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清朝末年那会儿,慈禧太后那可是大权在握,独揽朝政,啥都她说了算。在她的庇护下,她信任的那些个大太监,也跟着沾光,暗中拥有了不少权力。像得到丰厚的赏赐这种事,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啥新鲜的。
李莲英的母亲离世了,要操办丧事。这时候,多亏了慈禧的“心善”,让李莲英能够毫无顾忌地大办丧事,风光送葬。那场面,光是流水席就足足摆了三十多天。在当地,这事儿成了一段“李莲英葬母,一城人‘过节’”的奇闻轶事,被人们口口相传。
【大太监家的丧事】
在光绪 32 年,也就是公元 1906 年的那个寒冷冬天,时任长春宫二品顶戴花翎总管的李莲英,突然收到了从宫墙外传来的一则令人悲痛欲绝的消息——他的生母曹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想当年,李莲英做慈禧的心腹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这宫廷内院之中也混了好些年。这么多年下来,他积攒的财物那是相当多,要给他自己操办一场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白事,那是绝对绰绰有余。
然而,身为宫中备受宠信的大红人太监,随时都得候着准备伺候上司的李莲英,他的心思可没那么简单直接。
他一开始啥反应都没有,依旧像往常那样小心翼翼、滴水不漏地伺候着“老佛爷”。慈禧呢,慢慢地察觉出他的神情跟往日不太一样,于是就开口询问。这时候,他才满脸悲戚,把自己母亲去世的事儿回禀给了慈禧。
李莲英曾念叨,自己在六七岁那会子就净了身,一门心思伺候那些达官贵人,本指望着攒下些钱财,好去孝敬孝敬父母。哪承想,母亲竟先走一步。身为儿子,按理应当回去给母亲送终。可又担忧老佛爷身边没了用惯了的奴才伺候,心里头怕是会觉着不得劲。
就这么一番弯弯绕绕地讲述下来,慈禧愈发觉得李莲英那可真是孝心满满,对自己这个主子更是忠心耿耿,值得称赞。
再者,李莲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特别能干,得力得很呐!慈禧呢,当下就立马应允了李莲英告假的请求,而且当场大手一挥,赏赐了足足 48 万两白银,让他拿去操办丧事。
“要是数量不足,那就再去直隶总督那儿获取!”太后这般说了一句,李莲英得了令,立马风风火火地着手大操大办起来。
李莲英的老家在直隶河间府。那可是个苦地方,水土不好,世世代代都穷得叮当响。正因如此,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这儿就变成了太监的一个重要来源地。
李莲英还有另外一位名叫崔玉贵的大太监,他们俩可都是来自河间府的呢。
现如今,李莲英铁了心要把这白事大办一场,于是呢,就把所有操办的细节一股脑儿都交给了自家的亲兄弟。
他着重表明,这一场丧事那可是承蒙了老佛爷的恩赐,所以一定得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万万不能小家子气,免得丢了脸面。
在钱和物的使用方面,这压根就不是个事儿,让他们把心妥妥地放在肚子里,千万别因为这个有丁点儿的顾虑。
就因为李莲英说了这么一句话,李家人那可不得了,干啥事儿都往大了弄。
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当地那些声名显赫、德高望重的乡绅大户给请过来,央求着让这些人搭把手,一起把丧事给操持操持。
在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那可是家境富裕、阅历丰富的。然而,就办一场丧事,居然得耗费几十万两白银,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目啊!
于是乎,他们赶忙搬出《丧仪大全》《殡仪全书》之类的书籍,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条目,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统统都给列成了一个清单。可心里还是犯嘀咕,生怕不合李莲英的心思。为此,还特地选派了四个人作为代表,马不停蹄地进京去向李莲英汇报情况。
李莲英对这批办事的人那叫一个客气,对于他们呈上来的清单也是相当满意。但他呢,也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自己所看重的要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