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1997年,年逾古稀的杨振宁,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身份,回到了清华园。
六年后,杨振宁正式回到清华大学担任全职教授。
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把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
这里距离他在科学馆二楼的办公室,也就是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步行不过十分钟。
从科学馆往西走不远,便是他儿时生活的地方。
小时候,杨振宁随父亲在清华园中生活了八年,如今又回到清华,他形容自己的人生是画了一个圆。
红砖青瓦,春风杨柳,水波上浮荡的黄咀雏鸭,这是杨振宁记忆中上世纪30年代清华园最熟悉的模样。
在这里,杨振宁度过了难忘的八年童年时光,奠定了日后全方面发展的文理基础,并展现出了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与兴趣。
1929年,杨武之受熊庆来邀请来到清华参与筹建数学系,只有七岁的杨振宁,跟随父母住进了位于清华园西端的西院11号。
彼时的清华,刚升格为大学不久,群贤毕至。
与杨振宁一家紧邻的是邓以蛰的住宅,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从事中国书画及美学理论的研究,参与过国徽的设计。
学术界称邓以蛰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著名的美学和美术史家,和朱光潜、宗白华并列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
邓以蛰的儿子、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毕生挚爱的好友。
王国维住在16号院,书房却设在18号院,他下午和晚上都会去书房写作,他的门口常有学生三五成群地来寻他。
数学系的教授郑之蕃、熊庆来也住在西院,他们一个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个从法国马赛大学学成归国,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者。
在这样一个名师云集、学术氛围单纯热烈、生活丰富多彩,现在看起来甚至有些乌托邦的环境里,杨振宁迎来了自己受教育的时期。
从很小的时候,杨武之就发现了杨振宁的数学天赋,但他并没有让杨振宁只在数学方面加强学习,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丰富和培养他。
杨振宁升到初二之前的那年暑假,杨武之请清华大学教授雷海宗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孟子》。
雷海宗就推荐了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
学识丰富的丁则良,不仅教了杨振宁《孟子》,还传授给他许多历史知识,讲课的地点,就在科学馆里杨武之的办公室。
宁静的科学馆内,屋墙上的窗棂纵横交错,窗外是满眼生机的绿色。每天两小时,丁则良教了杨振宁整整两个夏天。
杨振宁跟随丁则良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中,为日后取得辉煌的科学成就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础。
杨振宁一家在清华住了八年,一直到抗战爆发才离开。
后来,他回忆起在清华园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依然觉得非常美丽、非常幸福——
“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
“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
只要有时间,他就同小伙伴们在园里四处游玩,几乎爬过那里的每一棵树,研究过那里的每一棵草。
生活在清华园的子弟,大约有几十人。
这群自小就在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受过良好熏陶的孩子,乐观、开朗、自信,拥有比同龄人更多接触知识的机会。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日后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翘楚。
邓以蛰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领导者,主持研制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1943年投入抗战,随后到美国留学,1954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
化学系主任张子高的儿子张怀祖,致力于石油炼制和石油产品的研究,创建了炼制系石油工学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杨振宁则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拿到了诺贝尔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华人科学家。
01
2021年,清华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校庆。
那一年,广州也有一所百年学府,刚好迎来了100岁生日——
执信中学。
跟清华大学不一样,执信中学不是一所高等学府,但跟清华一样历史悠久。
执信中学成立于1921年,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朱执信而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
朱执信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是孙中山先生最赏识、最器重的支柱人物之一。
他与廖仲恺一起,被称为孙中山的左右手。
1920年,朱执信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前往广东军事要塞虎门调停桂系两部军队的纷争,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为了纪念朱执信对革命的卓越贡献,孙中山决定创建执信学校。
1921年,在执信中学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亲临大会并致辞——
“今同人等设立斯校,无非为纪念先生。及冀望后死者暨先烈之志起见。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及改造未来之社会。”
这也成为执信中学上百年历史的办学目标与宗旨。
执信中学的发展史,不乏仁人志士的身影——
廖仲恺、胡汉民、孙科、蔡元培、林森、李大钊、戴季陶等人,都曾担任过学校校董。
致力培养“改造未来社会之人才”,以完整的教育生活培养完整的人,历经百年发展,执信中学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卓越人才。
早在1980年,执信中学就与广东实验学校、华南师院附中、广雅中学一起,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
一直到现在,这四所中学,依然是广州人民心目中无可撼动的真正名校。
很多人说,那些考上了执信中学的孩子,一只脚已经提前踏进了大学校门。
2021年,在建校百年之际,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正式揭牌并落成启用。
在广州,执信中学已经有四个校区——
执信路校区、水荫路校区、二沙岛校区、天河校区。
其中,天河校区总投资21亿,建筑面积20万平米,相当于执信中学本部执信路校区的4倍。
据执信中学的校长介绍——
“这将是执信中学条件最好、功能最全、最高标准打造的校区。”
“我们将高标准打造天河校区,保证10年、20年,甚至50年不过时。”
“天河校区将会建成不会落后的百年精品,是执信中学长出的最美的花和最大的叶。”
在广州拥有四个校区的执信中学,逐步调整了校区定位,让校区功能更独立,以符合教育规律——
未来天河校区将成为高中主阵地,也是执信中学的核心校区;
执信路校区、水荫路校区将作为初中主阵地;
二沙岛校区将作为国际教育主阵地。
十一弟查了下,早在2012年,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就开始谋划建设。
2016年,广州市教育局和天河区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项目。
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办学最大规模为90个班,其中30个初中班、60个高中班,学生总数4500人。
广州天河区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说——
“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是天河建区以来一次规模巨大的优质教育资源投放。”
“在天河东北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短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的入驻,将历史性地改变天河区东部整个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现状,助力天河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
“这对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重大发展平台的人才引进、产业聚集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12年开始谋划,到2021年迎来首批初一新生入学就读,执信中学天河校区用了整整九年时间,才全面建成。
天河校区的落地,历经了长时间的多轮选址,最终确定在了天河区珠吉路东侧。
这里属于广州市三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商务区的交汇点。
优质教育是留住人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的关键一环。
作为广州第一经济大区、科技强区,执信中学落子天河东部,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显著扩大与释放。
这将有助于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企业落户,打造人才吸引力,为天河区的建设发展增添后劲。
02
作为百年名校的核心校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设计出了一座人与自然融合的“山水校园”——
红墙绿瓦的执信校门,执信桥畔的荷塘明月,岭南建筑的书院氛围,风雨廊串联着校区各处,从教学楼的落地窗望过去,山水相映。
天河校区将执信元素、岭南特色、山水环境、时代创新融为一体。
学校配备了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场所,拥有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多种功能空间,校园综合体育馆以国家级比赛标准打造,具备举办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水准。
天河校区内的这些运动场馆设施,也兼顾了社区需要,考虑日后向城市居民开放。
位于珠吉街交叉口处的学校艺术中心,将打造成路边一景,其内设置了剧院、音乐厅,还有可供周边社区使用的文化设施。
天河校区选址的珠吉路东侧,属于丘陵地带,地形高差变化大。
项目地块西北部,有一座树木葱郁、高度宜人的小山丘——韭菜岭。
校区规划契合山势,在校园中心挖出一池,命名为执信塘。
山依水畔、水映山势,再现了执信中学魂牵梦萦的荷塘月色,营造出了独具岭南韵味的山水校园格局。
天河校区还充分利用了山丘地形高差变化的特点,通过跌级的处理方式,把餐厅、宿舍、后勤等功能分不同标高与山体有机结合。
这使得学校的生活区变成一处高低错落、气氛活跃、丰富有趣的多层次交往空间,既有效利用了地形,又丰富了空间层次。
为了高规格、高标准建设天河校区,前期在选址规划上就很用心——
这里交通便利,正在规划的广州地铁19号线从南侧经过,设置的珠吉路站、茅岗路站距离学校都很近。
天河儿童公园、橄榄公园,紧挨着天河校区南侧。
为了保证学校用地的完整性,规划部门对周边的道路进行了调整,同时增加了路网密度,加强微循环。
天河校区周边有多条市政道路,为了避免受到道路交通噪声的不良影响,在教学楼、宿舍等建筑的规划设计上,远离了交通量最大的珠吉路,并设置了防护绿化带。
学校选址南侧原来还有环卫车场、沥青混凝土搅拌厂,有人担心会威胁学生的健康。
结果,在天河校区开学之前,这两个单位也都关停、搬迁了。
也就是说,在天河校区选址的珠吉路东侧,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有利于办学的资源要素,都在这里聚集;不利的干扰因素,都需要退缩避让。
毕竟,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
03
有了执信中学天河校区的屏蔽,天河区珠吉路东侧,从此就成了广州这座繁华喧嚣的都市里,一片静谧、安宁的乌托邦。
这里是广州最适合孩子读书的地方,可能也是最适合广州人在城市中休憩的理想居所。
出则繁华、入则静谧,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这是一片太适合城市居民安家落户的栖息之地了——
便利的交通,依山傍园的自然生态,耳朵能听到最低限度的噪声污染。
对于那些疲于繁忙工作与城市喧嚣的人来说,住在珠吉路东侧,他们能像执信中学的孩子们一样,将自己的身心隐藏起来。
2022年,就在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开学迎新一年后,湖北最大的省属国企——湖北联投,花了逾32亿,拍下了天河区珠吉路以东的一块地。
跟当年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选址珠吉路以东一样,湖北联投眼光独到,也看上了这里。
这块地就在执信中学天河校区以南,与其仅隔着一条小小的马路。
湖北联投旗下地产板块的核心平台——联投置业,把这块地开发成了“联投·文津府”。
这是联投置业从大本营湖北,南下大湾区的首个独立拿地操盘的开发项目。
它代表着湖北联投在大湾区递上的一张名片,是其在广州首秀的高品质人居标杆。
当年,与清华园为邻的杨振宁,在名师大家的围绕下,耳濡目染,最终成长为科学巨杰。
如今,与执信中学隔路相望的联投·文津府,将来生活在此的城市居民,又会留下怎样的奇遇故事。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自古以来,贤仁雅士皆择优而处,择邻而居。
与名校为邻,代表着一城人居的至高水平——
它超越了城市居住的概念局限,是高端圈层、人脉资源的高阶代名词。
除了直面执信中学,联投·文津府另一大区位特点,就是三面环山——
它被大灵山、长岗山、横山、简山环绕,270°包裹着生态绿意。
百年名校与三山环抱,构成了文津府在这座城市的四维象限。
文津府地块的地形地貌,与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有相近之处。
于是,在规划设计上,联投·文津府与执信中学天河校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依山而建,巧妙利用地块地势自然高差的特点,进行了大约11米的整体抬高设计。
再叠加底部架空层的泛会所,项目实现了二楼等同于其他住宅楼六楼的宽阔视野。
通过发掘人文及历史的价值,尊重原有地块地势高差的特点,保留岭南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的符号,文津府营造出了在地化的社交空间与文化场所——
山前榕下生活广场。
它打破了城市、社区、文化、场景与生活的边界,提供了一种更丰富的生活方式,凝聚了更有温度的邻里生活,丰盈了社区人文意趣与情感归属。
文津府还精细打磨出了双景观中轴。
一轴是历史人文生活线——
对外与百年学府执信中学为邻,文脉汨汨;
向内汲取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设计理念,打造了一廊五院的空间格局,演绎亲自然的粤式共融园居生活。
二轴是珠江新城CBD磅礴天际线——
兼得城市繁华与环山景观,饱览多层次景观的辽阔与包容。
在三山环抱中,联投·文津府未来还将依据自然山体打造主题公园。
04
元代高僧释惟则,写过一句诗——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城市的喧嚣,让朴素与安逸成为了奢侈品。
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人们身心俱疲,却又不得不缠绕其中。
千百年来,尽管人们用逃离与归隐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但依然难掩那份对精神乌托邦的向往与渴求。
陶渊明醉心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王维归隐山林——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隐匿乡野的山居,一直是古人们解锁内心焦虑与感怀生命的理想国。
而现代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与自然山居的隐世,从来都是相互背离的——
越是繁华的都市,越难容得下一处山丘。
城市,精彩丰盈,光影闪烁。
现代文明拔起了钢筋混凝土丛林,广阔了天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却被囿于更狭窄的盒子,与山水相隔。
城市里的山,便成了一种奢侈。
作家余秋雨,在他的《行者无疆》一书里,曾经这样写到——
“凡世上的豪宅都筑于半山,无论美国的比弗利山,还是香港的半山,仿佛智富阶层已将悠悠山居作为最大的生活愿景。”
“如果没有半山,全球90%以上的富人区将消失。”
在意大利,著名的玻璃豪宅建于阿尔卑斯半山。
想象一下,在客厅、卧室、阳台乃至浴室,都能300°独享壮美雪山风光,气度与气场,顷刻卓尔不群。
山,是城市的稀缺资源,成为了一种高端生活的符号、一个圈层的精神向往。
在城市里,依山而建的住宅,从土地开始,奢侈早已注定——
无法复制的土地资源,成就无可比拟的居住价值。
自然山体的稀缺性,注定城市山居,只是少数人享有的生活特权。
为了寻求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人们开始在城市之中探索山居的可能性,并丰富它的语义。
联投·文津府,就为广州的城市山居,做了更接地气的注脚。
繁华都市的喧嚣与自然山居的隐世,它打破了两者之间原有的界限,营造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平衡交融。
相比那些半山豪宅的高高在上,文津府以更亲民的形式,让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够触手可及。
它利用自然山体的地势高差,规划设计了高低错落的建筑布局,视野景观丰富多变。
既有登临仰望的开阔与畅达,又有离尘俯瞰的居高意境,于俯仰间,予人谦卑平和的力量。
在负离子充裕的空气里深呼吸,整个身心都会尘埃涤荡、生机焕发。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
“一座理想的建筑,满足居住需求只是基本使命,能够承载居住者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期待,才是让人安放心灵的家。”
当高楼遮住了远方,满眼尽是车水马龙、喧嚣霓虹时,择一方净土,与自然共生,尽享舒适惬意的静谧时光,或许就是现代人最佳的居住理想。
山,深沉、稳重、宁静;山,有魔力、定力与磁场。
喧嚣与忙碌的城市快节奏生活,人们越来越向往一个可以短暂隐憩,观照内心的宁静之地。
栖居在百年名校、城市与山之间,可以寻找到繁华与静谧,现代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兼具的人生理想答案。
在广州,这片乌托邦,就是联投·文津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