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联合国安理会拉了偏架,呼吁成员国不要帮助朝鲜。27日,美军第七舰队公然进驻台湾海峡,时任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称,美国将出兵支持韩国,协防台湾。
退居台湾的蒋介石自然是意想不到的狂喜。他在日记里这样评价朝鲜战争“天赐韩战”。这时的蒋介石一心认为朝鲜战争为他拉回了国际支援。
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0月19日就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1月27日,东线战场的长津湖战役打响,这场战役的结果我们都通过电影知道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彻底被扭转。
这个时候,蒋介石还能振臂高呼“天赐韩战”吗?听闻长津湖的激战后,蒋介石会有所触动吗?
本期视频我们就来看看蒋介石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做了什么。新来的朋友不妨先点个关注。我们继续往下看。
蒋介石认为朝鲜战争是天赐良机?
朝鲜战争发生在狭小的半岛上,但在当时的世界局势下,这个小小的半岛迅速因为这场战争成为世界焦点,这场战争关系到美苏博弈,更将东亚各国都牵扯进来。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美国已经失去了对他的大部分兴趣,并没有给台湾多少好脸色,蒋介石方面和美国的关系日趋冰冷,只能维持塑料姐妹的样子。1950年,大陆解放台湾的声势越来越高涨,台湾岛内的学生运动也在积极响应大陆号召,这些情况让蒋介石深感不安。
没想到,在蒋介石最头痛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把美国的目光拉回了东亚。这对蒋介石来说,确实是突破困境的天赐之机。
战争爆发当天晚上,在蒋介石的指示下,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向“驻美大使”顾维钧和“驻联合国代表”蒋廷黻发出电报,示意他们要抓住朝鲜战争的机会,拉拢美国和韩国。
这个说法很暧昧,暗含蒋介石想出兵援助韩国的意思。
不过还没等顾维钧确认蒋介石的想法,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就入驻了台湾海峡,宣布将出兵支持韩国,协防台湾。
蒋介石的运作就此开始了。朝鲜战争是蒋介石心中的天赐之机,为了把握住这个机会,他在此期间不断地寻求出兵援韩。
这个主张在我们看来肯定相当怪异的,美军入朝对我国领土也是一种威胁,出兵援韩相当于助力美军,难道蒋介石已经不顾民族尊严了吗?实际上,在这件事上,美韩和台湾三方竟然出现了四种不同态度,他们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
美国,韩国,蒋介石三方各自的打算
首先是美国方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正好遇上大选,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任总统都经手了朝鲜战争。对于蒋介石援韩的主张,他们的态度却都很一致:“心领了,你别来。”杜鲁门政府在7月的时候就明确拒绝了蒋介石,给出的理由是:先管好自己吧,小心一不留神就被大陆解放了。
艾森豪威尔呢,也不赞成出兵。等他上任总统时已经是1953年了,这时美军败局已定,美国各家报纸都在鼓吹艾森豪威尔会启用新的力量,同意蒋介石援韩。然而蒋介石从宋美龄处得知,美国外交人员从来没有提起过让台湾援韩的事,气得蒋介石大骂美国人老是捏造新闻。
虽然两任美国总统都不同意,但也有赞成的声音。
蒋介石最先接到的信息是联合国秘书长发来的,他非常支持台湾出兵,主动请蒋介石派出陆军。这则消息来自于1950年6月28日,就在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当时的联合国受美国操控严重,以拉偏架为己任,非常偏袒台湾和南韩之类的所谓“自由势力”。
到了11月20日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进入朝鲜,西线战事正在进行,东线的第九军团已经悄然入朝准备发起攻击,距离长津湖战役只有七天时间。此时美国人还普遍相信麦克阿瑟“圣诞节拿下平壤”的言论。
但身在前线的麦克阿瑟刚刚和西线的志愿军交过手,切身体会到了志愿军的勇猛。他相当想要蒋介石派兵援助,发出电报和蒋介石商量,让他派出精锐的第52军。蒋介石自然是狂喜的,可他没想到,麦克阿瑟的计划被五角大楼打回来了。
美国军方的理由是:我说停就停,这打的不是三战,别把有的没的人都牵扯进来。
于是美国的支持方还是被反对方拿下了,蒋介石的出兵计划没能得到美国的同意。
那么正主韩国又是怎么想的呢?
韩国是想了,但又没完全想。韩国方面的李承晚是很想蒋介石出兵援韩的。当然了,对于李承晚而言,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的,他还没有到需要考虑周边国家局势的层级。但他不考虑这点,美国人得帮他考虑啊。
前面说过了,美国两届政府都不赞同让蒋介石掺和进来,所以李承晚也就只能想了。
如此一来,蒋介石的出兵计划几乎是被全盘否定。而且早在1950年7月的时候,就被杜鲁门明确拒绝过。可是他却从战争爆发当天一直活跃到了战争结束。期间不断地寻求出兵机会。这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对蒋介石而言,朝鲜战争到底是哪方赢都不重要,他出兵只是为了出兵。有人可能就说了,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实际上,蒋介石是想借助出兵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还有剩余的力量,以得到国际关注和支持,为他妄想中的反攻大陆做舆论准备。
他第一次和美国交涉出兵是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是最自信的。他不但认为朝鲜战争拉回了美国对台湾的注意,还为反攻大陆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的计划是这样的,派出三万人的军队,通过援韩提高国际地位。蒋介石想得太美好,因此积极运作,命叶公超和顾维钧等人在美国游说,希望美国同意他出兵。
美国人的态度我们也说过了,他们既不相信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也觉得蒋介石毫无必要。
他的第一次出兵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第二次交涉则是发生在1953年,艾森豪威尔当选后。这时的战局已经注定了美国失败,然而蒋介石还在想出兵的事,这也就说明了他根本就不在意朝鲜战争是哪方赢,对他来说,能够出兵就是一种“胜利”。
叶公超等在美国运作的人则认为这时的朝鲜局势令人绝望,不宜出兵,但美国舆论正在拱火蒋介石出兵,所以也不宜拒绝,最好象征性地派点人援韩,绝对不能按两年前制定的三万人人数计划。
顾维钧则指出,虽然美方拱火得厉害,但只是针对大陆的宣传攻势,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打算让蒋介石出兵。
蒋介石最终意识到了自己又被美国人耍了,第二次出兵计划就在他的痛骂声中夭折了。一直到朝鲜停战协议签订,蒋介石都一直没能把他的三万精锐派出台湾。
蒋介石这么孜孜不倦地寻求出兵,完全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民族利益之前。美军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是对中国的极大威胁。这一点是中国人的共识,海峡两岸都应该有所自觉。
要知道,大陆支持抗美援朝的还有一大批原国军将领。例如杜聿明等,他们被俘后一直不服从新中国,但抗美援朝的消息传来后,他们都很支持这个决定。因为他们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考虑,清楚地知道志愿兵援朝的战略重要性,为了家国大义,他们先放下了个人利益。
杜聿明和邱行湘甚至主动到功德林前,为志愿军炒面助威。那时的杜聿明还在病中,邱行湘则是以“小蒋介石”之称出名的。
更加支持的还有吴绍周、杨伯涛,他们都曾是蒋介石信任的部下,为了抗美援朝,他们为新中国撰写了《美军战术之研究》。他们的战术援助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献出了重要力量。
如此对比起来,就更加凸显蒋介石的短视。即便是为他奔走的叶公超、顾维钧等人,对他的一意孤行也没有完全赞同。
蒋介石的出兵计划遭遇了一片反对声。
而志愿军入朝后的英勇表现更是让他狂妄的“天赐韩战”发言显得幼稚。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的几场战斗更是凸显了志愿军不同于国军的高涨气势。
麦克阿瑟想要动用蒋介石的3万精锐时,五角大楼给他的分析里可是认为,这三万人到了朝鲜战场后,预估会有近半数的人溃逃叛变。而志愿军的战士为了保卫祖国愿意固守岗位直到化成冰雕。单从精神一方面,就注定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蒋介石日记中的“天赐韩战”也就显得越加可笑了。
你对蒋介石的计划有什么看法呢?
喜欢本期内容的话,记得留下评论和点赞,不要忘记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