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将"四百"大走访中群众提出的愿景变为实景?在昨天举行的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高品质商品房社区治理专题座谈会上,天虹居民区书记刘懿静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两年前,虹口区选派32名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正担任虹口区民政局组织人事科科长的刘懿静成了其中一员。在过去两年中,这些80后、90后青年干部进驻社区,结合街道、居民区实际工作需要,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加强工作力量,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刘懿静来说,通过重塑社区公共空间"楼下坐坐"社区会客厅,把高品质居民区里的居民"请"出来,在共商共议中践行共建共治共享。"楼下坐坐"社区会客厅原本是居委会的老旧活动室,到天虹居民区后,刘懿静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召集居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对它进行改造。根据居民诉求,烘焙屋、亲子图书屋、影音空间等高品质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嵌入会客厅。之后,她又抓住居民中能人达人多、年轻人多的特点,设计了"一日厅长"、主理人、志愿者积分等机制,号召更多居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瑞鑫居民区的居民。两年前新上任的居民区书记,是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吕岩。瑞鑫居民区的一大特点,是辖区内有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如何通过家、校、社联动让居民"动"起来,是吕岩到岗后一直关注的社区治理议题。经过实践,瑞鑫居民区走通了"社区治理"与学校思政课相结合的新思路:把"社区治理"的理念引进学堂,让"小巷总理"站上三尺讲台,同时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社区治理。起初,吕岩结合自己原本的工作专业,向大家普及食品安全理念,积累了一波人气;后来,又通过居委会干部与学生团队组队,共同参与了瑞虹三期及金鑫小区垃圾厢房改造、怡庭篮球场改造等的方案设计、探讨,让更多居民自主自觉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居民区党总支来说,因地制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工作。两年前,虹口区房屋应急维修中心副主任彭建武下沉到通海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创新老旧小区通州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与宏阳物业协商交流,推动该公司全面接管通州小区,提供保洁、保安等基本物业服务,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市场化,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愉悦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彭建武还积极推动通海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改造了小区内的老年活动空间。经过修缮,不仅解决了活动空间长期存在的墙面破损、漏水、管道漏水等问题,还与街道协调,对原本狭小的空间重新布局、优化功能,最终将这里打造成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活动空间。

大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晨,原本是虹口区审计局财政金融审计科科长。下沉社区后,他以聘请加梯楼宇内党员干部担任监督员为抓手,以全流程监管推动加装电梯为契机,撬动社区治理。在他的建议下,居民区党总支聘请的监督员对费用缴纳、施工进度、后期维保单位选聘等加梯流程进行监督,为这些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被"忽悠"的环节添上"安全阀",更好地保障加梯过程中居民的知情权,而基层党组织也因此进一步获得了居民的信赖。两年间,大连小区36、37、41、45号楼的4部加梯工程均顺利完工,正在建设中的35、42号楼两个加梯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嘉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岗相适"是此次选派干部下沉社区机制的一大亮点。下沉干部以自己的专业、原有单位的资源搭建平台,更好引导居民区各类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努力解决居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突出问题。通过打造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品牌,为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楼组党建等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