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唐朝的一代名臣,后代史学家往往把郭子仪捧得很高,他们大多评价郭子仪是挽救唐朝的不二功臣。在正史上,郭子仪也确实在多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唐王朝。但在历史上,功臣往往没有很好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功臣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威胁到皇帝。郭子仪作为四朝元老,又多次在危急关头挽救唐朝,他的势力与名声恐怕早已超过了皇帝。那么郭子仪为何能够如此成功?而且在成功之后,还能功成身退?

出身贵族,懂得等待机会

郭子仪出身于唐朝的关陇贵族势力,他的天祖郭徽曾经做到洵州刺史和隋朝太仆卿。郭氏家族凭借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成为关陇贵族的重要势力之一。而关陇贵族从北魏后期崛起之后,一直到隋唐时期,都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势力。

关陇贵族最先起源于北魏的六镇兵马,在北魏早期,太武帝拓跋焘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进攻,在北方六个军事重镇,设置了军屯,后来为北魏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被称为“六镇兵马”。随着六镇兵马势力越来越强,北魏朝堂之中几乎都是跟六镇兵马有关的势力,六镇兵马势力甚至都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魏皇帝孝文帝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决定迁都,削弱六镇兵马对王朝的影响力,但没有想到却引发了后来的六镇兵变,最终导致北魏分裂,形成东魏和西魏。西魏主要是以六镇兵马的势力为主,他们占了关中和中原地区,进可攻,退可守,在之后逐渐强盛起来,建立了隋朝,而兵马六镇,也逐渐成为关陇贵族势力。

隋炀帝不甘心被关陇贵族势力所控制,所以想要通过使用华北的势力打败高句丽,从而获得对关陇贵族更强的控制力,没想到最终失败,导致天下纷乱,最终关陇贵族找到新的代言人,也就是李渊。

李渊有了关陇贵族势力的支持,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新的王朝。所以,唐朝最终还是关陇贵族势力的天下。郭子仪就出身于关陇贵族,所以他在少年时期,就通过科举进入军队中担任左卫长。虽然郭子仪开始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但随着逐年升迁,到了天宝八年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成为从三品的朝廷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宝十四年时,已经身兼多职,成为一方节度使。如果唐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那么郭子仪很可能就会止步于地方重臣这一官职。但在唐朝,节度使的势力已经是地方诸侯般的存在。在唐朝初期,地方节度使还只是负责管理地方上的军队,但随着唐朝不愿意再负担地方军费,所以便让节度使管理地方财权。这样一来,节度使既有军权又有财权,很快就在地方上形成自己的军阀势力。

唐玄宗时期,皇帝已经难以控制各个地方节度使,所以唐玄宗才迫不得已重用安禄山。皇帝任用安禄山的初衷,是皇帝与安禄山同盟,压制其他节度使势力。

但唐玄宗没有想到,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强,皇帝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安禄山也知道自己势力太大,担心唐玄宗加害于他,所以率先发动反叛。唐玄宗过高估计了自己的直属军队的能力,最终在潼关失守之后,放弃长安,向四川方向逃跑。唐朝发生安史之乱之后,郭子仪就有了建立功业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天下混乱,郭子仪只是唐朝众多节度使中的一股势力。与郭子仪一同起兵反抗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的还有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等唐朝名将。在一开始,郭子仪并不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势力,但郭子仪总是能等待机会,保存实力,不贸然出动军队,所以郭子仪在天下纷乱的时候,逐步通过发展队伍,收拢其他势力,逐渐成为各个势力的集中焦点之一。

根据《十七史百将传》记载:“子仪谓贼利速战,而坚壁待之。”

与郭子仪同时起兵,而且在当时战功也十分耀眼的,还有一位大将,那就是李光弼。李光弼与郭子仪风格有较大的不同,李光弼善与作战,是一位猛将,他能够带领部队迅速出击,打败敌人。以他们战争的风格来看,郭子仪更注重防守,李光弼则更擅长进攻。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进攻和防守同样重要,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郭子仪和李光弼一方面是自己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成为自己的障碍。这个时候,皇帝就需要做选择,因为如果任由郭子仪和李光弼势力强大下去,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变成下一个安禄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危险程度来看,郭子仪善与防守,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对皇帝的威胁要大。所以,唐肃宗最开始先要限制郭子仪的权力。恰巧郭子仪在相州意外兵败,最终郭子仪被罢黜兵权。郭子仪由原先手握重兵,一夜之间就被罢黜兵权,那么这个时候郭子仪如何选择,就决定了他日后的命运。郭子仪被罢黜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安心在闲职上任职。

因为他只有这样做,才会让皇帝放心。如果郭子仪大喊冤枉,那么皇帝就会认为他贪恋权力,甚至已经有了不臣之心。所以郭子仪选择忍耐一时不公,等待机会,才有了之后皇帝对他再度信任与启用。郭子仪一生曾多次被削职,但他都能忍耐与等待机会,并且能再度被任用,他通过等待与忍耐,最终获得了更好的机会,帮助他走向更大的成功。

关键时刻,能抓住机会

郭子仪一生被多次削职罢黜,最终又被皇帝任用,不光是因为他小心谨慎能够忍耐与等待,获得了皇帝的信任,更是因为郭子仪在关键的时刻,总能抓住机会。从郭子仪的一生来看,他的前半生可谓是顺风顺水,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他从一个下级武官一路升职为地方节度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子仪在前半生任职的过程中,虽然比较顺利,但他也在比较漫长的时间里,彻底沉淀了下来。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已经五十八岁。所以郭子仪在之前的丰富阅历,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爆发安史之乱之后,郭子仪多次成功抓住机遇,使得他最终成为唐朝的柱石之臣。安史之乱之后,郭子仪迅速起兵与安禄山进行战争,这是郭子仪第一个正确的决定。郭子仪在混乱之时,能够扛起扶唐的大旗,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随着潼关失守,唐玄宗慌忙逃往四川,并且把太子李亨派往北方指挥。郭子仪没有过多犹疑,坚定地站在太子李亨身边,最终帮助李亨成为皇帝。在混乱的局势之下,郭子仪又一次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唐肃宗继位之后,郭子仪有拥立之功,更加得到唐肃宗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不久之后,郭子仪也因为权势太重,被唐肃宗免职。被免职之后,他也并没有喊冤,而是选择忍耐与等待。最终,时代选择了郭子仪。李光弼在关键时刻被叛军打败,并且唐朝各个地区又再次陷入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不得不再度启用郭子仪。郭子仪重新复出之后,他已经成为唐朝的最强势力。在唐朝内部,再也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所以当他一复出,很多势力全部归附在他身下。郭子仪利用他的影响力,马上重新整理队伍,不仅打败了坚持反叛的叛军,而且有很多作乱的势力都选择主动投降。

郭子仪又一次平叛之后,他就成为大唐的一块金字招牌,被众多势力所认可。随着唐肃宗病重去世之后,郭子仪又支持了他的儿子李豫成为皇帝,也就是唐代宗。唐代宗上位之后,更加重用郭子仪,郭子仪也带领军队打败最后的残军,帮助唐代宗收复长安。

在收复长安之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走向了结束,而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势力最终也因为兵败,被其内部势力所杀。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最终失败,是因为他们解决不了内部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纷纷被自己的重臣势力背叛,最终倒向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后稳定下来,是因为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传续关系。并且,唐朝的皇帝很好地处理了自己和重臣郭子仪的关系,最终使得唐王朝开始转危为安。就在郭子仪逐渐使得唐朝的东部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唐朝西部的吐蕃势力和回鹘势力又开始发生叛乱。

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吐蕃和回鹘都曾是唐朝的附属国,他们一方面忌惮唐朝在西域的军事势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跟唐朝做贸易,所以不敢作乱。等到安史之乱发生之后,西域的军队被调遣到了关中地区与叛军作战,所以西部地区军队空虚,使得吐蕃和回鹘看到了反叛唐朝的机会。

再加上当时唐朝的旧将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因为没有获得满意的赏赐而不满,联合吐蕃、回鹘、党项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势力,一同反叛唐朝,其总兵力达到三十万,进逼长安。在这个危急时刻,郭子仪再次挺身而出。但他当时仅能凑齐数万人军队,其实很难守住长安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这个危急时刻,命运再次眷顾了郭子仪,就在长安城将要被攻破的时候,仆固怀恩突然暴毙。仆固怀恩是西域各个少数民族势力联盟的核心,他一去世之后,西域各个势力之间的联盟就很难再继续维持。

在仆固怀恩组织起来的“反唐”联盟之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要数吐蕃和回鹘势力,他们也是唐朝在西部的最大威胁。但回鹘和吐蕃之间矛盾重重,他们曾经就发生过多次战争。在联军中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很低,回鹘害怕吐蕃不守信用,吐蕃同时也不信任回鹘。所以在将要攻城成功之时,仆固怀恩一去世,联军马上停止进攻长安。

郭子仪发现这个情况之后,马上也从探子那里得到了仆固怀恩去世的消息,他知道这是上天又一次眷顾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子仪在知道消息后,只身素衣前往回鹘人的大营之中,他劝说回鹘军队重新归附于唐朝。回鹘主帅看到郭子仪只身前来,马上拜倒在郭子仪身下,回鹘与唐朝形成联盟后,也很快调转枪口与唐朝一起打败了吐蕃势力。

郭子仪之所以敢只身素衣前往敌人大营,是因为他看到了吐蕃与回鹘之间的不信任,同时他也知道回鹘与吐蕃一起进攻,吐蕃掌握着回鹘的后路,如果吐蕃一旦掐断回鹘的后路,那么吐蕃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回鹘就要蒙受损失。

所以,回鹘选择跟唐朝联盟,不仅更加安全,而且打败了吐蕃,回鹘也同样能够获得利益。所以郭子仪之所以敢冒险只身前往敌营,不仅是看到了敌人的需求,更看到了敌人的担忧。所以,郭子仪用几句话,便改变了局势,解除了唐朝西部的危机。

在危机的局面之下,郭子仪再次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化解了危机,他的影响力也走向了巅峰,被称有“再造大唐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旧唐书》记载:“郭汾阳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郭子仪在这个时候从地位与功绩上来说已经无人可比,但他却早早看清了局势,开始想办法寻求退路。

功成身退,获得圆满

郭子仪在人生达到顶峰之后,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谨慎。也正是因为他的谨慎,才最终得到善终。郭子仪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给了别人利益,当他不能给别人利益,甚至成为其他人的障碍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再支持他。郭子仪能够带领部队打败敌人,是因为郭子仪在战争成功之后,把利益分配给了下属。

根据《新唐书列传》记载:“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

皇帝支持郭子仪,是因为郭子仪支持皇帝获得地位,而且帮助皇帝解决了危机。回鹘势力支持郭子仪,是因为郭子仪能帮助回鹘获得利益。郭子仪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自己获得成功之后,总是把胜利的原因归功于皇帝,把利益分配给属下,才获得自己地位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唐代宗的去世,唐德宗继位,郭子仪的地位越来越高,皇帝已经无法再对郭子仪进行加封,只能加封给他“尚书令”。在唐朝建立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后来唐太宗成为皇帝之后,“尚书令”就一直被空着,因为尚书令是皇帝曾经做过的职位,所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个职位。

郭子仪因为功劳很大,唐德宗已经没有更高的官职来封赏他,所以便让郭子仪担任“尚书令”一职。对于郭子仪来说,“尚书令”不是一个荣耀,而是一个陷阱。如果郭子仪接受了这个官职,他就有可能背负上觊觎皇权的指责,所以郭子仪多次拒绝皇帝的封赏,并且祈求告老还乡。不过皇帝并没有同意郭子仪的请求,而是赐号“尚父”。

虽然郭子仪在朝堂之上有着很多人的支持,但却屡屡遭到皇帝的近臣鱼朝恩的污蔑。在郭子仪冒着生命危险抵御吐蕃进攻的时候,鱼朝恩竟然带领众人破坏郭子仪的祖坟。可即使是这样,郭子仪也没有报复鱼朝恩,反而依然对鱼朝恩很好。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郭子仪也不加防备,带着几个下人就去赴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子仪的高风亮节与宽广的胸怀最终感动了鱼朝恩,在之后,他再也不跟郭子仪做对。郭子仪不仅对陷害自己的人宽容,他为了避免被皇帝猜疑,还把自己的住处大门四开,任由任何人进出。根据《旧唐书》记载:“郭王府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

郭子仪不仅自己低调,也对自己儿子进行严格管理。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郭暧做了驸马,有一次郭暧与公主有了矛盾,郭子仪绑着自己儿子向公主和皇帝道歉。在后来郭子仪的这一事情被编成戏剧《打金枝》,这也足以说明郭子仪隐忍低调,还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儿子,而皇帝也并没有加罪于郭家。郭子仪一生低调忍耐,而且功勋卓著,最终获得圆满的结局。

郭子仪从开始是一个重臣势力,到了混乱的时代,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不仅出兵平叛,而且很早就支持了唐肃宗继位。在郭子仪地位上升的过程中,他多次力挽狂澜,拯救大唐王朝,在获得地位与声望之后,他并不骄傲。而且在受到排挤、打压的时候,能够坚持与忍耐,所以最终获得了好的结局。由于他功绩卓著,最终青史留名,被称为唐朝的“帝国一柱”。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列传》

《十七史百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