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月亮”代表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团圆和乡情的寄托与期盼。在中秋节之际,青年作家沈书枝的全新散文集《月亮出来》发布并举行分享会,勾起了读者的思乡之情。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这部散文集《月亮出来》在豆瓣上获得8.8的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书枝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皖南乡村,是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居北京。近年来,在非虚构写作领域逐渐暂露头角。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著名作家梁鸿鼓励青年作家,写出基层劳动者的尊严

沈书枝在新书分享会上分享了关于家人的许多故事,比如,她的爸爸现在仍执意要养猪,非常辛苦,乡下养猪基本上不怎么喂饲料,要花非常非常大的精力。家里还有几亩田,那几亩田爸爸也不放弃,把自己搞得非常辛苦。由于要养猪、要种田,爸爸就把自己钉在那一小块地方了。

新书发布分享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书发布分享会现场

著名作家、学者梁鸿听到这个故事说,“外部的评价是没有用的,我们的外部评价会把农民的劳动和他的尊严平面化。那一小片地,那四头猪、八头猪,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不能把那八头猪贬低化,一贬低化,父亲的劳动、父亲的尊严、父亲的坚持就毫无意义了。”梁鸿说,“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战争,即使他作为一个农民,他内心的要求也是非常非常顽强的,我特别反对说农民落后。农民可能是有的观念有落后的地方,包括爸爸钉在这个地方,把妈妈也钉住了,把一家人弄得心里很难受。但是对他个人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的复杂性可以写出来。”

作者表示,写故乡的人和事一定要写得真实,绝对不会去浪漫化

就像在发布会中的坦诚分享一样,在《月亮出来》中,沈书枝拿出勇气、克服不安,把自己与家人不完美的部分呈现了出来。因而书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具体、矛盾的,让人情感复杂,而非只是带着童年与故乡滤镜的暖光。

“我写作的时候非常注意这一点,一定要写出贫穷,一定要写出实用,写得真实,绝对不会浪漫化它。”沈书枝分享说,比如,她写茶园的那篇,小时候去摘茶其实就是为了挣钱,因为摘一两茶可以得一毛钱。“我们小时候如果能挣一毛钱、两毛钱,可以买一两包酸梅粉吃,对我们来说是天大幸福的事情。”

再比如,“两三年前我才知道我爸爸原来会打篮子,他并不是一个木匠,但他年轻的时候看别人打大竹篮子,他居然自己学会了。前几年我回家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家里有一个很大的圆篮子,打得很漂亮,我就问这是怎么来的,他说是他自己打的,后来,他打了一个给我带到北京。”

看见80后与父母两代人的故乡告别之路

与沈书枝类似,许多80后一代都是很早就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父母为了照顾下下一代,现在也陆续开始走出去故乡。

《月亮出来》书写的就是与故乡的“告别之路”,告别故乡之后,再回望故乡,就像书里面有一句话说,“我们在当时也全然不知这是一条真正通往告别的路,这离开甚至是从我们上学的时候就逐渐开始的,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最后离开省份的大学,而那时候我们对此毫无察觉,不知离开便意味着永远不能像当初一样回来。”

写作不应只是个人的表达,更要为自己的出身和所在的阶层说话,去真正看清楚他们的困境,最终这种表达也会通往自身与理解。在沈书枝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被生活剥夺了一层又一层的长辈们,似乎也只有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回味存在于彼此记忆中的部分,才能感受到一点安全的和爱有关的东西。他们唠叨的背后,是对爱的深深渴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