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之夜

宝带桥上人潮涌动

市民游客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专业课程导师的带领下

夜游宝带

实地体验宝带桥的古韵今风

拾遗大运河畔,感受江南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带桥

位于苏州城南运河西侧,全长316.8米,共有53个桥孔联缀,是目前国内桥身最长、孔数最多、结构最巧的一座大型石拱桥,被誉为“苏州第一桥”。

于唐代修建的宝带桥,历经千年沧桑,几经毁坏修缮,成为伫立在大运河畔无声的历史见证者,宝带桥的保护也留下了“宝带串月”的美妙景观。

活动现场

来自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的课程导师

从建造、得名、结构、修缮

到相关传说、习俗、诗歌等方面

带市民走进宝带桥的“前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带桥在什么时间修缮过?”“唐代始建的宝带桥,分别在南宋、明清以及解放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明朝正统年间再度重建的宝带桥,基本上和今天看到的宝带桥形制规模都一样了。在解放后,1956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将宝带桥修葺恢复旧观。”

走到桥的另一端,课程导师介绍说,宝带桥的建筑结构也很特殊,采用柔性墩与刚性墩相结合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宝带桥上的每块石头以及桥拱的下面都没有用灰浆或者粘合剂粘合,仅靠着石头之间的榫卯几何结构把它们拼凑到一起。这种结构可以减轻桥身的自重,防止整体坍塌,并有效减少墩体陷沉的可能。”

在宝带桥西侧的河堤上

导师带领观众近距离观察

宝带桥今日的状况

观众们不断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收获颇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宝带桥上纤夫日夜络绎不绝,一步步挽舟破浪前进,元代诗人善住就曾在这里写下“涛声荡夜起,并入榜歌长”的诗句,乾隆皇帝也曾写过《过宝带桥有咏》来赞颂宝带桥。一千多年来,宝带桥虽然屡次重修重建,但依然保留着曾经的样式。如今,宝带桥在航运上的作用已被淡化,但桥身上依然可以供人正常行走,走在宝带桥上,运河风光尽收眼底。

现场,大家听后纷纷感叹,“竟然修过这么多次,到了今天还能上桥行走”“宝带桥经历了如此的沧桑,还能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

(手机向左旋转90°查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预告

本次“横作天阙宝带桥——夜游‘苏州第一桥’”活动是2024年苏州市社科普及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长期开展的文旅品牌活动,后续活动报名请关注“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