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牌之于运动员的意义,大概就是永远的、至高无上的追求。

在竞技体育中,金牌虽然无法代表运动员的全部,但是它能够最大程度上把运动员的能力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也就因此为了金牌很多人都不择手段,而很多龌龊的内幕也由一块金牌引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的牺牲者更是无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举重运动员——邹春兰。

她曾经拿下九枚金牌,却被教练偷偷下药毁了一生。曾经意气风发的冠军,最终沦落成为了一个搓澡工,让人十分惋惜。

而看到邹春兰的下场,大家才彻底明白了全红婵的选择。

那么邹春兰的运动生涯如何?如今的她又身处何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在澡堂里的冠军

再见到邹春兰,人们是在长春市某澡堂里与她会面的。

和曾经在领奖台上很有精神的样子不同,在澡堂里的她有一双疲倦的眼睛。

她身穿着搓澡工的衣服,手上套着澡巾,整个人看起来“有气无力。”

那是2006年,邹春兰显得落魄又难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位曾经的冠军充满了麻木。在她的生活里,举重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搓澡成为了她的收入来源。

邹春兰不得不在水汽弥漫中讨生活,她过往的所有荣耀,渐渐在水汽里消失殆尽。

邹春兰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能无奈的表示,“我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咋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的体育训练让邹春兰对于社会失去了感知,而她被“赶出”体制后,她不得不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愁苦。

就像其他搓澡女工一样,邹春兰的生活就是泡在澡堂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休息时间就只有几个小时,那是在深夜没有什么客人的时候。

但是在轰轰烈烈的东北澡堂文化下,没有客人的时间段很少。也就因此,邹春兰的澡堂生活很少能够得到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这样努力,邹春兰每搓一个人也只能拿到一块五的提成,她没有底薪,也没有任何保障。

她和自己的丈夫租住在一个不足五平米的房间里。这个房间里有两个人床铺被褥,也有厨具衣物。

而这其中最有现代化的物件是一个小小的电视,在电视旁边放着一袋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袋鸡蛋就是邹春兰和丈夫所有的蛋白质来源,他们常年吃白菜和馒头,连吃肉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样的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堪称残忍。

在邹春兰这个小小的五平米家中,她的金牌就像普通的一条抹布被搭在暖气管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春兰在记者面前曾经抚摸着这些奖牌,沉默了许久说道,“回忆过去的往事是一种折磨。”

事实上不仅回忆过去是一种折磨,如今每一天对于邹春兰来说都是一种可悲的折磨。

因为在邹春兰的早上,她有一个和女性们截然不同的流程,那就是拨胡子。

而邹春兰之所以会长胡子,还要追溯到她的运动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我有一块真的金牌”

1971年出生的邹春兰对于举重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她天然对于外界的种种缺少认知。在她的印象里,离开农村就是一种成功。

小时候的邹春兰对于读书并不热心,她在学校里最好的成绩就是体育。甚至于因为优异的体育成绩她被保送到了梅河口市第七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邹春兰之所以被保送是因为她田径跑到好。也就因此进入学校后,她就成为了田径队的一员。

如果按照这样的路线继续下去,邹春兰或许会在田径上有所成就。

但是命运在1984年发生变化,那一年国家成立了女子举重队。

对于这样的消息,学校便把田径队改成了举重队。因为这样竞争压力小,孩子们的前途能够更加光明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邹春兰也就在体育老师于学武的安排下,开始了举重。

没有人想得到,邹春兰的天赋实在不错,她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也就是“浪潮杯”上拿到了冠军。

那个时候,邹春兰才训练了四个月。

喜悦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当金牌挂在脖子上的时候,邹春兰看到了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邹春兰的第一枚金牌,或许也是她的唯一一块“真的”金牌。

在邹春兰母亲的回忆里,女儿自从被选拔进了吉林第一工体队后,每次回家都带着奖牌。

无论金牌还是银牌,邹春兰都是被簇拥着回来的。她以为自己的女儿将要拥有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

但是没有人知道,邹春兰在工体队里的遭遇,她被自己最信任的教练下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力补”对于邹春兰来说,那是无法回忆的事情。

正是这个药害她像一个男人一样长出胡子,没有胸部甚至“丧失”了生育能力。

如今提起“大力补”,邹春兰能够头头是道的说出这种药物的伤害和对竞技体育的不公。

但是彼时她进入工体队的时候只有16岁,她懵懂又无知。在她眼里能够为自己未来托举的人,就是教练王成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王成林却递给了邹春兰一颗药丸,那个药丸就是“大力补。”

每天吃一粒,只有比赛前的半个月才会停药,然后换吃另外一种药,来掩盖大力补的存在。

事实上这并不是孤例,同样是在王成林手下的运动员们,也被要求吃过大力补。

吃了大力补后邹春兰的成绩很不错,甚至一举打破了世界冠军,连拿九块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药物对于她的身上损害是极大的,她吃了整整六年,其中的危害可想而知。

但是当邹春兰站出来讲大力补的时候,有人提醒她如果说出来,那么你的金牌都是假的。

面对这样的好心提醒,邹春兰说我无所谓,因为我有一块真金的。

而这块金牌就是她生命里的第一块金牌,也是她梦想曾经启航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九枚金牌的平静生活

在提到跳水的时候,向来被大众看好的全红婵在采访里说,这不仅仅是我喜欢,也是自己的工作嘛。

因为这段话,全红婵也曾经被某些人诟病,认为她不够纯粹。

但是很多时候,纯粹并不能换一个很长久的人生。及时认清这一点,对于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对于未来缺少打算,那么就很容易陷入邹春兰的困境。

1993年邹春兰面临转业,但是吉林体工队并没有对邹春兰进行安排,而是让她在食堂打了三年工。

彼时工体队承诺给邹春兰工作,但是三年过后却要赶她走。

离开工体队后,邹春兰为了生存就只能去澡堂里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个困境她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是领导们的答复都十分冷漠,那就是没办法。

一直到2000年,工体队才给邹春兰发了八万块。但是拿了这八万块的代价是,邹春兰从工体队拿走自己的档案。

从此之后邹春兰就成为了浮萍。

这八万块虽然不少,但是邹春兰为了生孩子,拿着这八万块去了北京检查身体,一来一去钱也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和丈夫的生活重新陷入了困顿。但是好在2006年,一位客人建议邹春兰去寻求媒体的帮助。

而在媒体的多项核实下,邹春兰的事情有了进展。这位可怜的全国冠军,也终于可以过上一个相对还不错的生活了。

在社会的帮助下,邹春兰离开了澡堂,开了一个洗衣店。

成为洗衣店的老板娘后,邹春兰整个人要开朗多了。她看着崭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心里感觉到了一丝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相比于这样的重新开始,如何继续下去依旧是一个问题。但是好在邹春兰的骨子还是吃苦耐劳的。

她依旧保持着每天早起的习惯,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洗衣店的事物。

而群众们在得知了邹春兰的事情后,也纷纷愿意前来捧个场,给她一个机会。

尽管最开始她赚得钱不多,甚至有时候还付不起房租,但是好在生活已经重新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面对帮助她的社会大众,邹春兰也十分灿烂的表示,如果未来有了能力,一定会回馈给这个社会的。

而如今的邹春兰虽然已经不再出现在公众面前了,但是相信她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结语

邹春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过去那些年里,我们的冠军们受了多少辛苦。

这是一件值得反思和思考的事情,付出血汗的运动员们不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邹春兰的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但是这是中国体育的一次剧烈的阵痛,是我们应该一刻不忘的往事。

希望像邹春兰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员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应有的回报。

不论过去如何,未来应该要更好。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四川新闻网:前全国举重冠军落魄当搓澡工.2006.03.25

大众网:体育总局过问冠军搓澡工事件 邹春兰欲赴京治疗 .2006.03.29

新京报:新京报特刊083版:搓澡工变干洗老板.2006.11.09

南方新闻网:冠军邹春兰搓澡工吃药内幕曝光.200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