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今日大连思科裁员事宜已正式尘埃落定。继IBM前段时间整体撤离之后,大连思科在本年度的第二波裁员策略于今日高层与员工的会议中最终敲定。
此次裁员波及面甚广,公司的整体业务大部分已被转移至印度或日本地区。在赔偿方案方面,提供了两种选择:
其一,给予N+7的补偿后直接离职;
其二,给予N+5的补偿,但需延迟两个月。
N是指在这里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比方说一个员工在此工作了十年,月薪一万,N就是十万,+7就是在此基础上再多给七个月的工资,总共补偿就是17万。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9月19日,多位思科大连员工向凤凰网财经爆料称,今天正式收到裁员通知,思科蓝牌(正编)员工大连预计裁员约300人。赔偿方案包括两种选择:一,直接走人,“N+7”;二,延迟两个月,“N+5”。据了解,未来思科整体业务大部分或转移到印度或日本。
一位思科员工告诉凤凰网财经:“裁员的消息从中秋节就开始流传了。今天总部HR找了好多员工谈话。今天已经吃了散伙饭。有的部门直接消失。有的项目组20人裁了3个,后续还会裁。”
据知情人透露,蓝牌是指思科正式员工,红牌则是指与第三方公司签署合同的思科非正式员工。这波大连思科裁员300人左右,剩下的员工或许也会陆续被裁。
思科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于1994年,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此后,在2010年1月思科宣布成立大中华区。曾经的思科一手垄断了全球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思科曾与华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也曾与华为因专利侵权问题对簿公堂。
在今年2月份,思科已经裁掉了大约4000名员工。此次全球裁员是今年8月思科宣布的第二轮裁员,裁员约7%。根据相关媒体计算,思科目前约有90400名员工(包括收购Splunk的相关人员),这也意味着本次裁员将会减少6300多个工作岗位。
- 针对此事,网友议论纷纷,感慨万千。
有网友质问,为啥这样的良心企业不能在国内扎根呢?日本的小松,韩国的三星,裁员前两个月员工可以不上班,给你找工作的时间。找好工作了,你一边上班,这边的工资照常发放,还有安置费,企业补偿,再额外给一次性职工家属安慰基金等,反正福利好到爆。
有网友表示,老外的思路确实开阔,反正钱也不好倒出去,与其多交所得税,不如打打内资企业的脸,就给员工多些补偿。话说中部有家央国企,具体名字就不说了,为了应对裁员的补偿,故意要求员工降薪待岗(不用打卡上班),只给员工最低保障性工资,一直拖,拖到一定时间以后,再裁你,到时候,给你N+10又如何?友友们,你们领教过没有?
有网友现身说法,在某欧洲外企14年零3个月,今天被老板通知领裁员包,10月31日离职,N+3,相当于提前一个半月通知,未休的年假折算成现金纳入裁员包里(每天按照两倍工资给),补充公积金账户的余额一并加入裁员包,粗略计算能领28万左右,知足了。
- 那这起裁员事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思科进入中国的第30年,也是思科立足全球的第40年。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4中国AIGC创新发展论坛中,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董玉玲公开指出,在过往40年中思科收购了大概将近300家公司,最大手笔收购是去年以280亿美金收购Splunk,看重的是它的安全和数据。
对于此次裁员,思科的官方解释是,裁员将使公司能够投资于增长机会并精简其运营。有知情人告诉凤凰网财经:“思科之前花了200多亿收购了Splunk公司,资金流转不过来了,所以要裁员。”
除收购之外,思科的裁员计划或许与业绩下滑有关。根据思科2024财年第四财季报告显示,思科预计,2025 财年该公司营收将达 550亿美元到562亿美元之间,这一业绩展望的平均值为555亿美元,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而且,2024财年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6%和18%,这是2020年以来,思科首次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
不得不说,面对全球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加入裁员行列。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导致1000多名员工失业;英特尔宣布为实现10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计划,裁减1.5万名员工;苹果则为重新专注于AI发展,解雇了100名服务部门的员工。
说到底,降本增效已成为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这些行业的头部企业且收益依然坚挺的情况下都尚且如此,对于那些中小微企业就可想而知了。举步维艰,负重前行,就是当前的真实写照。
因此,作为人在职场,能够守住一个好平台,一份好工作,也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很多人已经步入中年,失业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收入。在就业形势严峻之际,想重新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难。
当然,如果已经被裁员,那就需要调整心态重新出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闯出自己的新赛道。此时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