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海西樵民乐小学的学生跳醒狮舞。

教育“一盘棋”之样本

“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但南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能敏锐抓住每次教育改革的机遇。”

一位在南海教育系统3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出南海模式的关键词:改革。

“佛山教育看南海”有口皆碑,这源于其“教育先行”的地区发展模式:厚植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品牌竞争力,以政策引领为先导,以资源配置为基础,以教育创新与特色发展为动力,以智慧教育与信息化为支撑,以社会支持与家校共育为保障,以“五育并举”为实践,最终形成高水平综合教育模式。

在佛山公认的教育“优势区”,南都高质量发展深调研课题组聚焦并提炼出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南海模式”。

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引进人才

9月2日,新一年开学季。

在佛山南海,近万名师生踏进了刚启用的崭新校园,当天新启用的11所学校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新增学位数量占全市半壁江山,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海都保持了这样的增速。

2021年,南海区本科上线率为80.93%,远高于广东全省48.76%与全国41.63%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周边一线城市广州的71.25%和深圳的71.49%。

南海教育之强,体现在纸面数据,也体现在高水平的特色办学和智慧教学。

2021年起南海成立“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设在石门中学的南海区少科院近三年共培育出全国一等奖(省赛区)144人;南海区还认定60所学校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

如此强势表现,历史渊源在于南海区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更离不开三十余年的不断改革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一穷二白的年代,南海县委、县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县、区、乡三级办学负责制,推动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此后几年,南海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普及小学及初中教育的地区。1995年1月的一场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影响深远。当时的南海在地方吹响“教育兴市”的号角。伴随于此,一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分布走战略浮出水面,同时“十条新措施”出台,部分镇街办学的高中收归区属,力图加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中小学标准化、现代化建设。

在季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卫东看来,正是南海“普及高中教育”的先试先行成为后来打响名气的重要“底气”,而另一个同样重要节点是上世纪90年代南海的“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发展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南海在90年代就秉持着开放的态度,从全国各地大量引进优秀的教师,而我也是在那个时期来到南海。”李卫东回忆道。

除此之外,南海较早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立了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学校、社区、家长联动的三位一体培养,这些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对教育持之以恒的大力投入。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南海区每年投向教育的财政支出40亿元以上,2018年教育预算支出约47.5亿元,2019年达到51.4亿元,到2021年进一步上涨为67亿元,多年间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超过25%,数额逐年递增。作为对比,广东全省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在2022年平均为20.84%,同为经济大区的顺德2014年教育支出为32.77亿元;2020年教育支出增长为52.3亿元。

南海如此敢“烧钱”的逻辑在于:以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着眼于投资教育惠及民生、反哺城市建设。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南海各个场合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常以“品质教育、学在南海”为名片,不少高端人才因为优良的教育资源坚定了对南海的选择。

促进集团化办学,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南海每个镇街教育都发展得相对较好,诚然,桂城集中了更多的资源,更为突出。但其实南海各镇街的教育发展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曾在南海区教育系统挂职,如今是三水区教育局副局长的于伟就有着这样的切身体会。

当前,南海区7个镇街分别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每个镇街都是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呈现出以桂城为龙头的“一超多强”。

从经济体量上看,南海处于一种东强西弱的状态,与佛山全市格局类似。那为何南海能够在实现资源平衡下,还能下得好教育发展的“区域一盘棋”?

首先是观念上的更新。李卫东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南海不仅仅重视像石门中学这样的旗帜学校,各个镇、各个街道都非常重视每一个层次的学校,从公办到民办学校,从基础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正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造就“南海教育现象”。

今年年初,南海区在丹灶镇专门召开一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汇报会,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会上提出三点殷切期望,其中一条特别提到:“让优质均衡成为南海教育最鲜明的特征”。

推进教育资源区域平衡,实现千万家庭“家门口就能实现上好学校”的愿景,南海还有一招实实在在的经验: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复制”名校的教育资源,实现师资、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力帮扶薄弱学校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事实上,从上世纪末期,南海区内如石门学校就已探索创办一批民办学校,这正是“集团化办学”的雏形。

2020年8月,省教育厅、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统筹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推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如今,南海的集团化办学成效在全省位居前列,南海共有14个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全省区县一级位列第一。总量上看,南海已成立79个基础教育集团,涵盖400多所学校,覆盖超50万学生。

桂江一中快速迈进“一流”便得益于集团化办学。据了解,桂江一中加入石门中学教育集团后,一位来自石门的优秀信息学教师鼎力加盟并牵头人才培养,使得两校在信息学课程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培养信息学特长生方面成绩突出,一批优秀学子被保送至清北等名校。

播撒“星星火种”,“南海经验”走出南海

9月开学季,位于三水区最南端的白坭镇第二小学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同学们以精彩的醒狮表演迎接新学期,而这套充满活力的醒狮操,与数十公里外的西樵民乐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白坭二小”是南海赋能全市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2022年底,三水区白坭镇与南海区西樵镇被选为“市镇共建教研体系”试点,白坭镇第二小学与西樵镇民乐小学结对合作,共促白坭二小教改升级;2023年4月,白坭二小加入西樵镇飞鸿教育集团,借势优质资源,一年半内实现深度融合与互补发展;2024年4月,其成为全区排名前十的小学,荣获“佛山市‘市区镇校共建’先进单位”称号。

当前,南海区所建设的教育集团分为五类:一是以高中为核心校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集团,二是以行政强统筹进行赋能的教育集团,三是以初中为核心校的学片化教育集团,四是以优质校为核心校的帮扶型教育集团,五是以核心校特色为引领的教育集团。这其中,帮扶型教育集团以集团化办学鼓励“扶弱、扶新、扶小”,较多教育集团正是通过强校(园)带动,发挥明显帮扶作用,如石门教育集团、西樵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等。

借助高水平的集团化办学,更多的“南海经验”向全市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流动。教育“全市一盘棋”战略下,南海也与三水实现“结对”。

“三水区每个镇的学校都积极与挂接的学校合作,加入他们(南海)的教育集团一起发展。我们成功地搭建起了新的资源和平台,使得学校的发展在办学理念、教学技巧、课堂教研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三水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伟说道。

当前,通过建设跨区域教育集团,南海教育的“星星火种”还在不断播撒。据统计,三水区累计20所学校、幼儿园加入18个南海教育集团,近期新增市季华中学与南海区石门中学、三水启智学校与南海星辉学校合作共建。而云浮市云安区、茂名市电白区等地也分别有4所学校纳入南海区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