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新学期到来,校外托管和辅导培训机构又迎来了一波热潮。为了帮助孩子平稳地过渡新学期,家长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校外机构。无论是课后作业辅导,还是提升类的兴趣课程,各类培训班一时间人头攒动,供不应求。

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正是催生托管和辅导市场焕发新活力的关键,各大机构也纷纷推出创新课程和教育产品,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需求。这一火热现象的背后,透露出哪些趋势和机会?

根据各地公开的小饭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校外托管和辅导班的数量不在少数,尤其集中在中小城市和教育需求较高的地区。

以西安长安区为例,目前校外托管机构数量已达到434家,而在黑龙江双鸭山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199家。

有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整个托管行业的招生情况都非常好,部分位于热门小学附近的托管机构甚至是一位难求。

广东佛山,某连锁托管机构在不少校区的续费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有的校区早在开学前就已经被家长们订满,个别校区「一位难求」。

虽然地区不同,但教育市场需求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活跃性。

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附近辅导班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的托管需求以作业辅导、兴趣班为主,而初中则更多转向学科辅导,特别是中考冲刺类课程。高中的辅导班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针对高考的专项辅导班却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不同阶段共有的强劲辅导需求,恰恰反映了家长和学生们对提升成绩的逐渐关注,托管机构则凭借灵活的服务种类和时间安排,迅速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

另外,根据K12教培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多家企业的业务都见起色,网点数量呈增长趋势。

截止今年9月1日,新东方网点数为1111家,月度净增23家,环比增速2.1%,恢复至峰值的67%:好未来359家,月度净增4家,环比增速1.1%,恢复至峰值的33%:学大261家,月度持平,恢复至峰值的49%;高途98家,月度净增14家,环比增速17%,积极拓展线下。

这说明,校外辅导机构正在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家长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的倾向,显得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放学后的接送问题、午托和课后作业辅导方面。对于忙碌的家庭来说,托班和辅导班成为解决方案。

在餐饮供应和服务时间上,由于校内的课后服务时间比较固定,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校外托管机构的市场需求依然保持强劲。

例如,在宁夏,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学校中午并不提供午餐或午休服务,下午的课后服务通常也在6点半就结束了,无法满足家长要求。

而「小饭桌」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午餐,还能够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托管时间可以延长至晚上八九点,更好地满足了家长的需求。所以校外托管机构依然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

家长们对孩子课余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关注,期望通过兴趣班和素质教育机构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学科辅导,家长们如今更倾向于选择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课程,如编程、绘画、声乐、体育等。兴趣班和研学活动(如自然营地、科技研学班)逐渐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与此同时,随着线上和线下教育模式的日渐融合,家长们选择购买智能硬件设备,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平板电脑、学习机、智能手表等设备已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孩子们在家中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也满足了家长对学习监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需求。

总体来看,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提升,更希望通过素质教育与科技辅助,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校内、校外逐渐丰富的课后服务,似乎正在满足家长们的复杂需求。

「双减」政策背景下,公立学校开展了许多课后服务,不过更多集中于作业辅导、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素质教育活动。

不少学校开设「课后三点半」服务,延长孩子们的在校时间,以减少家长对校外辅导班的依赖。

部分学校也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来提供非学科类服务。在四川天府新区,多个小学和中学在今年暑假期间推出了托管成长营,并与数个第三方机构合作,提供编程、机器人、音乐、体育等丰富的素质拓展课程,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校外的培训机构服务多样化。托管小饭桌的核心服务通常包括接送孩子、提供午餐、午休看护、以及基础的学习辅导。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有些小饭桌开始提供课后作业辅导的内容。在部分地区,托管服务中甚至暗含学科类培训。

辅导班的服务模式则更加丰富。除了英语、数学、书法等传统的学科类辅导,非学科类的兴趣班也十分受欢迎,课程涵盖编程、绘画、声乐等。许多辅导机构提供编程、绘画、声乐、体育等课程,满足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期望。

近年来,随着STEAM教育的推广,像编程和机器人课程逐渐成为热门选择。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许多辅导班通过引入编程和科技类课程,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类课程尤其受科技公司从业者的家长青睐。

升学压力让学生们必须更加专注于提高学业成绩,而家长们由于工作繁忙,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全面监督孩子的学习,这就促使他们寻求校外辅导机构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托管服务只是提供照看学生的服务,缺乏经过细致科学设计的课程和活动,难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只有妥善谋划,从成长规律角度设置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才能让家长更放心。

未来,辅导机构需要适应这些变化,提供更加灵活的混合教育模式,在学科辅导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日益多样化的家长需求。

与此同时,辅导机构也应积极探索与智能硬件和技术平台的结合,推出个性化学习方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引入AI智能教学工具、扩展非学科类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加强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补充性服务,构建更完善的教育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