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右上角“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们齐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曾生,原名曾振生,于1910年出生于一个广东华侨工人家庭。其父曾廷杰是一个澳大利亚工人华侨。
- 1916年至1923年,曾生随父亲在香港一带读小学。1923年后随父亲到澳大利亚的悉尼读书。1926年到1928年进入悉尼商业学院,1928年回国。
1936年到1939年,曾生成为中山大学和广州地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有力的推动华南地区抗日救亡的高潮。
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根据中央指示,在东江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由于曾生在学生时代出色的工作和威望,决定由曾生负责组织工作,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 曾生接受任务后,于10月24日就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回老家广东一带开展工作,弃笔投戎,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成立游击队,带领100多人在惠阳、宝安一带展开抗日游击斗争。
由于曾生的游击队远离中央,远离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祖国的大南方,活动区域又小,而且又疲于应付日伪军和后期的国民党军队,可想而知,条件是多么险恶艰难,面临形势多么严峻。时刻还面临经费的不足,最后曾生把老家十多亩田地变卖,以充经费。
由于自身华侨学生身份,曾生很快拉起了一批华侨子弟、港澳青年的青壮年学生队伍,到1939年,队伍已达到500多人抗日武装。这支队伍作战勇敢,作风优良。
1940年11月,曾生领导的第三大队,在民兵的配合下,把进犯大岭山区的日军长濑大队和伪军600多人,经过两昼夜激战,击毙日军大队长长濑及以下50多人,取得百花洞战斗胜利。
日后广州日军首脑哀鸣:这是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到1941年,部队已发展到1500余人。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廖承志的领导下,抢救出被困在香港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戈宝权、等文化界和民主人士七八百人,连同港九的同胞、侨胞、及国民党家属万余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3年12月2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把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为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曾升为司令员,林平任政委。在华南地区和琼崖纵队成为敌后的战场之一。
1945年8月,朱总司令发布命令,由曾生将军代表华南抗日游击队接受日军在东莞地区的授降。
1946年,国民党内战开始,曾生司令员受中央指示,成立北撤会,2583人的队伍,乘美军舰于7月5日安全到达烟台。
在这八年抗战中,在曾生将军的带领下,纵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成为1.2万余人的队伍,在华南39个县,创立根据地达到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作战1400余次,击毙日伪军6000多人,受虏3500多人,消灭大量日、伪有生力量。
1947年,8月1日,正式宣布两广纵队成立,曾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委。全纵4000多人,归华野指挥。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多次胜利完成任务。
尤其在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中,两广纵队担负攻克外围据点长清城的任务,总攻不到几小时,全歼守敌1700多人,出色完成任务。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配合兄弟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阻击孙元良和黄维兵团,在危急时刻,把纵队警卫连和侦察连都投入战斗,最后取得胜利。受到淮海战役总前委表扬。
1949年3月,中央军委划两广纵队归四野统一指挥。至此曾生率领两广纵队,转战华东、东南战场,出色的完成了一系列任务。
东江纵队主要创始人曾生,由一个华侨大学生,锻炼成华南两广的中外知名将军。
1955年,曾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少将中为数不多,流传较广,名气较大的少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