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施肥过多,容易影响土壤酸碱度,影响蔬菜收成……”在重庆市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的蔬菜田间,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2022级研究生申小歌正手捧泥土为当地村民讲解种植知识。这是该校日前组织师生依托“铜梁区蔬菜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助农的场景。

成立4年来,小院已成为连接实验室和乡村田野的桥梁,真正实现让科研成果在乡村发芽结果。作为小院负责人,申小歌早已把田野当作教室,在科技助农中学习成长。

就在不久前,她和她的同学们还针对当地土壤酸性过高,蔬菜生长迟缓的问题,研发、推广了缓控施肥技术,有效解决了困扰农户们已久的“老大难”问题。

“方案实施后,科技小院田里的辣椒肥料使用量减少了一半,但产量却增加了15%,大家高兴坏了。”申小歌说。

“他们是带着专业技术来的,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在选肥和施肥中面临的难题。”村民邱光学说。从最初饱受质疑到如今赢得赞许,科技小院的师生们用行动践行誓言。

“目前,学校共建有53个科技小院,派出数百名大学生常年驻扎田间地头开展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介绍,近年来,学校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通过布局建设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等新兴专业,搭建新农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矩阵等途径,聚力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同学们,大家注意观察,这棵柠檬树可能感染了粉虱。”在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哑河村,学校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牛金志正和学生们一起查看柠檬树长势,分析病害。

近年来,牛金志和当地柠檬种苗繁育中心的专家们一道,定点联系了当地20余个乡镇的300多个种植基地,建立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常年跟踪观察苗木种植表现,为农户排除苗木病害,选育优良品种,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前段时间,一位果农联系牛金志,反映繁育中心推广的脱毒种苗突然患上了黄脉病。接到消息后,牛金志立即叫上几名学生,骑上电瓶车直奔果农种植园。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和反复采样分析,牛金志发现,果园栽种的几棵患病老柑橘树可能是“罪魁祸首”——老柑橘树上的病害通过虫子等媒介传染给了柠檬树,让脱毒的柠檬苗木也“中了毒”。病因得到证实后,团队对症下药,将相关柠檬基地附近的柑橘树用防虫网罩住,切断了传播途径,这才彻底治好了柠檬树的黄脉病。

在西南大学,像牛金志这样的专家学者还有很多,他们常年往返学校实验室和乡野田间。依托高校的科技与人才培养力量,科技小院使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西南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种质创制攻坚,以高水平大平台高速驱动农业科技创新,以精准校地合作推动成果落地,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目前,学校已示范推广动植物新品种(系)数十个,转化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数十项,累计与市内33个区县、15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说,学校将进一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科技小院成为人才的摇篮,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最后一公里”。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8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雷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