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景明 江苏台记者孙昕 丹阳台记者王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距离江苏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经历了今夏连续高温和多轮强降雨的考验,水稻的最后一次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在江苏省镇江丹阳市陵口镇,“95后”新农人汤磊带着他的无人机奔赴田间地头,为护航粮食丰产丰收争分夺秒。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陵口镇的青禾家庭农场,早上5点半,农场主汤磊和父亲汤建芳已经在农机库里忙碌起来。

眼下,一场台风正来势汹汹,飞防作业要赶在大雨来临前完成。天蒙蒙亮,父子俩一人踏上载着植保无人机的三轮车,一人骑上“小电驴”,向田间赶去。

阡陌交错的稻田正由青绿色转为金黄,稻穗低垂,谷粒日渐充盈。汤磊掏出手机,查看“智慧云平台”上的农情数据图。

汤磊:像这种绿色或者蓝色的地方,我们就要增加肥料,提早准备好农资,安排好作业计划。

这片农田是丹阳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田,不仅应用了智慧化农业系统,还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汤磊自诩是“农三代”,2018年,他辞去无锡的工作,返乡子承父业。

汤建芳:他回来以后改变了,由传统农机变成现在科学种田,像智能农机我就不行了,要他来管理,确实以后需要年轻人来种这个地。

一百亩的稻田飞防作业,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汤磊:我们这两年也是连续丰收,每年都会增长12%,挺有信心的。一些新的装备、新的技术、新的品种,我们将它落地、应用,在产量上就会有提升。

今天的飞防清单上,还有许多周边农户的预约。

降雨前夕,汤磊能体会手机那头的焦灼。他决定和父亲先去隔壁云阳镇种植户裴勇的田里干活。

父子俩在小裴的道谢声中匆匆离开,返回农场的农机中心。

下一轮飞防要从下午5点开始,汤磊走进工作间,妻子韦娟正俯首在桌前,准备今年的销售规划。

韦娟:我们两个人都很年轻,在种植这一块我们需要去钻研,把产量、规模提升和扩大,做有差异化的产品。

稻麦一季季茁壮生长,丰收一年年如约而至,不久前,汤磊与韦娟也迎来了新的生命。青山绿水,田园牧歌,这看得见的幸福,正是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