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河北省医保局向下级单位和医疗机构下发了文件,对各市及医疗机构采购中成药情况进行了通报,30家医院被点名。《通报》指出,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湖北中成药联盟集采药品存在采购使用高价药品的情况,采购超3倍以上的高价或次高价药品的医疗机构达2447家,超3倍药品采购金额2.27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69.83%。以丹参为例,换算成每天的使用金额,医疗机构采购最高价是最低价的110倍。(9月16日光明网)

一些患者发现,过去,到医院开几服中药或许只需花几十元钱,现在开同样的中药动辄需要上千元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一些医院在采购中药时“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关,这次被点名的30家医院正是其中的典型。

一些医院“偏爱”高价中药,是在钻政策的空子。2017年4月,原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这就意味着,医院虽然无法通过西药加成获利,却可以通过中药获利,并且使用中药不用担心药占比指标被突破,多开中药尤其是高价中药,就会变成一些医院获取更大利益的一种手段。

现在少数医院不仅“偏爱”高价中药,而且还时常开出天价中药处方。比如去年5月,郑州的李先生晒出的一张中药单上显示,其在某医院开了30服中药,合计23740.42元,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院长在开会时要求医生多给病人开中药”等事件,更让认识到这种现象背后或许存在猫腻。

此外,除了很多名贵中药材屡被热炒之外,一些普通中药也呈现价格上涨趋势。中药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医院内外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部分中药尤其是高价中药是否也应该取消加成并纳入药占比考核范围,值得深入思考。

针对西药的药品集采进行了多轮之后,全国首次中成药集采才于2022年1月开标。中成药集采十分谨慎,是因为不少中成药都是独家生产,并且配方保密,缺乏同类竞争,企业有不让价的底气。此外,中成药质量差别很大,产地不同,价格相差悬殊。并且,中医师对于中药往往有独特的经验,有时甚至只认定一种品规的中药。中成药集采只有考虑到中成药的这些特殊性,才能在质量认定、价格谈判、采购监管等方面,推出更加契合实际和更具有操作性的规则。

湖北牵头开展的多省份省际联盟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与采集的中成药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但少数医疗机构采购违规采购高价中药,让中成药集采成效大打折扣。这种与政策唱反弹的现象值得警惕,只有严惩此类违规行为,并针对症结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与规则,才能守护好中医药集采成果,让民众获得更大的中医药改革红利。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