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甘肃天水一则“女孩掉井父亲不让施救先拍”视频登上热搜,引发关注。视频中,一个小女孩掉落路边排水井中,然而,女孩父亲并未立即实施救援,起初还阻拦热心群众施救,执意要先报警等警察到场再救人。最终,在路人的劝说下,众人先录下视频保留证据后,将孩子安全救起并被其父送医救治,幸而经诊断并无大碍。

这位父亲的操作,引来不少质疑,有人认为父亲应该先救孩子,将责任追究的问题放在后面。也有人认为孩子爸爸的做法无可非议。从视频看,排水井不算特别深,现场照片及后续信息显示,孩子的确无大碍,因而父亲先选择了报警。在这种情况下,等警察来了再施救是为保留证据,更方便维权,怕后续难以进行责任划分,也可能是担心不够专业的救援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排水井高出地面,没有井盖,周围也没有任何遮挡。据事发地一名商户表示,多年来这条路上的基础设施并未完善,路边窨井维修不久井盖丢了,没有围挡和警示牌,存在安全隐患。相比于孩子父亲不科学的应对,市政设施的工程管理或许更值得关注。据报道,事发后窨井维修工作已开展,并设置了围挡。

天水市住建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理解孩子父亲的心情,但不提倡其“阻拦施救先报警”的做法,第一时间应该先救孩子,同步报警求助,再联系相关部门找到责任方

近年来,类似排水井酿出的事故不在少数。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有155件,造成16人死亡。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井盖被盗、井盖松动错位、井盖质量不达标等。

202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窨井盖发生事故后责任认定的问题,包括产品缺陷、被盗、疏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责任人,意在让有关各方切实担责,不要出现问题。

观点1

红网:不要过度解读和夸大其词

在此次事件中,公众的目光本应聚焦于如何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追责有关部门,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然而,由于父亲的不当行为,舆论的焦点偏移到了对父亲行为的质疑。无论父亲的行为如何不当,他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女孩父亲打电话要求报警,把孩子救出来后要找市政解决马路修了很久却没修好的问题,可见其本身就对有关部门行为的不满,这种愤怒的情绪点燃了他“不救孩子先拍照”的不当行为,因此,我们在批评父亲行为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要过度解读和夸大其词

观点2

极目新闻:救人为先 但女孩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

该先救人还是先留存证据,这不该是一道选择题,当然是以救人为主,事后责任追究是次要的。只要人证物证等齐全,有关单位不可能赖账。

在现实中,窨井盖缺失造成人员伤亡,厘清责任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维权一方,甚至不知道窨井是谁家的,归谁管。如果遇到踢皮球,维权困难的情况,女孩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当地有关部门,首先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不能让窨井害人。其次,对此严肃追责,找出具体责任人,赔偿受害人损失。

观点3

新京报:核心问题是那口排水井

此事中真正的问题是那口排水井。调查问题、排除隐患、杜绝类似的问题重现,远比批评女孩父亲的举动更有意义。由排水井引发的事故并非个例,排水井治理也并非小事。舆论对事件的关注不能跑偏,甚至用阴谋论去揣测当事人。类似于排水井“吞人”的新闻可谓比比皆是,每起事故的细节千差万别,但这背后共性的管理问题,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更好地守护人们“脚下的安全”,才更值得人们追问、紧盯

观点4

红星新闻:不能只聚焦在父亲“先拍照”的瑕疵上

女孩的父亲不可能对坠井的女儿不关切。之所以作此坚持,“动机”其实可以想见。女孩父亲可能希望有更专业的力量施救,也希望整个事件能向外界展现出清晰的、确凿的脉络,不至于产生模糊地带,对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在救人不难的情况下,选择先拍照保留证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公众讨论的角度,可以认为父亲的做法有所欠缺,提出更合适的建议,但当地有关部门的视线不能只聚焦在父亲“先拍照”的瑕疵上。毕竟,由于窨井管理不到位,导致小女孩坠井,这种状况会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市政工程怎能如此马虎、不负责任?此事“照见”了在城市治理上的局部粗疏,需要积极妥善地解决

如果你是孩子父亲?

你会选择先救人还是先留存证据?

对于这类事故

后续责任认定、理赔的担忧

你怎么看?

欢迎到下方评论区

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热点热议,等你来议!

这里有上千网友就不同观点投票,

几十位网友参与留言。

大家各抒己见,

每每有警句金句,

留下民间舆论场的冰山一角。

广播君深深感谢

并欢迎继续参与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 马瑞

综合 | 新京报 极目新闻 红网 红星新闻 第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