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华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重创海南,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台风“摩羯”为何如此凶猛?后续如何发展?应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通过媒体给出权威解答;

长时间注视一个字,很多人会发现,突然不认识这个字了,这是咋回事?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现象叫作“语义饱和现象”,是大脑在接受持续的相同刺激后产生神经疲倦导致的;

俗话说:过夏无病三分虚,贴足秋膘好过冬。该如何正确贴秋膘呢?中医专家解疑释惑,贴秋膘并不等于多吃肉,不可完全照搬古人习俗,要因人而异;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科普。

每年9月的第三个双休日是全国科普日,今年科普日的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9月15日至25日各地将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今天,我们为什么越来越重视科普?

什么是科普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当下,海量的科普信息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方面。

科普种类繁多,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当数应急科普。极端天气频发,不少网站开设专栏专题,告诉公众面对城市内涝有哪些风险隐患、防雷秘籍,雨天出行谨防触电、车辆落水如何快速逃生等应对技巧,及时、实用并且操作性强,引发高度关注。健康科普也广受欢迎。睡硬板床对腰好、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多吃南瓜能降血压等传言广为流传,其实未必是对的,医学专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背后的原理和真相。此外,科普还有天文地理、生活百科、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等许多种类,基本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科普为何重要

一个例子很有典型性。二战后美国心血管疾病有高发趋势,于是对全社会进行广泛科普,在社区、学校等多个场合教授如何预防冠心病发作、控制高血压等。30年后,有机构统计,居民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显著下降,心脏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了5年。

从我国国家层面来看,早在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自2019年以来,已有北京等10个省份启动科普类职称评审工作。2021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

放眼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发挥专业特长,身体力行从事科普。新冠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领衔“华山感染”科普号,总是跑在谣言前,以最快速度、专业角度解读疫情走向,充满人文关怀,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科普大V。他深有感触地说,科普的重要性不亚于救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普是科学家的分内事,不是分外事。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打破误解和迷信,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做出理性决策,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科学研究和创新当中,从而促进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等,科普的好处数不胜数。正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所言,科普工作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河南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做决策、抓发展,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首。

该如何科普

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内容优质丰富、形式喜闻乐见的科普层出不穷。例如,“我看电线杆上的老中医说,阿司匹林要饭后吃才好呢!”“嗨,哪个老中医挂电线杆上啊?”近日,在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第二届医师健康脱口秀决赛现场,金句频出,笑点满满,气氛热烈。用脱口秀这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寓教于乐,生动有趣。

此外,还有用人工智能、VR体验、健康技能展示等形式展示最新科技产品和相关科学知识,让更多人能够零距离体验沉浸式科普。省科协主要负责人表示,河南省科协将汇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抓实“科普中原行动”“科普筑基惠民工程”和“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工程”,推动科普与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实现“科普+”和“+科普”。

科普成效已初步显现: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各大博物馆、科技馆成为热门出游地;正是因为图文并茂的校园禁毒宣传,一名小学生发现罂粟花后会主动报警;随着海姆利希急救法的普及,因异物梗阻导致的窒息事件一次又一次被化解。

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科学的种子播撒下去,类似的进步会不断发生,终将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