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医学界

3

如何管理Hp阳性受检者?

对健康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为了将Hp根除关口前移,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若健康人群体检发现了Hp感染,临床医生应该怎么做?

共识告诉我们,对于符合根除指征的Hp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前,需结合年龄、症状、一般健康状况、是否为胃癌高危人群、是否长期使用抗栓药物等以及治疗时机和方案选择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分层管理(图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体检人群Hp检测与管理路径[1]

▌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除根除治疗外,还应进行进一步诊疗

Hp阳性受检者若年龄≥40岁、有消化道症状、存在其他胃癌危险因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其他胃癌危险因素(包括摄入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等]、需长期服用抗栓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等情况,共识建议根除治疗并转诊专科进行胃镜等检查的评估及干预[1]。

▌强化“首战即决战”的理念

首次根除失败后反复治疗,不仅会导致Hp感染个体的后续治疗药物选择困难,还会加重所在地区的抗生素耐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1]。且反复根除治疗失败会使患者经受诸多的药物不良反应,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反复就医导致的误工误时等还会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提高Hp首次根除率意义重大[1]。

在体检人群中进行Hp筛查,更应强化“首战即决战”的理念,参考《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图4),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经验性根除治疗与个体化根除治疗,提高首次治疗根除率[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2]

▌根除治疗后复查的时间

为避免治疗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复查须在根除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1]。且共识不建议根除治疗结束1-2年内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判断[1]。

对于Hp根除治疗结束后复查转阴者及Hp筛查阴性者,结合目前国内成人Hp再感染率低的特点,共识不建议每年进行筛查,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个体的基础疾病状态、密接者感染情况、卫生经济条件、生活行为习惯、所在地区Hp感染率等情况决定[1]。

▌特殊人群应个体化处理

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60岁老年患者胃癌发病率,但老年人群的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较多,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临床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群Hp根除的风险和获益,个体化处理[1]。此外,老年Hp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前需先行胃镜等检查[1]。

对于儿童患者,可按照《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图5)进行处理或转至专科[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7]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策略是现有“筛查和治疗”和“检测和治疗”策略的重要补充[1]。该策略建议对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治疗和随访,如此能够关注到再感染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染,以及被感染家庭成员胃黏膜病变进展等多个相关问题,有望阻断Hp的传播链并防止根除后再感染,是预防Hp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4,18(8):561-57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1):745-75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5):289-303.

[4]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21-233.

[5]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005):310-316.

[6]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797-802.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专科联盟,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07):580-587.

责任编辑:林零

(转自: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