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点“火种”打造“诺亚方舟”。
在很多人眼中,109国道是一条从青海出发直达拉萨的青藏公路。
而事实上,它始于北京,一路穿过黄土高原、内蒙草原、黄河,途经青海湖、茶卡盐湖、格尔木,跨越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最后进入圣洁的雪域高原。
国道沿线坐落着一个个重要的地标,诉说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今年6月至7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着109国道采访,在一个个地标的故事里,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草原上,穿越时空的吟唱,似乎在风吹草低的绵延起伏中渐响。夏日的蓝天白云映衬着花海草田,一望无际的美景吸引着市民、游客在此驻足、漫步。或许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乱石滩。
“称这里为‘最美草原’,一点不为过。”如今,蒙草草原生态修复研究院院长陈翔几乎可以拍着胸脯向世界展现这一片绿色奇迹。“我们应用了不少新技术,将内蒙古最优质的种质资源都试种在此,把这里变成了一个草原植物基因库。”
“要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要把科研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10年来,一批致力于投身生态研究的潜行者,始终牢记嘱托,用“生命火种”“光伏长城”让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
星点“火种”打造“诺亚方舟”
内蒙古敕勒川草原是距离呼和浩特市民身边最近的草原。2020年9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公布,该草原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10余年前,在规划大青山整体治理方案时,该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邀请蒙草生态研究院的专业人士,为孵化生态产业提供扶持。
许多在别处无法领略的风光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色的鲜花是山丹丹花。每年更新的植物物种,不乏内蒙古草原的自有品种,敕勒川草原植物已从播种时的20种恢复至50余种。除此之外,野兔、獾、狐狸等动物数量也明显增加。草原规模达2.4万亩,逐步形成“阴山、草原、湿地”等多种旅游资源,生态系统逐渐迈向稳定。
“现在是最忙碌的季节,各组老师‘散布’在各片沙漠、林地、草原、矿山,等着他们再带回‘火种’。”刚接到记者的采访请求时,电话那头有些为难。而当记者置身于百平方米资源库高高架起的立体隔层之间,亲手抚摸过可孕育一株绿的种子,亲眼看见土壤采集瓶身上时间、经纬分明的标签时,许多问题已迎刃而解。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以每0.5平方公里量化为一个坐标点,采集这一点位的土壤、水、微生物成分、气象与人畜变化情况,最终建立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可实现农业、牧业、林业、草业的分区、分类、量化管理。以内蒙古为例,地带性土壤多为草原和荒漠土壤,水平分布自东向西依次为黑土带、栗钙土带等,共分为9纲、22类。点击院内大屏幕上的“土壤模块”,即可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模拟、重现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特征,为后续种子的施肥、耕作、灌溉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
摸完土壤的“家底”,再迎来一项大挑战。陈翔把草种比喻为“芯片”:在防沙治沙、矿山治理、草原修复中,都离不开它。但不同区域分别适合什么种子?种子从何处来?如何能长得更好?通过科技赋能,如今蒙草收存各类种质资源2200种、6万余份,标本15万余份,同步配套25万亩采种田,实现草种“既存在库里,也育在地里”,打造起一座草种的“诺亚方舟”。
科研攻关撒下“中国种”
柠条、羊柴、花棒、沙冬青、沙拐枣……这些耳熟能详的治沙植物,它们的种子静静地躺在种质资源库里,此后,将送往不同新家。然而,内蒙古不少县境内属于风沙灾害严重地区,植被盖度甚至不足两成,每年约百万吨的泥沙输入黄河,并不断扩张,农田被流沙吞没后,村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搬迁他处。荒漠中,种子如何真正能存活,一代代研究者动足了脑筋。
摸起来有颗粒的细绳缠成捆,分别标记着“花棒”“杨柴”等。在这里,种子被拧成了一股绳。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介绍,“种子绳”就是草业和生态修复领域首创的一项技术,除了能摸到的颗粒外,它由“种子+肥料+保水剂”编织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纸绳。“配合机械进行播种后,能避免种子的漂移、虫噬,提升植物苗期抗逆性,同时节约种子用量高达60%。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的加入,让种子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成活率提升约15%至20%,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成本。”
而这仅仅是蒙草集团研发的“小创新”之一,他们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合作的沙化草地生态修复“种子包”帮助草原自愈,植被盖度提升逾35%;与宁夏大学等合作的草绳编织机,比人工扎设草方格效率提高6成,使用寿命翻番;围绕草种、牧草、生态修复、机械研发、光伏治沙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数字技术导航累计治理轻、中、重度荒漠化土地千余万亩……
绿进,则沙退。阿拉善荒漠、巴彦淖尔盐碱地、呼伦贝尔草原、乌拉盖草原,这些重要生态区都遍布着蒙草人的身影。近年来,18个专项种业研究院逐步建立,进一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抗逆强、种子产量高、覆盖度大等为目标,审定认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33个,获得了7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就在今年7月,又一个新草种在这里问世了——哈素海野大麦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登记为野生驯化品种,将进一步丰富内蒙古草原生态修复和饲草生产用种选择。它株型直立、叶量丰富、耐盐耐旱,鲜草产量每亩达3872斤,比原始群体提高13.81%。整个培育过程长达14年之久,让草创中心科研部负责人刘亚玲既感慨又自豪,“保证生态修复、草畜产业有种可用、有种适用,让‘中国草’用上‘中国种’。”
筑起生态经济双赢的“光伏长城”
那些尚未变绿洲的荒漠,还有别的出路吗?车道尽头,一道蜿蜒的亮光尽现眼前:位于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里,一条“光伏长城”无声诉说着化土为金的奇迹。
十余年前,这一切开始悄然改变:库布其沙漠建起了光伏发电示范站,由亿利资源集团牵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提供技术支持,在沙漠铺上太阳能板发电、在其下方阴凉处种植固沙植物的方案落地。
“我们骨子里就刻着‘坚决不浪费每一寸土地’的信念吧。”正午的阳光直射向头顶的光伏板,“藏”在下方的番茄、土豆等作物低垂着头,已结出了不小的果实。项目工程师踏在整齐的沟壑中,不时蹲下身检查长势,“再等上一个月,就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
如此“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的模式,10年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被称赞为“值得世界学习的良好范例”,仅光伏养鸡一项,一亩地每年就能给一户人家带来5万元收入。库布其沙漠附近的百姓们,欣喜地发现日子越来越好。
根据计划,库布其沙漠生态光伏治沙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绿色电力约51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1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7.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67万吨,治沙面积15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长城”,诉说着生态治理、乡村振兴完美融合的故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