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药房的建设,将统一用药目录,至少影响广东10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用药结构,覆盖15个地市,辐射常住人口达5千万人。
9月19日,广东省卫健委、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联合发出通告,公布《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中心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自签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该方案显示,广东省将建设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县域医共体中药制剂中心作为主要任务,具体工作措施包括:统一用药目录、规范开展处方流转、加强药品储备管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等。 用药目录统一之后,对与县域乡镇医疗市场的用药,将产生较大影响。
医共体统一用药目录
其中,在统一用药目录方面,将以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会同各成员单位,成立“县域医共体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共体药事会),根据县域疾病特点、临床诊疗实际和患者用药需求,研究制定“县域医共体统一用药目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药事管理。
此举,将对县域基层医疗用药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原本分散在各乡镇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用药,都将在医共体范围内得到一体化管理。统一的用药目录,也将成为各家企业未来关注的对象。
处方流转:实现开方、审方、流转、结算、配送,以及处方点评等药学服务“一网保障”。
此外,在处方流转方面,同样是基于医共体统一管理,对于病情稳定的慢病,各成员单位,可沿用医共体中医院开具的药品处方,患者可选择自取或配送取药。由中心药房委托第三方配送机构配送至患者家中,实现开方、审方、流转、结算、配送,以及处方点评等药学服务“一网保障”。
综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的建立,将有效提升县域市场的用药可及性和专业性。对于企业而言,不论是工业还是商业,下沉基层得以在县域这个关键节点上获得实质性的支撑,这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基层市场开拓,使得原本分散在各地乡村的医疗机构通过中心药房来进行药物的准入和分发。
可以预见,药企的市场准入、KA、商务也将顺应政策下沉到县。
截至2023年,广东省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量已达到104个,覆盖了广东省的70个县(市、区),其中包括粤东、粤西和粤北的15个地市,辐射常住人口达5千万人。
图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2019年10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建机制、构体系、强基层、补短板、提能力,创新性建立县域医共体管委会外部治理、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省市逐级绩效评价等三大机制,广东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确立。
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宣传内容显示,截至2021年,能够开展一级手术的一般乡镇卫生院占比为69.40%。其中茂名市县域医共体内能够开展一级手术的一般乡镇卫生院占比为100%,肇庆市、阳江市和韶关市占比超过90%;中心卫生院能够开展一级和二级手术的占比分别为93.84%、60.0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患者管理率为88.72%。
通过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对分院的带动,以及普通专科、技术资源下沉,为基层造血,基层医疗人员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研究县域医共体,应从医共体的目标、运行机制入手,找到工作切点。
简单来说,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单位非常重要,县人民、中医药或者妇幼保健院其中一家,比如安徽的天长模式就是如此。不过,广东省内的县域医共体有将医工体继续整合的趋势,比如阳西县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整合3个医院,联合8个镇卫生院和207个卫生站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再比如,怀集县也将2个医共体调整为1个。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情况
二级以上医院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药事会
今年8月30日,广东省公布《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七大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指导广州、深圳、珠海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制和紧密型运行机制。2024年10月底前出台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实施方案。
其中,优化药品使用管理机制。落实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机构药事会规范化流程, 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 , 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 。做好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工作,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对协议期内国家谈判药品“应配尽配”。
图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医改工作的推进也持续加快,各种政策和措施接连不断,对于县域医疗机构而言,继续强化补短板是总体发展方向。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心药房,将县城的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紧密联系在一起。包括药品目录及配送的统一、医保政策逐渐覆盖村卫生室、集采中选药品进基层等各类政策的推进,县域医疗市场逐渐变得更加有活力。药企应抓住机会,顺势而为。
信息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