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者 杜一用
何享健的美的集团17日登陆港股,成为继海尔之后第二家A+H股上市的白色家电企业。美的的市值和营收在国内家电企业中目前都是第一,但这还不是何享健的“冠军梦”。
美的在港股上市,只是何享健“冠军梦”路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现在美的A股市值4800亿,海尔2400亿,格力2200亿,相当于海尔+格力的总和。今年已经82岁的何享健在去年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6位,身家超过1800亿。
在“二代”教育上,何享健其实也配得上“冠军”这个称号。他的子女都不是“啃老族”,大女儿何倩娥名下的会通股份是一家主营新材料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小女儿何倩兴名下也有多家企业,独生儿子何剑锋名下的盈峰集团目前有三家主营都不一样的上市公司,百纳千成、盈峰环境和顾家家居。
不能否认何享健的子女都事业有成是因为背后站着一个掌控千亿商业帝国的父亲,但与多少只能守业甚至是败业的“二代”相比,何享健教育出来的“二代”简直太挣面子了。这可能跟何享健的出身有关。
何享健是佛山顺德人,他的出生地北滘镇是个靠打鱼为生的渔村。26岁时,何享健成为镇里负责就业的干部。但六十年代,上哪就业去?出于“生产自救”的需要,1968年,何享健凑了5000元带着社员搞了个生产组,什么赚钱生产什么。
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还很薄弱,一些配件通过手工作坊也能对付着用。这个生产组刚开始生产塑料瓶盖,后来改行生产五金配件,但都不怎么赚钱,一直到1975年改行生产橡胶汽车配件,才攒下了第一桶金。当时汽车配件基本上都要进口,价格很贵,北滘镇生产组加工的配件虽然在质量上还有差距,但因为便宜,很快就实现了国产替代。
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进入八十年代后,一些进口家电流了进来。何享健考察了一下市场,发现在进口家电里,电风扇可能是当时条件下唯一能够国产的产品。电风扇没有太高技术含量,核心就是一个电机加上几个风叶。1980年,何享健带着生产组果真造出了第一台国产台式风扇。一年后,顺德县美的风扇厂成立,“美的”诞生。
应该说,何享健的成功首先受益于广东开明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开始创业时,“投机倒把”还是很重的罪名,生产组没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美的获得了茁壮成长的土壤。当然也不能否认,何享健是一个对商机把握非常敏锐的人,他总能抓住那个时代急需的产品。美的在1985年进入空调行业,那个时候,松下、三洋等进口空调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但价格高昂,国产化的制胜武器就是便宜。
进入九十年代,何享健又从股份制产权改革中嗅出了不一样的气息,他主动申请改革试点,1993年美的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乡镇企业。
登陆A股,美的拿到了“快鱼吃慢鱼”的资本工具。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在80-90年代风光无限的国产家电品牌被进口品牌打得奄奄一息,趁着资产便宜美的大肆并购,荣事达、华菱、春兰、小天鹅等国产家电品牌都成了囊中之物。
何享健正是看到,这些品牌跟美的现有产品存在互补性,收购可以迅速占有销售渠道,美的有质量管控经验,一进入渠道很容易体现竞争力。美的营收2001年突破百亿,2010年突破了千亿。海尔同样在2001年突破百亿,而到2016年才突破千亿。格力晚了两年才突破百亿,突破千亿的时间也比美的晚了两年。
通过兼并把美的家电做成国内冠军的何享健,逐渐把视野转向了全球,并且收购的产业也与时俱进。2014年美的收购了瑞士瑞仕格集团,那个时候,自动化技术方兴未艾,瑞仕格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商;2017年美的又收购德国库卡,库卡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通过对瑞仕格和库卡的收购,奠定了美的在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到2023年,美的营收超过了3700亿,与销售额差不多只有一半的海尔和格力拉开了距离。
但尽管美的在国内家电行业已经遥遥领先,何享健还有未竟的“冠军梦”。目前海尔是唯一实现“A股+港股+美股”三地同步上市的国内家电企业,这同样是美的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在今年上半年营收中,海尔的海外市场营收已经占到了52%,而美的还只有40%。作为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海外市场营收必须占绝对的大头。
按照何享健一以贯之的作派,现在的美的说不定又盯上地球某个角落的人工智能企业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