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锈迹斑斑、零件都露在外面的发动机,看上去就和废品收购站淘来的废铁没什么两样,却在拍卖场上拍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

2001年,冷军创作的《文物-新产品设计》以一台横置的破旧发动机为主体,拍出了198万的高价,十年后,同样是以破旧发动机为主题的《丰碑》又因发动机竖立的构图,最终以1897万的天价成交。

这不禁让人意外,冷军是怎么把“破烂”变成了“金疙瘩”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出天价的“破烂”

作为一位以超写实主义画风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冷军的作品价格之高昂放在整个中国艺术界都令人咋舌。

2011年他的一幅油画作品《丰碑》拍出了近两千万元的天价,轰动一时,让人惊讶的是,这幅画的主角不是精致的好东西,而是一台锈迹斑斑、零件裸露的破旧发动机。

其实早在几年前,冷军就曾创作过一幅名为《文物-新产品设计》的画作,内容同样是一台破旧的发动机,当时的成交价虽然仅为198万,但也在当年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幅画上,冷军精湛的技艺把发动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锈迹、油污,甚至螺丝钉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就像是高倍放大镜下的照片般真实,据说这幅画作的细节经得起13倍的放大审视,足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但仅仅是画得“像”就能值198万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冷军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他并非只是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赋予了冰冷的机器以温度和情感。

一台曾经代表着工业时代巅峰之作,如今却被时代淘汰、丢弃在角落的发动机被他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呈现在观者面前,引发的是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有收藏家认为,相比于《文物—新产品设计》,《丰碑》的画面尺幅更大,呈现出的细节也更加丰富,而且在这幅画里,发动机更有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也和“丰碑”的主题更加契合,这些要素都导致了它艺术价值的大幅上升。

《丰碑》问世时,冷军的知名度已经远超当年,市场对其作品的认可度也更高,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但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位在艺术界卓有名声,能把“破烂”卖出天价的艺术家冷军,并非科班出身,而是绘画界实打实的“野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路子出身的画家

冷军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些色彩和线条仿佛对他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但平凡甚至有些贫穷的家境却成了他追寻艺术梦想道路上的一道障碍,冷军儿时并没有接触到能够接受专业绘画训练的机会,年少的冷军只能依靠自己对绘画的满腔热情,摸索着前进。

没有专门的教室和教材,冷军就把家里的白墙当画布,对着电影海报、画册一笔一画地临摹。他尤其喜欢那些色彩鲜艳、构图复杂的画面,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没有名师指点,冷军就自己琢磨,他会在脑海里反复揣摩原画的构图、色彩和笔触,理解画面的精髓。而且冷军学习绘画的方式很特别,虽然看起来有点笨,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会花大量时间观察他要画的东西,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和纹理,努力把看到的细节都深深记在脑子里,然后再一丝不苟地画到画布上。

就好像练武功一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本身的天赋,让冷军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超级写实。他画的人物和静物都像真的一样,细节超级逼真,很多人看到他的画都以为是照片。

其实冷军在1993年才开始专心画这种超级写实的画。在这之前,他也尝试过其他的绘画风格,但都觉得不太满意。他发现只有这种超级写实的画风,才能满足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能真正表达他内心对真实世界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冷军的作品可不是单纯的对现实的机械复制,而是融入了他独特的思考:画静物也不是单纯描摹物体的外形,而是想要透过表象,展现这些物品背后的时间痕迹和历史印记。

人物的时候他就着重刻画人物的眼神和表情,力图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精神世界。

“慢工”下的极致表达

冷军作画极其缓慢,有时候会耗时数月甚至数年,就是用一直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每一个细节。冷军对细节的追求更是有着偏执的细节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笔下的人物肖像,每一根发丝、每一道细纹、每一个毛孔都清晰可见,甚至超越了高清相机的精度。

而他描绘的织物,无论是粗糙的麻布还是光滑的丝绸,纹理、光泽,甚至很死褶皱、线头、磨损的痕迹,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观者眼前,营造出一种超越真实的视觉体验。

他的代表作《肖像之相-小罗》就完美体现了这种极致的细节追求,画中女孩身穿的红色毛衣的每一根毛线,甚至连毛线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据说为了完美呈现毛衣的质感和细节,冷军特意购买了同款毛衣作为参考,日复一日地揣摩研究,就是想要达到完美的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其实就是源于冷军对绘画的执着和热爱,也源于他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创作态度。他把自己的画室改装成了一个精密的工作室,配备各种专业的工具和设备。

为了更精准地捕捉细节,他会用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对象的纹理和结构,为了还原光线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甚至用上了测量光线的专业仪器。

所有一切都是为了确保画面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力求在有限的二维空间里,创造出无限逼近真实的视觉幻象,让大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匠心支撑下,冷军的画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层面,他用画笔展现出对生命细腻入微的观察,对细节一丝不苟的尊重和对真实近乎虔诚的追求。可以说他的作品不仅带给观者视觉上的震撼,更引发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思考。

“天价破烂”的划时代意义

2001年冷军的《文物-新产品设计》以198万元的价格成交,人们在惊叹这天价“破烂”的同时,也开始琢磨这幅作品中蕴藏的深意。

那台锈迹斑斑、伤痕累累的发动机,在冷军逼真的笔触下,仿佛变成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工业时代的辉煌和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军并没有刻意美化这台发动机,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它残破腐朽的一面。剥落的漆面、裸露的零件、凝固的油污,无不诉说着岁月的侵蚀和时代的变迁。这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冷军曾说过,他想通过这幅画表达的是一种“文物”的概念。发动机作为工业时代的代表性产物,曾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终将被淘汰、被遗忘=。

而当未来的人们再次面对这些“工业时代的遗迹”时,又会作何感想呢?

如果说《文物-新产品设计》是对工业文明的回望,那么2011年创作的《丰碑》更像是对工业文明的致敬。这一次冷军又把发动机竖立起来,背景是斑驳的墙壁和破碎的地面,更加突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动机上依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在冷军的笔下不再是破败的象征,而是象征着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冷军用这种充满力量感的构图,表达了他对工业文明的敬意,还有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

从《文物》到《丰碑》,冷军用两台破旧的发动机,串联起了一部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他独特的艺术视角,把人们习以为常的“破烂”转变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符号。

这也正是冷军作品的魅力所在:他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赋予这些物体一种灵魂,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或许也是艺术市场的魅力,它并不只关乎金钱,更关乎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艺术有时候还真不是用钱就能衡量的,普通人看着就是一堆破烂的发电机,到了艺术家眼里就是时代的印记,文明的象征,经过独特的美学诠释,更是成了无价的宝贝。

大艺术家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能把寻常人看不到的细节表达出来,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
新京报——2019-11-18 12:39——冷军作品拍天价不意外,但“画得像”的作品不能抬得过高
齐鲁壹点:冷军写实油画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