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仇英·赤壁图,辽宁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赵孟頫《苏轼小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代北宋,眉山或嘉州地区出,铁茶铫。戴开林供北京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眉州地区苏东坡家乡所用的银箸瓶,用于插放筷子,茶匙等。戴开林供北京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苏祠消寒馆。三苏祠供北京晚报

望海楼

“煎茶旧法出西蜀”

熙宁四年,苏轼被命杭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五月到任。

该年八月,苏轼为监试,铨选杭州士子。这一级考试又称“取解试”,第一名称“解元”,通过此轮考试的士子可以获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考试官员八月初住在专设的考试场所望海楼,与外界隔绝。十七日出榜,历时近二十日。

这年的中秋佳节虽在考课中度过,但苏轼是闲不住的人,著名的《试院煎茶》诗便写于中秋之前: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洗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依茶眼观,这是初官杭州的蜀人苏轼经受东南茶文化冲击最为猛烈的一次。

“蟹眼”“鱼眼”,指煎茶时水沸所起的气泡。关于这一点,同代茶家蔡襄便与唐代陆羽持论不同,陆羽《茶经》卷下:“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蔡襄则说,蟹眼为过熟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蔡襄不仅与陆羽争,更与蜀人争,斗茶又是一例。宋代江休复《嘉祐杂志》:“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苏才翁,名舜元,乃西蜀铜山(今德阳)人,与其祖父苏易简、弟苏舜钦,号前“三苏”(一些人谓苏才翁、苏轼为同一人,在此纠正)。

苏舜元与蔡襄斗茶,使用了西蜀水法,最后战胜了蔡襄,这次斗茶,是闽蜀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苏轼通判杭州时,以建茶为代表的福建茶已打开局面,“眩转绕瓯飞雪轻”,“眩转”谓击拂茶汤时茶随水环转,“飞雪”状茶面乳沫之白,苏轼试院煎茶,看来点茶已进入苏轼的生活。

“银瓶洗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王十朋集注引程縯对此理解为茶家品第水质,把惠山泉评为第二:“惠山泉,煎茶为第二。”赵次公却提出不同意见:“此乃是寻常点茶时,先略倾瓶中汤;方点,谓之第二汤也。”与茶同煎之汤,赵次公称为第一汤;倾瓶点茶之汤,称为第二汤。苏轼认为“银瓶洗汤”这种煎水加煎茶之法未必正确。何为正确?答:只煎水,不煎茶。

苏轼在此联诗后,专门注明:“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哪里的古语所云?单看本诗无从得知。但苏轼弟弟苏辙给出了答案。苏辙《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煎茶不煎水的旧法,原来出自西蜀。二人同声一气,不厌其烦,不吝其辞,夸赞西蜀煎茶之法。今日盛行之“瀹泡法”,仍秉持了煎水不煎茶的文化传统,从中也可以窥见苏轼兄弟对待家乡、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

唐时,蜀茶擅天下,但唐经过五代到宋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气候逐渐变冷,原来某个时间采摘得到的茶,现在不行了。奈何!只好从低纬度处想辙,建茶便兴盛起来了。

蔡襄与苏才翁斗茶,便是在这个背景上展开的。

西蜀茶法好啊,苏轼举例为证:“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潞公文彦博,当朝名相,更是西蜀煎茶法的拥趸,他于庆历四年(1044)至七年(1047)知益州,其间,他爱上了西蜀煎茶之法。定窑瓷以花纹精美者为妙品,其红色者尤贵。《邵氏闻见录》卷二:“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此句赞叹潞公茶具之精美,同时又谈及当时文人推崇定州瓷的现象——只有定州精美的瓷器,才配得上西蜀精美的煎茶。

中秋佳节,却去监考,本该监考,却去作诗,例该咏酒,却是煎茶,乡思的潜台词虽没有说出来,细心读者却能读到,这便是苏轼熙宁五年中秋之前所写的《试院煎茶》。

不动声色的乡思可再举一例,熙宁六年(1073)苏轼作《月兔茶》:

环非环,玦非玦,

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

月圆还缺缺还圆,

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

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初一看,分明是一首爱情诗,怎会说到乡思?由茶饼的形状想到巴蜀,想到自己的家乡呢。月兔茶,知名团茶,产于都濡,在今重庆彭水南。

超然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杭州,苏轼称之为“酒食地狱”,招架不住时,他便逃向了茶,直到离不开茶。后来赴密州新任,发现那一带不产茶。朋友蒋夔给他寄茶来,是在熙宁八年(1075)(一说作于熙宁十年)。得了茶的苏轼欢喜不置,便作诗介绍自己在美酒、美食以及美美一觉之后,品茶之美: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密州与江南不同,喝茶人少,茶俗亦异——“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以前在蜀地喝茶,要用铜碾碾过、柘罗筛过,饮不厌精,现在却往茶里加入脂麻(即芝麻)、白土,研成细末,再行煎煮。蔡襄《茶录》也提到川东一带用细密鹅溪画绢网茶揉搓,令茶末细而均匀:“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羃之。”蜀人研茶之后的这道工序——揉洗以羃,不容大颗粒茶渣进入,具有较高美学趣味。

故人寄茶来,苏轼就像宝物一样封好藏好,但是“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和上姜、裹上盐的茶,存放周期就会更长久,实用的做法有时是破坏风雅的。苏轼说“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寄周安孺茶》),认为姜盐等拌茶习俗是从蜀地传播出去的。走到异国他乡,“老妻不知爱”可见乡俗之固,固到刻舟求剑,还“遗传”给了“稚子”,一家有一家的饮食,一乡有一乡的饮食,可以说饮食传承乃家风、乡风之硬核部分。

说中秋的茶与乡思,还得扯远一点。熙宁九年(1076)初春,知密州苏轼在同僚家中遇到一杨姓眉山女子,苏轼对家乡话那个饥渴啊,甚至不敢造次纵酒了——说着乡语的蜀女,勾起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强迫自己转移故国之思,就着清明时发下来的新柴,烹煮新茶。乡思是一种病,苏轼的解药,是茶;更者,还有诗,还有酒。有些萎靡吧,不急,读到最后——苏轼说“诗酒趁年华”,又从萎靡中挣脱出来,那种“虽为朝廷之直臣,常欲挺身而许国”的昂扬之气转瞬充溢于胸臆之间。

这是丙辰中秋《水调歌头》的前奏、铺垫。

苏轼密州的工作非常繁重,蝗灾和旱灾相互攻击这块贫瘠的土地,百姓四处逃亡。苏轼自己“斋厨索然”,“揽草以诳口”。

故人,故国,风雨对床的子由,都是代表故乡的符号,会导向苏轼去到酒那里。丙辰中秋之饮,是苏轼一生饮酒的最高点。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前小序可咀嚼处甚多。“欢饮达旦”,饮酒要欢,还要在欢中达旦,这是非常高的境界,苏轼前此后此饮酒皆不及此。苏轼酒浅,不超过三蕉叶,饮酒而至于“大醉”,期间是难以填词的,因此“作此篇”的时间应在中秋饮酒清醒之后。特别是“兼怀子由”,指出子由是一个次要或者更次要的被“兼怀”者,那么,苏轼所思念的那个重要人物,又是谁呢?

这个中秋的晚上,苏轼发现超然台坏壁之处有一首孔周翰五年前题诗,诗说之前的十七年(即丙辰前二十二年)中秋,他路过密州,与朋友陈、任二人交游。十七年之后,孔周翰来守此州,陈、任二人已亡。时光遮挽不住、生死遥隔,真是伤感啊。苏轼听说孔周翰向朝廷提出了再掌密州的申请,于是苏轼在和诗中说,明年的中秋之月,会照到先生把酿酒的麹做了枕头睡觉(“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麹眠”)。

但是,孔周翰也不过是被“兼怀”者之一。

主怀者谁?

把视线转到苏轼“修齐治平”的功业,联系苏轼在这一年春喝茶饮酒时发出“诗酒趁年华”的呼喊,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丙辰中秋,一轮明月照见超然台,把四十岁苏轼的旷世灵感激发了。

没有超然台的酒和月,中秋是另外的样子,一定是。

为那一轮明月“欢饮达旦”而“大醉”之后的若干日子,苏轼究竟帮补了多少茶去救命,可是给人留出了一大片想象的空间。在此引用资深坡迷、明代冯梦龙一则“茶酒争高”故事,以供一笑:

茶谓酒曰:

战退睡魔功不少,

助成吟兴更堪夸。

亡家败国皆因酒,

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答茶曰:

瑶台紫府荐琼浆,

息讼和亲意味长。

祭祀筵宾先用我,

何曾说着淡黄汤?

各夸己能,争论不已。水解之曰:

汲水烹茶归石鼎,

引泉酿酒注银瓶。

两家且莫争闲气,

无我调和总不成。

今天,有人说“烟酒茶不分家”,可以这样解:烟和酒给身体捅下的娄子,通常是茶去收拾残局。

乌台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苏轼眼里的故乡,是有声色和情绪的,比如“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比如“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而丙辰中秋的《水调》,却是苏轼乡思的一种猛烈、另类的表达。

且说苏轼元丰二年(1079)三月知湖州,即向朝廷上《湖州谢上表》,此表一出,惹动变法派神经,立刻祭以“诗案”大招。第一刀即由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祭出,何大正上奏章,是该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苏轼知湖州任发布的同一月。可怜的苏轼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四月至高邮,秦观、参寥闻声而聚,同船而行。过金山访宝觉,“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然后游惠山,相与汲泉生火,煎茶论文。

四月到任。

湖州是茶产区,其紫笋茶天下闻名。这个时期茶农最忙,苏轼也不闲着,想起前任老友李常组织茶农采茶进贡朝廷的事,乃作《次韵李公择梅花》:“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采茶时节,湖州、常州郡守在边界茶山上聚会,妓女络绎于道路,歌声婉转于丘壑,极其风雅。

李定元丰二年七月二日崇政殿进呈给皇帝的奏章中,指出苏轼有四条可废之罪。苏轼坚持自己的恶行,没有丝毫后悔,他的罪恶如同舜时的“四凶”,并且已经很显著了,一可废。苏轼狂傲悖逆的话,每天散布出来,传到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教而不从”,要以戮辱对付他,二可废。当年孔子诛杀少正卯,理由便是“言伪而辩,行伪而坚”,苏轼便是少正卯,按法当诛,三可废。事君有礼,讪上有诛,四可废。

李定奏章最后特别指出,变法进入关键时刻,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苏轼跳出来反对,他那“虚名浮论”肯定会影响一大批人,所以恳请陛下“特行典宪”,根究苏轼之罪。加上舒亶、何正臣、李宜之的奏章,影响到皇帝的决策。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皇甫遵奉命到达湖州,提拿苏轼。

屈指算一算,从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湖州押解始,到元丰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即“乌台”),整整二十天。中秋那一天苏轼在哪里?笔者读苏轼《乌台四咏·榆》中所说的“我行汴堤上”,比较吻合。中秋后的第三日,苏轼被关进“乌台”,中秋后五日,接受审讯。

八月二十日,审讯苏轼。苏轼“隐晦不说情实”;

八月二十日,轼供状时除《山村》诗外,其余文字并无干涉时事;

二十二日,又虚称更无往复诗等文字;

二十四日,又虚称别无讥讽嘲咏诗赋等应系干涉文字;

二十七日,又虚称即别不曾与文字往还;

三十日,却供通自来与人有诗赋往还人数、姓名,又不说曾有黄庭坚讥讽文字等因依,再勘方招。

随着御史台搜集证据的增多,“奉御宝批,见勘治苏轼公事,应内外文武官曾与苏轼交往,以文字讥讽政事,该取会验问看若干人”,苏轼也从“累次虚妄不实供通”到“因依招通”,至十一月二十日,苏轼被迫供出作《山村》等文字(其中有带讥讽者)之原由。

审判中,茶也成了“罪证”。

御史中丞李定列举了苏轼的四条罪证,其中一条:熙宁六年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时,朋友钱顗送茶一包,苏轼作诗回谢,诗中说:“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犷。”诗以茶性、茶种作比,讽刺小人虽然有学问,却没有一点骨气,一旦获得权力,就趾高气扬,全无上下。

这一首“罪证”诗即《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乌台诗案”记录苏轼供词如下:“熙宁六年,轼任杭州通判日,因本路运司差往润州勾当公事,经过秀州,钱顗字安道,在秀州监酒税,曾作台官。始于秀州与之相见。得作诗一首,送茶与轼,复与诗一首谢之。”

关于诗中“高者妖邪次顽犷”的草茶,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有明确而具体的陈述:“以讥世之小人,乍得权用,不知上下之分,若不谄媚妖邪,即须顽犷狠劣。”

这事发生在熙宁六年十一月。当时,曾经触忤王安石的钱安道寄送建州的茶给苏轼,苏轼作诗相谢,题为《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犷。

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葵花玉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

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钱安道性直敢言,治平末为殿中侍御史里行。熙宁初上疏劾王安石,贬官。《宋史》本传载:“(熙宁)二年而贬,将出台,于众中责同列孙昌龄曰:‘平日士大夫未尝知君名,徒以昔官金陵,媚事王安石,宛转荐君,得为御史。亦当少思报国,奈何专欲附会以求美官?顗今当远窜,君自谓得策耶?我视君犬彘之不如也。’即拂衣上马去。”苏轼钦佩安道,此诗以建茶比之。

“乌台诗案”审状详列驸马都尉王诜与苏轼往来事实,涉及茶的有:王诜多次送苏轼酒食茶果,送弓一张,箭十支,包指十个;苏轼托王诜帮助裱画三十六幅;苏轼赴任杭州,王诜又送茶、药、文房四宝等与苏轼;苏轼嫁甥女,前后两次向王诜借钱共三百贯,等等,皆入罪账之中。

苏轼元丰二年的中秋,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押解于道途,这是他人生中最为独特的一个中秋。苏轼关入乌台之后所写的《乌台四咏·榆》能够看到那个中秋的一些景象与情绪,第一首咏榆:“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关进乌台之后也看到榆树,其状不堪,蠹虫咬过的皮被秋雨淋湿,生病的树叶堆埋在墙角,霜风所苦,生命的气息不足。第二首咏槐,草木趋向于衰歇,各种景象“伴我此愁绝”。第三首咏竹,诗人看到庭前的竹“低昂中音会”,但是“甲刃纷相触”,面对这种情形,他发出了“可折不可辱”的誓言。老宅“秋雨荒篱菊”时,竹又如何呢?“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回到故乡扫竹叶去,胜过做阶下囚啊。第四首咏柏,开篇承接第三首,想象家乡的奇珍异草,不禁由衷感叹:“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审判苏轼的狱吏之凶残,从苏轼留存极少的狱中诗有所体现,“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但是,一想到家乡的草木、山川,他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苏轼中秋期间被逮,后入乌台,审讯一百多天,于该年的最后一天放出,第二天便是元丰三年新春正月初一。

苏轼元丰二年的中秋,身陷囹圄中的乡思,有一种大悲愤在。

乡思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家乡具象为食物、山川、风月,甚至是形如紫笋的茶,苏轼说:“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元祐四年,苏轼知杭州,送张嘉州到家乡嘉州为官,忽然提笔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见者大吃一惊,这不是李太白之诗么?正狐疑间,他又信笔写去,似乎在问人,又像是在问自己:“谪仙此语谁解道?”后一句写出,才晓得是在跟张嘉州建议呢:“请君见月时登楼。”

峨眉山月,那是苏轼故乡的标识,月影浮动在青衣江里,乡思啊,乡思啊,李太白诗歌针一样刺痛、流泻了一江的乡思啊!

登楼望月,亘古的宇宙,就会产生无边无际的虚无来,就会知吾生之须臾中的如梦幻泡影般的命运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原标题:“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完)

作者/张花氏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