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家人一起赏月的日子。中秋节赏月是流传多年的习俗,不过,想要看到月亮,当地需要是晴天,如果是下雨天,天空中看不到月亮,也就无法赏月。
有朋友会问了,如果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下雨了,看不到月亮,会有啥预兆?好不好?关于此,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农谚。
本篇内容,笔者就结合具体的农谚,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中秋不见月,阴雨十几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解释,如果中秋节当天看不见月亮(预示着是阴雨天),那么中秋节过后十几天的时间内,基本上还是以阴雨天气居多。
中秋节到来之时,不少地方的农作物已经成熟,并且进入了收获期。而对于还未成熟的区域,农作物的生长也进入了生长末期。
在此期间,农民朋友们更希望是晴天,而不希望是雨天。从收获的角度来说,如果收获期间晴天多,一方面,可以正常进行收割工作,如果遇到阴雨天,需要延迟收获,增加了发霉、发芽、倒伏的几率。
另外一方面,刚收获后的农作物,含水量相对较大,需要及时进行晾晒,如果得不到及时晾晒,长时间堆放在一起的话,很容易发霉。
因此,单从该句农谚所表达的寓意来看,中秋节当天看不到月亮,或预示后续阴雨天多,从农业角度是不好的。
“八月十五雨沾天,麦子出在泥巴田”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八月十五中秋节下雨了,那么当年的小麦出苗时,田间雨水多,正常的田块也变成了泥巴田。这里的“泥巴田”指的就是墒情较大的土壤地块,甚至能看到积水。
八月十五过后,多地将要迎来收获期,而秋收以后,就要迎来秋播,一般情况下,黄淮海冬小麦种植区,小麦的播种时间在10月中下旬左右。
而八月十五一般在9月份居多,按照此句农谚的说法,八月十五当天下雨了,后续一直到播种小麦后,降雨天气都较多,墒情过大的情况下,会降低小麦的出苗率。因此,中秋节下雨也是不好的。
“八月十五雨绵绵,来年收成减一半”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如果八月十五当天下雨了,后续天气不利于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产量就会减产。
这里的“减一半”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不是说真的刚好减产一半,可能会减产少一些,也可能会减产更多。
以冬小麦来举例,按照此谚语的说法,八月十五下雨了,后续的天气不利于小麦的生长。比如降雨过多、降温过大等,导致小麦无法安全越冬,发生冻害。
到了年后时,小麦无法正常返青,后续的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等,都会受到影响,产量自然而然也就会减产了。
“中秋雨,百事休”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中秋节下雨了,那么后续一百件事,都要停止休息。说明了后续的天气不是很好,或降雨天气较多。而这里的“百事”,也是一种夸张或比喻的说法,并不一定恰好是一百件事,只是一个量词。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中秋雨,百事愁”,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如果中秋节下雨了,那么后续一百件事都会让人发愁。至于发愁的原因,也是由于天气不好所导致的。
看到这,综合上述农谚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中秋节下雨了,那么后续的天气不是很好,或降雨较多。对于田间农作物的收获工作,以及下茬农作物的播种、出苗等,都是不利的。
上述是从农谚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从如今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随着气候的变化,中秋节当天不论下雨还是晴天,对于后续天气的影响已经不大了。
比如有些朋友说,如今有时候天气预报都不一定准了,以前的农谚还会准吗?对此,你是否赞同?
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我们这里预报的是雨天,但还没下,你们那里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