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坡刘村安葬离世的亲人,通常是自家寻一处合适的地方,坟地零零散散不说,还讲究请人看“风水”、协商埋葬地块、找帮工开穴。一场丧事办下来,最少得花费上万元。随着村里的老人陆续辞世,能埋葬的地块愈加不好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凡武在公墓旁,向记者讲述公墓建设的规划。

“村里有20多个家族,共有500多处坟头,散在村中各处。”惠民县姜楼镇坡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凡武讲起以往村中散坟的情况,“谁家都有老坟埋在别人的庄稼地里,一方想多占几分地,另一方就想多种点庄稼。因为这个,村民之间没少发生过矛盾。”

为了改变这一窘况,2018年秋季,坡刘村村两委决定建新墓、迁旧坟。一则缓解了土地紧缺问题,二则减少了村民间的矛盾,三则减轻了村民的负担,“百利而无一害。可按风俗来讲,祖坟万不能轻易挪动,村民的思想工作不好做。”刘凡武说。

2018年忙完秋种,村“两委”统一思想后,就立即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一起商议修墓、迁坟的事儿。“村里20多个家族,每个家族各派了2名代表参会,连开了7天。”刘凡武说,“参会的村民有一半是年龄较大的长辈,思想都比较守旧。当初为了说服大家,下了不少功夫。”

为了把宣传引导工作做实做细,坡刘村村两委成员和村中的老党员们一遍遍地入户跟村民算经济账、土地账、资源账。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全村村民一致同意修墓迁坟。

2018年年底,坡刘村村集体出资约12万元,在村子的西南角建设了一处占地5亩的公益性公墓,可满足全村近几十年的安葬需求。“按风俗讲,下葬也讲究‘团圆’二字。因此在公墓建设之初,村里就按家族划分区域,并且考虑了各家族的辈分、人数等问题,提前规划了公墓的数量和各家族的位置。” 刘凡武说。

“迁坟是大事,因此无论是腾退安葬占用耕地还是公墓选址、施工监督,村里都要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刘凡武说。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村中的公墓就修建完毕。待到2019年的清明节,村中200余处坟头集中迁入公墓之中。“村里只迁了上数三个辈分的老坟,其余的大家都在村里宗碑的所在处集中祭奠。”他说。

5年时间过去了,如今,每逢村中人去世,家属再不用因墓地的事宜托情、请酒,一场丧事下来大概花费3000多元。家属逢节祭拜,也都自觉前往公墓。村里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公益岗,负责公墓的日常维护。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通讯员 胡海永 王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