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9月17日发布消息,随着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通过机械完工验收,标志着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工程建设完工,我国全类型深水油气装备自主建设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工程建设完工的同时,“海基二号”完成了首口井钻井作业。此次钻井作业较计划节省工期8天。

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海油气,相较于陆地油气和浅海油气,其开采难度大大增加,往往需要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作为支撑。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共设计24口开发井,总进尺73502米,相当于8座珠穆朗玛峰高度,这是我国首次依托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水深超过300米的深水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组副总经理 马溢:深水油田通常使用水下开发模式,投资高昂,此次“海基二号”采用深水导管架水上开发模式,可有效降低开发投资并大幅减少后续钻完井和生产操作成本,显著提升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性,为经济有效开发我国深水海域油气资源开拓出一条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基二号”钻井作业条件较为复杂,所在海域的海水内波流频发,作业团队需要将重达191吨的隔水导管逐一穿过14层水下导向槽,每层导向槽和隔水导管的间隙仅5厘米,其难度不亚于百米外连续穿针引线,施工难度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组副总经理 马溢:作业团队首次在国内应用经济高效的微型水下机器人,为隔水导管在水下精准“走位”和快速“穿梭”提供可视化指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流花二次开发项目首口井作业相对于以往的深水钻井作业模式,大大降低钻井作业成本,并为后续深水导管架平台钻井作业提供宝贵的技术参照和数据支撑。

海上过中秋

大国重器蓄势待发

在距离陆地240多公里的大海深处,中国海油流花油田正进入投产倒计时。140名海洋石油工人进行着最后的设备联调工作。他们也在海上新平台迎来了中秋节。

流花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海域,这里水深约324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两座深海重器上所有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海底管缆互相连通,第一口生产井也已完成钻井作业,只待开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油“海基二号”平台机械主操 潘国帮:原油外输泵是“海基二号”的关键设备,马上就要投产了,我想再核对核对振动值、噪声、油位这些数值,要保证每一台设备的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国帮,这位在海上工作了29年的老将,迎来了他在新平台的第一个中秋。今年8月,“海葵一号”与“海基二号”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为这些中秋无法回家的员工架起了与家人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我国5G网络覆盖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油“海基二号”平台生产操作 王赞:现在5G信号全覆盖了,把我和家人的距离瞬间拉近,以前真的无法想象。“海基二号”的第一个海上中秋节,感觉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花油田开发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计划投产32口井,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多2000吨。这座深海油田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