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10周年。穿越世界屋脊的两条公路,宛如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和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
70年前,绵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穿越历史和未来,同时通车拉萨。11万藏汉筑路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渡通天激浪,越巍峨昆仑,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的不朽奇迹。
70年来,“两路”已然由交通物流大动脉,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大走廊、文化交流大走廊和民族融合大走廊。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频道走进甘孜推出“两路上高原”融媒体特别报道;四川日报社、西藏日报社和青海日报社联合推出“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大型行走调研报道;中共四川省委党刊《四川党的建设》、中共重庆市委党刊《当代党员》联合推出“行走川藏线看变化”主题采访。各家中省媒体行走川藏路看甘孜巨变,用镜头和笔触聚焦甘孜,深度深入川藏线上甘孜州的每一个角落,以媒体视角生动展现了一代代甘孜儿女顽强拼搏、切身传承“两路”精神和甘孜州这70年在经济、文化、旅游、医疗、教育以及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和发展。
甘孜州传媒中心《“两路”精神 甘孜印记》栏目分期展示中省媒体的报道,用文字、图片、短视频、AIGC等多元产品形态,展现川藏公路甘孜沿线发展新亮点,探寻民族团结新风尚,挖掘“两路”精神新表达,向世界呈现一个新时代川藏路上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甘孜。
今(19)日四川日报《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特别策划,头版+07版整版聚焦“文化德格”。
向云端·寻路记丨“文化德格”的流动盛宴
【路标名片】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川藏公路国道317线贯穿县城及部分乡镇。境内雀儿山山口海拔5050米,有“川藏第一险”之称。
德格拥有康巴文化中心和格萨尔王故里两大世界文化品牌,享有“康巴文化发祥地”“英雄格萨尔王故里”“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等美誉。
8月25日,穿过长长的雀儿山隧道,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沿着国道317线一路向西。青山连绵不绝,江水急速奔流,一座镶嵌在河谷间的小城出现在我们面前——德格县到了。
德格县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便是四川与西藏相连的重要枢纽之一,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当地厚重的康巴文化。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当地干部说,这两天正赶上德格县首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活动,音乐剧、锅庄大赛、歌手大赛、非遗文化展正在山谷间轮番上演。
踩着音乐季的节拍,在德格,采访组踏上一场充满传奇与魅力的文化之旅——从康巴文化广场到德格印经院,从深山里的麦宿镇,到继承非遗、藏医药的校园,在流动间触摸历史的脉络,尽享文化盛宴。我们也在一路追问,打造“文化德格”品牌,当地到底做了什么?
留住“根”
“我们要给下一辈留个完整的文化”
8月25日,到达德格时已近黄昏,德格县康巴文都民族团结广场热闹非凡,音乐剧《岭·格萨尔王》在这里开演。在闪烁的光与电之间,演员们随着雄壮悠扬的乐曲,时而高高跃起,时而低头吟唱,讲述着藏族群众崇敬的古代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
首次把这个传承千百年的故事与现代音乐剧的形式结合,音乐剧总导演、德格籍歌手亚东说:“德格的岭·格萨尔王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本次创作探索的核心。”
创作的根基,来源于一场“抢救”行动。德格县社科文联主席牛美翁姆说,他们遍访调研全县境内23个乡镇和21座寺院,以图片、音频、视频、曲谱等数字化的方式,搜集整理了格萨尔文化风物遗址遗迹,成功收集了《中国格萨尔数据库德格篇》。这一行动,打捞和抢救了诸多格萨尔遗址遗迹和曲艺资源,为下一步创造性地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留住的不只是格萨尔王。作为德格当地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标,德格印经院享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美誉,全木质结构的印经院内,画柱林立,时至今日,这里还保持着近300年前建院时的传统:不用火、不拉电线,唯一的光源是太阳。
70岁的彭措泽仁盘坐在窗边,左臂抱着一块半米多长的木板,右手拿着一道尖刀一笔笔刻画,木屑像雪花一样散落。他在这里已经工作40多年,是德格印经院最年长的修复师之一。每修复完一块雕板,他用双手将印版高举过头,闭目许愿,表达敬畏之心。
德格县档案馆馆长达瓦拥西介绍,目前,德格印经院收藏了大约33万块印版,其中约22.8万块是古旧印版,其中有不少珍本、孤本。
由于长期的印刷使用,这些雕版也出现了部分字体模糊、周边略有磨损等现象。为了保护这些雕版,德格印经院对所藏经版开展了系统整理、编写雕版目录、对残缺印版和珍贵文献手抄本的修补和加固等工作。
2015年和2017年,德格县先后启动了《大藏经(甘珠尔)》《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旧译十万续集》等印版的复刻工程,复刻本用于印刷使用,古印版封存。其中,《大藏经》复刻工程已近10年,德格县投入5000万元,从西藏昌都等地购买了104000余块红桦木作为经版用材打磨成型,并聘请来自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和德格本土的50余名雕刻工人,采用传统手工雕版工艺,对《大藏经》经版进行复刻,以满足印经院日常印经活动和旅游市场的需要。
德格本地雕刻工匠格绒说:“我们大概六到七天才能完成一块经板的雕刻。雕刻完成后还要经过五次的校对,有错的进行再次校刻,最后在雕刻好的经板上涂上酥油晾晒,才算完成。”
截至今年5月,3万多块经版已经复刻了2.2万余块,完成了工程量的70%左右。一些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保护工作中来。康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杨胜透露,当地正在探索数字化项目,通过对雕版进行全息电子扫描,用数字化手段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永久留存。“我们要给下一辈留下完整的文化。”
塑造“魂”
把文化产品“吆喝”出山,在德格联结全世界
距离德格县城100多公里,汽车沿着河谷蜿蜒行驶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麦宿镇。很难想象,如此偏远之地,每年手工艺品的产值超过5000万元,还吸引了迪奥等国际时尚品牌前来合作。
从外观上,它和其他藏式小镇没什么区别:错落分布的藏式民居、宽阔的草原和悠闲吃草的牛群。唯有远处标注着“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的牌子,提醒着我们这里的不同。
“钦乐工坊”的生产车间内,手工艺人布机正坐在台阶上仔细錾凿,50多种凿刻的长钉轮番使用,发出清脆的敲打声,花纹雕塑逐渐在硬币大小的青铜吊坠上成型。“现在,我们的订单源源不断。”工坊负责人达瓦卓玛说。
但如果换个时间,情况或许大不相同。几年前,达瓦卓玛刚从父亲接手这家工坊时,每年收入不高,还有不少贷款。“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产品成本高昂,以及我们知名度较低,都是原因。”
为了发展,达瓦卓玛一方面拓宽市场:奔赴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参加展览展会,接触更多目标人群,同时搭建线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我们还和一些国外的博物馆洽谈合作,希望可以展销我们的产品。”
另一方面,她也在产品设计上做文章,开发了项链、戒指等轻量时尚的文创系列,并且赋予了每一个产品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扫描标识上的二维码,可以读到其背后图文并茂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利玛铜这门工艺和当地文化。”达瓦卓玛感慨,正是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让自己走出了新路。
行走在麦宿,每座工坊门头上都有“麦宿手造”标识——为了帮助传承人把产品“吆喝”出山,让他们能专注于技艺,德格县于2021年注册了公共品牌“麦宿手造”。
“我16岁就跟着父亲学艺,没上过学,不会说汉语,更谈不上如何做营销。”对于这项计划,德格县麦宿宗萨黑陶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降用格乃感触颇深。“现在,我每天只需要做好两件事,那就是制作黑陶,以及教徒弟。”
此外,德格县还不断推动物流体系完善,帮助更多“麦宿手造”走出大山。“我们的产品还卖到了美国、墨西哥等地。”降用格乃说,这在以前他连想都不敢想。“留在家乡,也能联结全世界。”
“现在来小镇的商家越来越多,我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编织手工艺人扎西曲措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不少精品民宿、设计品牌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打算联名推出一些产品。
不只是麦宿镇,近年来德格致力于文化品牌打造,让“文化德格”品牌越擦越亮。今年5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8月26日,采访组见证了当地正式启动《世界记忆名录(国际名录)》的申报工作,对院藏雕版档案的保护和传承弘扬将更进一步。
培养人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这是一场特别的演出,当地人编、当地人导、当地人演。”亚东向采访组透露,8月25日晚演出的这部改编自《格萨尔王传》音乐剧,演职人员均来自德格,并且都是非职业演员。
起初,音乐剧编导、德格县文化馆馆长益西志玛在接到任务时,表示担忧。“200多人的大型演出,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又全是非职业演员,风险太大了。”她提议将主要角色换成职业演员,但后来她放弃了这一想法。“亚东告诉我们,请职业演员可以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但现在要把这场戏留在德格,传承下去。”
当晚演出的高潮,是德格县中学的学生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场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百人说唱。“太震撼了。”观看完演出,德格县市民扎西丹增感叹,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听过太多次,但这种百人说唱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完全展现了那种恢弘的史诗气势。”
“这部音乐剧的更大意义,是让人意识到《格萨尔王》传承的重要性。”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诺布旺丹表示,千百年来《格萨尔王传》都靠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但如果仅靠口口相传,这部“活史诗”的传播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
来人好奇,为什么当地有这么多人会唱、会演格萨尔王?德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泽仁卓嘎透露,更多的传承在戏外。
据他介绍,10多年来,德格县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非遗项目特色专业课程,开设了“格萨尔百人说唱班”等藏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班等,培育非遗项目特色人才。截至目前,这一活动已覆盖5000多名学生,培育了无数有潜力的未来传承人。
人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格致力于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在距离德格县城10多公里的龚垭镇,坐落着一座三层楼的学校,这是创建于2017年的德格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德格县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副院长伍金丹增说,前些年,整个甘孜州仅有一个藏医班,因此,德格更多是依靠跟师继承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这使得藏医药知识传承范围有限,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和科技知识培训,加之年轻一代主动传承藏医学的意愿不强,外引人才又因地势偏远而分外艰难,藏医药人才十分短缺。2017年,德格县与四川省甘孜卫生学校合作,创建了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通过“2+2”的模式培养了300余名甘孜州基层急需藏医药人才。
人才的培养,受益的还有麦宿镇。2019年,德格县投入了1400万元,对麦宿镇19户民俗手工艺传承人进行扶持,如今,这19户民俗手工艺传承人建立的19个成规模的手工艺工坊,吸纳了麦宿镇2000多人就业,占麦宿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手工艺人群体。
向云端·特写丨小镇里的年轻“守艺人”
从非遗文化展上下来,扎西曲措像换了一个人。
8月25日,首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非遗文化展上,她热络活泼,一边向来客推荐着色彩艳丽的藏式牛羊毛手工编织物,一边不断添加新的微信好友,推介自己的小红书账号。
两天后,记者来到其位于“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麦宿镇的工坊。织机面前的扎西曲措,沉稳专注,和母亲占珠一起编织着新花色。
眼前这个出生于1994年的姑娘,是牛羊毛编织工坊的主理人,是一位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母亲占珠是甘孜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在尼泊尔的一所大学学习商业管理后,扎西曲措回到麦宿,继承起父母的工坊。小小的家庭工坊,手工编织成本高,来客少,生意并不好,父亲却执意要坚持做。“麦宿的牛羊毛手工织坊很少,如果不坚持下去,以后就看不到这门手艺了。”
要坚持,“活下去”是第一要义。扎西曲措意识到,牛羊毛编织技艺,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在过去,由于交通区位因素和市场销路的限制,麦宿牛羊毛制品主要卖给当地人。市场小众,且随着低成本工业品的冲击,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高价买手工织品。
“要改变策略,改造产品,拓宽市场。”扎西曲措颇通藏语和英语,汉语却不顺溜。打定主意那刻起,她开始自学汉语。“打市场首先要过语言关。”
一方面,她开始积极报名各类培训。2019年,她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化时尚创意提升人才培养”项目,通过40天的集训课程,近4个月的实践创作,她的作品登上了2020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TOGETHER”主题专场,展示了藏族传统手工编织创新设计应用,以现代时尚的语境表达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她逐渐打开视野,就地取材,编织的作品种类越来越多,各类腰带、围巾、包包、手链、桌布等,在保留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市场需求,点缀时尚元素。几年下来,她自己也成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另一方面,她注册“娜叶仓”编织坊的商标,与知名民宿酒店、箱包品牌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又开设社交平台账号,抓住现代人向往原生态的心态,用原生态的视频和图片展示编织的过程和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德格,记者发现,不少工坊的主力以及非遗手艺的传承人是80、90后,他们大多在外求学,学成后回到家乡。
藏族手工艺时尚品牌“子乌”的创始人降拥彭措,在台湾结束了长达6年的学习和交流后回到了德格。他说,“家乡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一个更加丰盈而喜悦的内心。我感到我们文化的无可替代性,那时候我就想要回到故乡。”
年轻人的回归,不仅让手艺得以传承,更将它发扬光大。达瓦卓玛,是麦宿铸造技艺钦乐工坊的“90后”主理人。她从美国贝佩丝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将现代营销学理念引入,对家庭作坊进行改造。她拍摄纪录片,将原生态的手工艺匠心呈现在国际舞台;她打捞传统文化故事,用手工艺品承载和传播当地文化。如今的“钦乐”铸造工坊的销售额相比过去翻了20倍。
他们对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理解,抱团取暖,打造共生共荣的局面。在麦宿镇居住了6000多人的山谷里,有2000多名手艺人,在32个工坊里从事着16种不同种类的手工艺。达瓦卓玛从去年开始,为工坊主理人做培训,教给大家新的营销手段。
最近,达瓦卓玛牵头制作的《2024麦宿手艺工坊地图》出炉了,手绘地图,让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工坊,集中呈现在世人眼前。达瓦卓玛还在其中介绍了每座工坊的来历和联系方式。
“我们要互相成就,共同塑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社区。”达瓦卓玛说,要让麦宿的手工技艺共生共荣,作为社区的活态呈现,其产生的良性聚集效应,将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魅力。
来源 / 四川日报
责编 / 刘睿娟
审核 / 贺文怡
监制/ 谭荣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