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团创始人王兴透露,去年平台上有大约 745 万骑手拿到了收入,总共发了 800 亿元。这数字听上去挺吓人,但仔细一算,背后隐藏着不少现实问题。

先别急,我们来算一笔账。800 亿分给 745 万骑手,平均每个人一年赚 10736 元,如果按 12 个月来算,每月大概就是 894 元。这数字一看就知道不高,甚至可以说挺低的,远低于很多人对骑手收入的想象。

当然,不能简单用这个平均数来概括所有骑手的情况。骑手分为全职和兼职,尤其是兼职骑手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人利用闲暇时间接几单赚点零花钱,这种骑手的收入肯定不会高,有些人一年可能就赚个几千块甚至更少。而那些全职骑手天天跑单,每月送上千单,收入就会高一些。据一些骑手说,全职的每月能赚个 8000 至 12000 元,运气好的还能更多。听起来好像不错,尤其是对比三四线城市的一些白领收入来说,骑手甚至还能略胜一筹。

但是,很多骑手也坦言,要挣这么多钱,往往需要每天工作 10 至 12 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让人不得不问一句,这钱真的值吗?北京有个叫张强的全职骑手,每月能赚 1 万元左右。他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日常。

每天从早上 8 点一直干到晚上 9 点,中间只有一点点时间吃个午饭。为了多赚点,他往往在用餐高峰期或者大雨大风的天气里加班,因为这时候平台给的补贴比较高。可是这种生活节奏几乎让他没了自己的生活。他说,每天就是不停的送单,根本没有时间陪家人和朋友,长此以往,身体和心理都累得不行,但为了生活还得硬着头皮干。

相比之下,兼职骑手的压力要小一些。比如李华是二线城市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兼职送外卖,他每月赚个两三千元,对他来说,这已经够补贴生活费了。他表示,兼职骑手的好处就是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工作,跟全职骑手那种超长时间、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完全不一样。

骑手们的收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是否全职以外,城市的大小、接单量、天气和平台的补贴政策都会左右他们的收入。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订单量大,骑手的收入相对较高,一单的价格可能在 10 元以上。如果遇上高峰期或者恶劣天气,平台还会给额外的补贴,骑手的收入就水涨船高。但在三四线城市,单价和订单量都不高,收入自然没那么理想。

骑手的收入还跟他们的接单量和工作时间紧密相关。接单量越多,收入就越高;工作时间越长,接单机会也就越多。很多骑手为了多挣点钱,不得不拉长工作时间,一天干 12 个小时甚至更多。这样虽然能多赚一些,但身体和精神上的透支也是巨大的。

另外,美团等平台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补贴和派单策略,这直接影响了骑手的收入。在一些促销活动期间,平台可能会提高补贴,骑手的收入相应增加,但这种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一旦活动结束,补贴减少,骑手的收入就会回到之前的水平。

恶劣天气和节假日也会增加骑手的收入,因为订单量大,平台为了吸引骑手接单会增加补贴,但这也意味着骑手要承担更大的工作风险。每年都会有骑手因为赶时间送餐发生交通事故的新闻,这种以命换钱的工作模式实在让人心疼。

最让骑手们头疼的还是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却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根据一些调查,超过 70%的骑手没有社保,很多人因为长期疲劳工作患上了颈椎病、腰椎病等职业病。此外,平台对配送时间要求严格,骑手为了赶时间往往忽视交通安全,酿成悲剧。

可以看到,虽然骑手们的收入门槛低,看起来也不算少,但这背后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他们的健康安全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一旦出事或生病,收入来源就断了,这让骑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团等平台当然希望通过提高骑手收入来吸引更多人干这个活,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能持续多久?骑手的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平台确实在做出一些改进,比如引入智能派单系统、提供保险等,但这些改善远远不够,尤其是对那些兼职或短期干的骑手,他们往往享受不到这些福利。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骑手的生存状况也越来越关注。有人呼吁应该给骑手提供更完善的劳动保障,比如社保、医保等;也有人建议平台应该调整派单和补贴策略,别让骑手们在高强度工作中超负荷运转,避免事故发生。

外卖行业的繁荣离不开骑手们的辛苦付出,但如何让骑手们既能赚到钱,又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骑手这个群体的职业保障和权益维护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平台在技术和管理上做出更多的创新,比如通过大数据优化派单,提升配送效率,让骑手们的工作时间减少;或者探索更多和社会保障体系结合的方式,给骑手提供更完善的社保福利,最终改善骑手的生存状态。

这不仅仅是平台的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努力。骑手们是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他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当我们享受外卖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多一些关心骑手的生活,帮助他们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未来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