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视频连线,审批可实现远程踏勘;轻滑手机屏幕,农民可实现“云种田”;技术人员在控制室轻点鼠标,便可操控先进的现代化煤矿的机械设备.....

近日,记者跟随“因数而新 陕耀未来——主题采访活动”采访报道组来到陕西榆林。从传统粗放产业到高科技企业落户,从智慧政府建设到农业物联网应用再到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榆林当地正以数字为翼,深耕技术创新孵化、产业低碳转型、能源绿色开发,逐步实现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现代化数字城市的华丽转身。

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实施了一系列便捷服务举措,致力改善居民的办事体验。

在榆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向群众介绍“刷脸取号”机器的操作步骤。前来办事的群众只需要通过微信搜索“榆悦办”小程序进行提前预约,刷脸即可享受快速取号、到号提醒服务,约10秒钟即可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引导群众办理“刷脸取号”操作(央广网实习记者 罗轲 摄)

“我们坚持数字赋能改革引领,推出了‘榆悦办’小程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既‘一次办’又‘高效办’。”榆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吴育营说。

该中心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大厅布置屏幕信息发布、排队叫号、自助服务、楼层引导、智能读卡影印、人流量监控分析等6个系统,配置了扫码枪、扫描仪、自助服务机、样表机、自助存储柜、查询机等智能化设备,持续完善规范网上咨询、引导服务。

此外,该中心还推出电子健康证,为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便利。“以往至少一周才能办下来的证,现在最多三天就能实现。”办事居民说。

物联网技术引领数字农业

吃饭,是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当面对天气变化时,如何确保农作物得到及时的保护与管理,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的数字服务平台提供了一个思路。

“通过与平台关联的'榆阳新农人'App,农户可以立即获取养殖场的当前存栏数量、温室大棚的即时温度状况,以及瓜果蔬菜的种植面积等关键信息,还能随时管理自己的田地与圈舍。”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李荣荣告诉记者。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的日子已然成为过去时。如今,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线上“种地”,“指尖”就能轻松灌溉、排水、施肥、控温。

李荣荣介绍,2021年底,榆阳区初步建成榆阳区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1+9+X”系统框架,即1个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涵盖统一门户、农品商城、共享农机、智慧防疫、农资商城、加工服务、物流服务、金融保险、农技学堂9大服务应用场景,平台覆盖全区12个乡镇的254家涉农主体,建成马铃薯、羊子、蛋鸡、谷物杂粮示范基地18个,部署安装气象站、土壤监测农业物联网设备320余套。

依托先进的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技术,该区实现了对农业信息的快速、全面及多层次的实时监控。

科技增色打造数智媒矿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市近年来树立“依靠煤但不依赖煤”的理念,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位于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的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集聚了上万个煤矿安全生产控制点传感器,中心内的工作人员仅需要通过动动鼠标,就能实现对井下设备的远程控制。井下工人作业情况、设备运行进度、通风情况以及煤矿装车等数据和画面能够实时传输回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一旦有发生异常,地面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车准备自动配煤装车发送(央广网实习记者 罗轲 摄)

“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将员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巡检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65%,也有效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干预频次,大幅提升运行的安全性。”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机电副总工程师王龙说。

近年来,该企业围绕“网络融合一体化、地质信息可视化、采掘系统少人化、安全系统预警化”全面发力,借助先进技术,按照无人化、少人化管控理念,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