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胖的巨人终于倒下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用来形容恒大与普华永道的14年"合作"再贴切不过。 一个是快速崛起的地产巨头,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国际审计公司,两者本该是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关系,却演变成了一场持续14年之久的"共谋"。
这出"共谋"的剧本写得可谓精彩:恒大虚增5640亿元收入、900多亿元利润,普华永道年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一唱一和,唱得外界云里雾里,唱得投资者晕头转向,唱得监管部门也难以察觉。
可谓是"高手在民间",不,是"高手在资本市场"啊!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场精心编织的财务骗局终于在2023年被揭穿。 恒大负债2.44万亿元的"真相"浮出水面,普华永道也因审计失职被罚款4.4亿元、暂停营业6个月。 这一记重拳,不仅打碎了恒大虚胖的外表,也打破了普华永道"四大"之一的金字招牌。
"四大"变"三大"?普华永道的至暗时刻
普华永道这次栽了个大跟头,可谓是"祸从天降"。 作为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一直以其专业性和公信力著称。 可这次,它在恒大的审计中犯了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把客户签订合同的那一刻就算作收入入账。
这种做法,说好听点叫"创新",说难听点就是"睁眼说瞎话"。
这一失误让普华永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4亿元的顶格罚款只是开胃菜,更要命的是6个月的停业整顿。
这意味着普华永道错过了年底财务报表审计的黄金期,客户纷纷解约,37家A股公司说拜拜,6.65亿元的审计订单打了水漂。 更糟糕的是,普华永道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打击,业内形象跌入谷底。
有人说,普华永道这次的遭遇让人想起了安达信的悲剧。
安达信因卷入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而倒闭,全球"五大"变成了"四大"。 现在,普华永道会不会重蹈覆辙,让"四大"变成"三大"呢?这个问题,恐怕连普华永道自己也答不上来。
许家印的"双簧戏":500亿分红VS2.44万亿负债
在这场财务骗局中,许家印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从2009年开始,恒大一共进行了11次大规模分红,许家印和他的妻子作为大股东,足足捞走了500亿元。 这500亿元,说是"辛苦费"吧,可跟2.44万亿元的负债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许家印这招"左手分红、右手负债"的操作,堪称是资本市场的"魔术"表演。 他用虚增的利润给自己发了500亿元的"奖金",却给投资者、股民和购房者留下了一地鸡毛。 这种行为,用"损公肥私"来形容都算是客气的。
现在,许家印的财产已经被冻结,但要追回这500亿元,恐怕比登天还难。 那些被恒大坑害的人们,能否拿回自己的血汗钱?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警钟长鸣:监管不能只是事后诸葛亮
恒大与普华永道的这场闹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首先,企业要诚信经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恒大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害人害己。
其次,审计机构要恪尽职守。 普华永道作为审计机构,本应该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守门人",却沦为了恒大财务造假的"帮凶"。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摧毁了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最后,监管部门要加强事前监管。 这次事件中,监管部门的反应可以说是"慢半拍"。 等到恒大负债2.44万亿元、普华永道出具14年"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才出手,未免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
恒大倒了,普华永道栽了,许家印的财产被冻结了。 这场闹剧,给资本市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案例就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相反,我们应该以此为戒,重新审视企业经营、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管的关系。 你认为,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