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毫无疑问,是我们国人都深以为豪的存在。

不过,不久前,美国著名大厨安德鲁·齐默尔恩公开diss了“中餐”!

不,先不要激动。他diss的可是美国那些不地道的馆子做出的“中餐”。这位大名鼎鼎的厨师计划在明尼苏达州开设一家亚洲休闲快餐厅。他表示自己开这家餐厅是为了让美国中西部的人们尝到真正的辣椒油、面条和烤鸭……让更多美国人了解中国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能让这位美国人都吐槽的“中餐”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就从被齐默尔恩diss的华馆(PF Chang’s)开始吧。华馆是美国最有名的中餐馆之一,遍布30多个州,有一百多家连锁店。这家装潢精美的餐厅很受美国人欢迎,还经常需要等位。我们先看下华馆的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中餐馆”,但是美国的华馆是不提供中文菜单的。

蒙古牛肉:用甜酱油调味的牛肉配上葱和蒜。只是不知跟“蒙古”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皮鸡:用湖南辣酱烹制的鸡肉块,再配以新鲜的橙子和豆芽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皮鸡可以说是在美国相当有代表性的“中餐”,是大大小小的“中餐馆”的热门菜式。比华馆的“陈皮鸡”更传统的“陈皮鸡”是在油炸后的鸡肉块上浇上酸甜酱汁,让鸡肉裹上香脆外衣,然后再点缀上一些橘皮。这道“陈皮鸡”究竟有多受欢迎呢?它甚至被做成速冻食品在美国的超市售卖。

芝麻鸡:官方解释是用辣味的芝麻酱烹制出的鸡块,配以西蓝花、红椒和洋葱。看芝麻鸡的字面意思我以为是炸鸡块上面撒上芝麻。原谅我不知道还有辣味的芝麻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酸甜鸡、鸭、猪肉,大概可以酸甜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食有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捞面(LO MEIN),就是将蔬菜和肉混着鸡蛋面一起炒,但是为什么叫“捞面”?看字面意思我会以为是打卤面好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枝炒饭:泡菜、猪肉和米饭一起用甜辣酱烹炒,再盖上一个煎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馆正是凭借这样的菜单成为风靡美国的中餐厅,也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中餐代表。而且华馆还走出了美国,在加拿大、阿联酋等国家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目前在全球拥有300多家分店。更有趣的是,在2018年,它还来到了中国,在上海开设了分店。在2018年4月其中国首家分店开业前,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Osanloo表示:“我真诚地认为我们在中国将比在美国做得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环环我搜了一下,大众点评显示上海的这家店已经关闭。看来,华馆的中餐并不合中国人的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馆之所以在美国这么有名,是因为它的老板江一帆是美国“中餐女王”江孙芸的儿子。江孙芸曾获得过有“餐饮界奥斯卡”的之称的、由詹姆士彼尔德基金会(James Beard Foundation)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江孙芸曾经在旧金山经营一家名为“福禄寿”(Mandarin)的高档中餐馆。江孙芸坚持不对中餐进行美国本土化改造,力图将正宗的中餐文化带到美国,可以说她对美国人对中餐的认知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基辛格、帕瓦罗蒂、约翰·列侬等政要名人都曾是“福禄寿”的座上宾。不过在1991年,江孙芸便把“福禄寿”出售,自己专心从事餐饮顾问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默尔恩说,不能因为华馆的老板是江孙芸的后人就证明它是一家“中餐馆”。看看上面菜式,感觉齐默尔恩说的很有道理,华馆并没有坚持江孙芸的理念,它提供的都是迎合美国人口味的菜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两道菜在美国乃至欧洲都相当有名,这两道菜听起来似乎都还很有文化,它们叫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

左宗棠鸡

这道菜是台湾彭园餐厅的大厨彭长贵在招待美国客人时灵机一动推出的“创新菜”,名字也是他随口起的,跟左宗棠唯一的关系是,左宗棠是他的湖南老乡。后来彭长贵到美国开餐厅,基辛格尝过左宗棠鸡后对其赞赏有加,后经ABC电视台、《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大力报道,左宗棠鸡的名声声名鹊起,成为美国人最熟知的中华料理之一。不过,现在美国餐厅流行的左宗棠鸡跟彭长贵原创的菜式已相去甚远,正宗的“左宗棠鸡”鸡肉带皮,以酱油入味,没有裹面糊,也不用花椰菜垫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氏“左宗棠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式“左宗棠鸡”

美国的纪录片导演伊恩·切尼非常喜欢左宗棠鸡,他曾经走访了大陆和台湾,都没有找到左宗棠鸡的来源,他遇到的餐饮人、历史学家都不知道这道菜跟左宗棠有何关系,直到他找了彭长贵才解开了这一谜团。后来这段经历被他拍成了纪录片《寻找左宗棠》。在纪录片的台湾首映式上,96岁高龄的彭长贵亲自示范了他独创的“左宗棠鸡”的正确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杂碎虽然听起来也很匪夷所思,不过与左宗棠鸡相比的话,这道菜还算和其“冠名人”有那么一丝丝关联。炒杂碎(chow chop suey)其实早在“淘金热”时便出现在美国了,这是一种由猪肉或鸡肉混合豆芽、洋葱、芹菜等食材混合炒制的菜,等到菜都炒熟之后,用淀粉酱汁勾芡,一道炒杂碎便完成了。因为早期华人劳工生存环境很艰苦,只能用各种食材边角料做菜,这道菜却逐渐成为当时中餐的代表。1896年8月,李鸿章访美,诸多媒体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之后有当地媒体声称李鸿章吃了炒杂碎,于是这道菜便被冠上了他的名字。李鸿章杂碎也风靡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还有一家“中餐厅”很是流行,那就是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拥有1800家分店的熊猫快餐是美国最大中式快餐连锁店。你在各大流行美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流行的菜品五香虾、孜然香辣咖喱鸡、酱油西兰花牛肉……依然和我们熟悉中餐相去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说上面的菜是中餐,不如说是美餐。

虽然中餐女王江孙芸坚持让美国人认识到,中餐不仅有酸甜口,还有咸香辣多味调和;米饭就是蒸好直接吃,不需要用甜辣酱配上各种杂碎去炒;鸡肉可以不剔骨,鱼头也是可以吃的……但是他的儿子江一帆的餐厅里供应的全部是改良菜式。或许“福禄寿”可以一枝独秀,而华馆的规模化扩张却必须要迎合本土化口味。对于口味差异环环无话可说,只是希望华馆和熊猫快餐之类不再代表正宗中餐就好,叫“融合菜”这个更洋气的名字不好么?

最后,欢迎外国友人来中国尝试正宗中国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