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形而上的高深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没法告诉他形而上的道理。”

本章论育人之道。语上之“上”,大概是“形而上”之谓,即子贡所谓“性与天道”者也。以子贡贤能,尚且不可得而闻之,可见此道之隐微。孔子之教学,因材施教,人的根性有差别,智力有高低,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对待每一个学生,那就需要按照学生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恰适地教学。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哪个水平。因材之“因”,不是有现现成成的材,而是老师细致的观察,多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对这个人有真实的了解。孔子的教学是私学,那是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都有一个心心相照之处,在这一点上,孔子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条件,因材因机设教。

中人之上、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其实,可以结合上一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人,至少是个知之者,这是最低标准。知之者,不抗拒,愿意接受新思想,故可以语上。

至于好之者,本身就有那个主动性,他会主动求教。而乐之者,那就是同道中人,是可以切磋琢磨,相与为乐的。

孔子说这话,可能是带着点情绪的,肯定是遇到难以教的学生了,故说这种带气的话。

孔子有教无类,心境平和的时候,不大会这样讲 ,即便是道理是那个道理,但是总会留一线。这里,说得过于绝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哪有不可以语上的呢!但是真的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个别学生,油盐不进,没法教的时候,就会冒出这种不平之语。

老子遇到类似的情况,更客观一些,他记录的是事实: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老子这句话比较客观,描述的是事实层面。 而孔子所言,主观性多一些。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先验地设定中人以上、中人以下,这种表达会让人误解。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你看,这种表达就比较平和、客观,源于观察,源于具体的人事

咱们至少做个困而学之的人,君子上达,努力精进。

我倒是喜欢这样的孔子, 有情绪,有脾气,不完美,不是啥“大成至圣”,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育家,一个有烟火气的人,这样的生命气象,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