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慈母,是一句老话,如果刨根问底,恐怕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因为在古文字上即有十分生动的体现。据考证,“父”字,古文字的写法是一只手执一条杖;而“母”字,则是席地而坐的女人,并且突出两乳(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荣宝斋出版)。这大概是源于生活,做父亲的常用棍棒训诫子女,面也自然是严厉的;做母亲的用乳汁哺育子女,态度自然是慈祥的。随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尊重孩子”、“和孩子交朋友”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严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了“反面教材”——专断、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冷酷、不苟言笑,让孩子敬畏,高高在上。今天,还需要严父吗,严父慈母的教育过时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父之“严”有道理

严父之“严”有道理

为什么严父角色受到如此的欢迎呢?细心比较一下万峰和本,就会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都是典型的严父形象——重视规则,有严格的行为规范,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首先,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父就是规矩。求助万峰的听众,基本上是因为困惑迷顿,不知所措;甚至是缺乏必要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主见,才弄得生活一团糟。而万峰的愤怒与强势,犹如当头棒喝,恰恰给了他们必要的行为框架与规范。至于本的严父形象就更为合理了,在营会这样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共同的规则,怎么可能生活在一起?本的严厉与简单,给了每个营员一套共同遵循的标准。

其次,严父的“严”代表了公正与统一。严父之所以冷冰冰,就是因为他犹如一个判官就事论事,不会因人而异。他必须有一套统一的、稳定的处事原则,不会根据情绪好坏随意变更。这样的严父当然让孩子敬畏,所谓敬畏,就是一方面严父对于同样的错误肯定会给以同样的处罚,决不迁就或者姑息,让人畏;另一方面,严父的公正与稳定,也不得不让人敬。很多人都说,听万峰的节目,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因为他是非分明。

当然,特别要强调的是,严父是“严”在孩子心里,绝不是外在行为的凶。其实本并不凶,他对营员并不多说,声调也不高,绝对不会“动”营员一根毫毛,但年轻的、有个性的营员们都很听他的,觉得他很“严”。可见,真正要成为严父并不容易,并不是“凶”这么简单的。而严父要想“严”到孩子的心里,至少应符合三条标准:其一,严父对自身必定是“严”的,有严格的言行标准,对自己的得失成败有明确的认识;其二,严父一定是有“爱”的,一定是对孩子关注的,“严”不是要打压孩子,而是为了引导;其三,严父一定是统一而公正的,不是情绪化的摆酷。

万峰和本的行为标准并不是只对外的,而是由内而外的,是他们身体力行认为就应该是那样或这样的。万峰对听众发火,是因为他关心他们,希望能骂醒他们;而本对营员的严厉,也是因为爱他们,希望他们融入集体。

有些人之所以反对“严父”的存在,我想是误会了严父的本质,误将打孩子、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等可怕的行为与严父划了等号,而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真正严父的特质。

严父慈母不可缺:父性原则&母性原则

严父慈母不可缺:父性原则&母性原则

其实,严父受欢迎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每个人的发展都需要两个原则同时作用才协调,即“父性原则”和“母性原则”。

“父性原则”重在规范,重在评判与惩罚;而“母性原则”重在包容与理解,重在保护与原谅。对于每个人而言,“父性原则”和“母性原则”都是不可缺少的。

严父传递的是社会准则和必要的规范,是对偏差行为的规劝与惩罚,是帮助个体独立、自律的力量;而慈母传递的是关怀、包容和改正的机会,是给个体人际支持的力量。或者可以说,严父教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慈母则教会你如何爱,如何给自己机会改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严父,难免会将家庭教育带入专制的冰窟,孩子会缺少爱的庇护,其自我将很难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过多的惩罚和批判,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变得谨小慎微;而只有慈母,则会将家庭教育带入溺爱的泥沼,孩子缺乏必要的规则与是非感,个性软弱依赖又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根据严父、慈母的功能,有人也将“父性原则”称为“切断的机能”,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规则,走出“自我中心”,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的力量;“母性原则”称为“包容的机能”,是鼓励个性、允许依赖的力量。从上图是不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的区别呢?

严父之所以被攻击,其实是因为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母亲缺乏地位,所以在家庭系统中,严父的力量远远超过了慈母,孩子的个性过于被规则制约,对孩子的包容远不及惩罚。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严父和慈母显然有可能平衡协调地发挥功能,建构起“严父慈母协同型”的家庭教育。

“严父慈母协同型”的家庭教育

“严父慈母协同型”的家庭教育

因为严父和慈母依据的是两种不同的原则,所以可能会给人一种不一致的养育方式,也因此遭到很多批判,认为家庭教育中不该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实际上,绝对的一致是不可能的,而且从前面的分析也表明正因为严父和慈母是两种原则,所以才在不一致中存在着和谐关系。只是在家庭教育中,二者要善于协调彼此的力量,善于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

不少父母由于自己的偏执而很难协同地教育孩子。对此,教育家陶行知有过深刻地分析:“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办法宽严不同,子女竟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端。”因此,他主张中国家庭教育应刚柔相济,互为弥补。

“严父慈母协同型”的家庭教育,就是希望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母亲的慈爱、宽容、细致,能够自觉而理智地配合,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如果在家庭中,父母能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可能形成严父与慈母的协同配合:

(1)在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上,能够求同存异;

(2)批评孩子的错误时,父母能相互顾及对方的威信,顾及规则和孩子自尊心之间的平衡关系;

(3)父母能够共同帮助孩子找出过错的原因和改正方法;

(4)慈母的“慈”不是溺爱,严父的“严”也不是老辈“硬”的一套,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管则管,严宽有度,帮孩子明辨是非善恶;

(5)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能发挥各自的强项作用,彼此尊重与信任;

(6)在做人方面,父母均能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7)在孩子的不同阶段,“严”和“慈”能灵活配合。比如,在孩子的过渡期,发展走路、写字等新能力的起步期;入托、入园、入学等新环境的转换期;第一反抗期、青春期等自我发展的高速期多给以“慈”,便于增强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与能力;在孩子的稳定期,要善于多一点“严”,以便帮助孩子巩固好的习惯,坚定发展目标。

当然,严父和慈母并不是绝对的“父亲严”、“母亲慈”,现代家庭中,“母亲严”、“父亲慈”或者“父母双方又严又慈”的情况都存在。严父和慈母只是“父性原则”和“母性原则”的形象理解罢了。或者说,严父慈母就是“权威型养育”的另一种说法,对孩子既要有爱又要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