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13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开展第一期“双到三同”活动,组织29名帮扶干部下沉至莲华镇新楼村、隆都镇后溪村等13个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推动帮扶干部“沉浸式”体验乡村工作、生活,与村民交真心、说真话、述真情。

据悉,此次指挥部部署开展的“双到三同”活动特别设置了“5+N”任务体系,通过搞一次摸底、交一批朋友、解一个难题、干一天农活、谋一个项目等5个必选任务和一系列自选任务,帮助第二批驻镇帮镇扶村干部迅速了解对口地实际情况,在活动中了解真情况、解决真问题。

广交朋友是帮扶干部、摸清乡村实情的主要途径之一。据介绍,在为期9天的活动中,29名帮扶干部共计走访466户近1000名村民,了解当地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摸清优势和不足,并综合分析形成专题报告,如驻河溪镇工作队形成《河溪社区社会基本情况报告》、驻两英镇工作队编写《两英镇美林社区向好向荣发展调研报告》、驻后宅镇工作队编制《宫前渔村“百千万工程”建设情况报告》。

“现在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每一个果实背后所凝聚的辛勤与汗水,这份体验让我对农业有更深理解和情感共鸣。”深圳驻莲华镇工作队队员李川在活动结束后感慨地说,他们在新楼村的杨桃园和龙眼园中学习到了杨桃、龙眼养护技术,参与了除草、施肥等活动,不仅在劳动中学到农业知识,而且增进与村民朋友的深厚情谊。

在“双到三同”活动,深圳的帮扶干部还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聚焦当地村民的痛点难点堵点,为村民办了约20件实事,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比如,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明诚华侨小学位于粤东城际铁路征地范围内,部分教学设施需拆除,考虑噪声污染及安全隐患,学校正开展易地搬迁建设,但学校重建后仍面临教学硬件设施匮乏的问题,驻镇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计划争取后方单位帮扶资金,帮助学校添置硬件设施。

而驻西胪镇工作队在调研后发现,当地店后村埕仔路两旁杂草蔓延到路面,路宽、路肩难以识别,安全风险高,便立即投入路面杂草清除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还吸引附近村民自发参与。如今,经过治理,埕仔路变得宽阔,晚上路过的村民感慨“像是一条新路”。

在莲华镇新楼村和河溪镇河溪社区,村民们面临着农产品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难题。驻镇工作队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研问题症结,并组织开展培训指导,帮助村民们提升种植养殖技术。在盐鸿、河溪、两英、井都等镇,驻镇工作队了解到村里青年人存在就业困难,积极发布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等企业招聘信息。

如何将帮扶村的资源用好用活?工作队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当地送上了一个个“金点子”——

在陇田镇仙家社区,驻镇工作队与村两委梳理村级土地资源,发现村里有2亩闲置用地,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调研论证,工作队谋划食用菌种植项目,初步估算需投资250万元,年收益约40万元;

在两英镇美林社区,寨前池的60亩农地也面临着利用价值低的困境,大部分农地闲置,驻镇工作队计划引入深圳管网探漏和修复技术,疏通引水堵点,力争引两英大溪水源至农田支渠,提升农地价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仙城镇仙门城社区韭菜、芥蓝等农产品质量好,但农贸市场老旧、空间不足,驻镇工作队拟在柏跷大道新建一座农贸综合体,让更多群众品尝到来自仙城的美味蔬菜;

在隆都镇后溪村,为了让深圳帮扶项目狮头鹅产业城发挥更高效益,帮扶干部重点研究狮头鹅产业城建设运营工作,走访狮头鹅养殖、屠宰、卤制、加工等农户12户,围绕狮头鹅产业链上下游,谋划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狮头鹅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本期“双到三同”活动结束后,深圳各驻镇工作队近期还将重点跟进活动期间谋划的项目,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落实。而指挥部则将充分吸收第一期活动的经验做法,于9月19日启动第二期“双到三同”活动。

文、图 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蔡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