想买下午场或晚场戏票的人,至此人来人往,栟茶转弯口真成了热闹非凡的独一无二之去处了!

那时栟茶人还好戏说:“一脚跨到东码头”,意思是说栟茶巴掌大点儿地方,还有好玩去处呢!

小时侯还记得镇政府一位带领我们演出的头头,我还记得他名叫徐国明,(另一位好像叫缪国才吧,)告诉我们说:当年 “栟茶一缪二徐三蔡四于,五周六唐七沈八杨” 可能是老栟茶的什么排名吗?是财富还是官场已不得而知了,因为他没再告诉我们更多的呢。

2024年6月19日于上海

▌ 来源: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大个鹅

法律顾问:上海正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郑晓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