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漫长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仅隋唐年间的“十三条好汉”就足以让人津津乐道上千年;这“十三条好汉”中,被人广为传颂的人有很多,“秦琼”这个名字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就在1996年,徐州有两个“职业拾荒人”,偶然挖出了两根“铜棍”,卖废品后却被抓了起来。说到这有朋友或许已经猜出来了,考古专家说“这对铜棍可能就是秦琼的兵器——‘熟铜锏’”;话虽这么说,可这对“熟铜锏”的重量却与史料记载不相符。
这里还是要先介绍一下“徐州”的。且不说风景如画云云,这里在历史上更是一处“千古雄关”,可谓兵家必争之地;诸如三国时代的“陶谦三让徐州”、“关羽镇守徐州”,到了隋唐年间,“秦琼”也曾镇守此地。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隋唐战争同样波澜壮阔,尤其徐州更是烽烟不断;而到了现如今,我中华国泰民安,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种新职业——“职业拾荒人”。这里强调一下,所谓的“职业拾荒”,大多数人手里都有“金属探测仪”这样的高科技工具,其目标就是发掘古战场遗留的金属兵器等。
1996年就有这么两个“职业拾荒人”,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城外“歇马镇”,据说这里也曾是隋唐年间的一处大战场;可这两人拿着“金属探测仪”找了整整7天,虽有些小发现,但所得总归有些得不偿失。就在两人准备放弃时,手中的仪器竟发出了响亮的信号,两人欣喜中随手一挖,竟刨出不少古时砖瓦;就在此时,其中一人一铁锹下去,竟震的虎口发麻,看来这次应该不是砖瓦了,再等挖出来一看,竟是一根锈迹斑斑的棍状物,随后又出现了第二根。
公正的说,这两根棍状物虽然锈迹斑斑,但仍能看出其材质应该是“铜”,难道这是古代兵器中断为两截的“长杆”?当然,这两人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赶忙将这对“铜棍”运到附近废品收购站,称重后共26斤,换了260块钱;说到这儿事情似乎结束了,可一星期后两人却被抓进了派出所,理由是“盗挖,藏匿并贩卖国家文物”。了解情况的还有考古专家,当听说他们挖到两根“铜棍”后,专家激动地站了起来;这里解释一下,“歇马镇”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也的确发生过大规模战斗。与此同时,这里还有一处重要遗址——秦琼庙;如果以史料记载来看,“秦琼”乃是开唐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唐皇破格御赐“陪葬昭陵”。
如果按照当地“古志”来看,秦琼曾是“徐州都督”,在任期间爱民如子,颇受百姓爱戴;秦琼死后,徐州百姓满城挂孝,上书朝廷请求将秦琼生前兵器“熟铜锏”留于徐州。唐皇感动,遂将“熟铜锏”赐予徐州,当地百姓建庙立祠以作供奉;可随着朝代更替,这座“秦琼庙”也逐渐破败,最后被一把大火焚尽,而这对“熟铜锏”也不知所踪。考古专家对这段历史自然十分熟悉,当地也曾多次进行专业勘探,但均无收获,如今听到有人发现了一对“铜棍”,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传说中的“熟铜锏”。
之后盘问得知,这两人发现“铜棍”后就卖给了废品,考古专家马上派人到那家废品站了解情况;可惜的是,收购站也不知道“铜棍”的价值,已经将其融化分解。这两位“职业拾荒人”听完专家的描述后吓得面如死灰,考古专家也是气得脸色铁青;可事已至此,专家只能继续询问“铜棍”的样式,重量等详细信息。如果单从两人口中描述的样式来看,这的确是一种古代“击打”类的钝式兵器,其长短粗细也很符合“秦琼”这样的上将,但有一点却始终对不上,那就是重量。
如果按照这两人的说法,“铜棍”的重量是26斤,除去千年腐蚀,其净重甚至还不足这一数字;但是,史料记载秦琼的“熟铜锏”重达百斤,流行民间的还有128斤的说法。当然,这一数字不能作为证据,理论上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诸如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重达800斤,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重达720斤,如果按照现代专家的研究,就是关羽重达82斤的“青龙偃月刀”都是虚构的;就以“关羽”的兵器为例,82斤在理论上是可以拿起来的,但在汉末甚至连成型的“马镫”都没有,作战时无处着力,关羽是不可能手拿如此重量的武器进行长时间战斗的,至于800斤、720斤,甚至是最轻的128斤“熟铜双锏”都不可能。
对此专家也做了重量换算,如果根据史料记载,唐时一斤相当于今天的596克,如此换算下来的128斤“熟铜锏”,仅是单手一只就重达74斤以上;如果按照今天的两根“铜棍”26斤计算,再算上腐蚀掉的重量,全重大约在26——35斤之间,其单手的重量约为14斤——17斤之间。对比之下,显然这对“铜棍”更符合科学依据,也更接近传说中的“熟铜锏”;说到这儿或许有朋友要反对了:古有“霸王举鼎”、“力举千钧”,但凡英雄人物自然有其特殊之处,专家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当然,这对“铜棍”已无证可查,专家也未明确表示“铜棍”就是秦琼的兵器;至于古人的兵器究竟有没有数百斤重的问题,考古专家也不必过多解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