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超级乡村”系列研讨会在北京白塔书院举行。会议以“乡村振兴的工匠力量”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非遗中心主任董策力,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綦涛,山西大阳百工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钦功等嘉宾参加,就“如何让乡村工匠成为带富引擎”“乡村工匠的创新培育新模式”“乡村工匠品牌运营的难点及对策”等话题展开探讨。

研讨会由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旗下超级乡村研究所主办,研究所负责人周莉芬主持了研讨会。超级乡村研究所致力于系统研究传播中国“超级乡村”发展,以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为研究底座,用“超级美、超级富、超级文化、超级治理、超级传播”五大评价体系多维度观察记录和美乡村建设,发现、提炼、总结、传播中国超级乡村经典案例,为乡村振兴注入“超级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

产业带富是核心“匠能”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质文化资源,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传承人是非遗的“主体”,在非遗保护传承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乡村工匠,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很多人看来,乡村工匠几乎等同于非遗传承人。

“乡村工匠来自乡村,生活在基层,兼通城乡,他们具备精湛的技艺与科学的经营管理能力,愿意将自己的传统技艺传承发展、转化应用,进一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胡跃高说。

在董策力看来,非遗传承人更多作为文化传承的纽带,是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者,乡村工匠更注重利用传统技艺促进产业发展,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非遗传承的创新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綦涛定义自己拥有综合能力的乡村工匠,一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夏布文化传承努力,另一方面利用自身懂品牌、懂管理、懂经营的优势,让夏布走出小作坊,通过传承与产业相融。

在夏布制作上颇有造诣的綦涛步履不停,通过建设“乡村振兴 匠心生活非遗工坊”,将自己开发的夏布工艺品,作为“鲁渝共建 非遗扶贫”项目,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资源,开发手工艺产品,培养新农村手艺人,助力乡村发展,促进减贫增收。目前案例已在重庆范围内复制推广,在石柱县中益乡,城口县沿河乡、岚天乡,丰都小官山,荣昌区等地已建和在建非遗工坊11个,间接带动380人居家就业,让一个个非遗工坊更好带动乡村产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王钦功将自己定义为组织乡村工匠生产的“中间人”——向上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向下为乡村工匠找到生产项目,让他们能将匠心手艺坚持下去,助力乡村工匠带动产业发展。作为乡村工匠的孵化培养、文创交流的平台, 山西大阳百工坊对乡村工匠进行全面帮扶,包括资金支持、培训指导、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等,更好地保护、挖掘乡村工匠。

卫东表示,“乡村工匠”是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一种呼应,更符合现代市场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他们是带动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技能型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乡村工匠13万余人,他们有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有的是返乡 “归雁”,有的是外引人才,如何提升他们的能力,让能干实干肯干的工匠多起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卫东建议,乡村工匠的培训不能千篇一律,要深化产、教、学、研、用融合,优化乡村工匠队伍建设与培训类型定位,要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开拓,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培训,如技艺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真正解决乡村工匠的“近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大阳百工坊水工坊

“走进来”与“走出去”

技艺失传、后继无人是如今乡村工匠普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很多乡村,只有中年女性愿意为传统技艺坚守传承创新,他们因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而“留下来”,但除此之外难有新鲜血液的补充,特别是缺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新一代乡村工匠“愿意来”的问题任重道远。

在夏布工坊的团队里,主力队员几乎都是打工返乡人员,綦涛曾经招募过年轻大学生加入团队,但他们只是阶段性的“下乡”体验。在山西大阳古镇百工坊,目前有一批极富活力的年轻乡村工匠——2024年5月,尚未毕业的刘欣雨机缘巧合结识了同专业的学长王钦功。彼时,他们正在筹建百工坊,学长热情地邀请她参与工坊的建设,在工坊的日子里,刘欣雨全身心地投入到扎染技艺的学习中,在教课的过程中,她更是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意义。这些年轻的乡村工匠从家乡走出,学成归来回到家乡,积极带动当地有经验的老匠人共同建设工坊,带动家乡农民产业转型发展。然而如何让年轻乡村工匠长久留下来,也是王钦功面临的挑战。

胡跃高表示,乡村工匠培育要从娃娃抓起,把乡村传统工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育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学术型高校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构建完善乡村工匠培育理论体系。

尽管越来越多的乡村工匠加入到探索产业带富的队伍中,但因为产品与现代产业结合有限,“叫得响”的品牌不多,非遗工坊产品存在层次不高、推荐不足的普遍情况,乡村工匠面临品牌开拓、市场运营等诸多挑战。

在綦涛看来,非遗工坊产品缺乏标准和批量化生产能力,是摆在乡村工匠面前的一大痛点,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非遗工坊面临着产品设计的创新,另一方面还要经受的住市场端的考验,如何让非遗工坊能尽早实现盈利,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成为众多乡村工匠的目标。

最困扰王钦功是,目前百工坊作为初创品牌社会认知度较低,需要在短时间内挖掘百工坊更多文化内涵,讲好工坊故事从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资金的短缺,融资的困难也是影响百工坊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他希望能与更多的社会资本、企业及机构合作,共同助推百工坊发展。

董策力表示,希望地方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乡村匠人更多的资金、场地等支持,让乡村匠人在创业初期减少试错成本。另外政府要提供更宏观的全链条支持,将当地的文旅与特色非遗工坊产品深度捆绑融合,搭建推广平台助推乡村匠人及产品“走出去”。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乡村工匠已经脱离了“等、靠、要”的传统经营思维,将“非遗+研学”与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众多非遗工坊的运营探索新路径——山西百工坊以传统手工艺为引,从生产、销售、研学、文创和展陈五个维度,打造手工作坊,以手工体验和研学活动 ,让更多人从传统手工艺中汲取民族智慧。

“乡村工匠品牌的培养和打造,需要相应文化、社会、生态、产业、消费的土壤,目前这方面的社会意识开始觉醒,打造乡村工匠品牌,需要吸引大量年轻人的参与,需要挖掘工匠业态的综合价值,需要社会大协作及城乡互动,需要在传统手工和产品的基础上传承创新,更需要在产业生态和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制度设计,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卫东说。

据了解,发现纪实传媒最初由一支长期专注于农业题材纪录片的导演团队组成,在长期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中国乡村内容的创作经验,并与国内多家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协会、农业高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权威的智库资源。2022年,发现纪实传媒正式推出“超级乡村研究所”,极致探索中国乡村的生态特色、人文风貌、文化历史、旅游美食、物产经济。目前,超级乡村研究所拥有40个新媒体账号,粉丝数超过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