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最担忧的,并不是中国日益加强的军事能力,而是日本近几十年引以为豪的阵地被彻底扫清!
就在9月18日,日本防卫省突然指责我国的辽宁号航母首次进入了日本海毗邻的海域,甚至有日本官员直言:日本政府已经就此事向中国表达了严重关切的立场。
这一消息出来后,迅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因为在日本看来,这次事件完全是“不可接受”的。
但事实上,辽宁号的行动完全合理合规,是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此外,我国国防部还表示,未来会根据相应的训练,继续作出对应的安排。
之所以日本以及某些媒体大惊小怪,是因为他们从未见过中国的航母会距离他们如此之近,才会呈现出坐立不安的态势。
又或者说,日本对于辽宁号通过冲绳附近海洋的行为没有提前关注中国国防部事先发布的动态,才会感到如此担忧。
正如军事专家张军所说的:日本方面的反应完全就是在蓄意制造紧张局势。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一度处于低迷。
但到了1985年左右,日本提出“雁行理论”后,开始像亚洲各国一样有序发展。特别是在美国的“圈养”下,日本在芯片半导体、汽车、造船、基建以及家电更领域都实现了飞跃的发展。
那个时代的日本制造,可以说是卖爆全球,就连中国的大小商城都遍布了“日本制造”,更别说满大街都是日本汽车了。
但如今,日本显然是失去了这些优势,甚至开始主动提起“中日韩峰会”了。
事实上,中日韩峰会早在2002年就曾提及了,但由于美国从中阻挠,导致日本不敢跟我们合作。
那如今,为何日本又会重新提及这个峰会?答案很简单,就是日本已经穷途末路了!
曾经的日本,或许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以及外援国,每年的顺差都是位于全球榜首。
曾经的日本,更是把日系车卖遍了全世界,无人不识丰田汽车。
曾经的日本更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半导体国家,从芯片制造再到晶圆制造,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但如今,日本芯片半导体产业一蹶不振,日本造船业彻底衰败,日本制造业更是黯淡无光,就连日本工业最后的阵地汽车工业,也被中国电车打的猝不及防!
曾经的日本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一年的汽车出口量就高达400万辆,远超全球第二的德国230万辆。
而且日本的汽车工业占据了日本经济的8%有多,给日本国内提供了超过500个就业岗位,占据了日本劳动人口的10%。
但随着中国电车越发成熟,未来日本这些数据都终究会消失。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我在夸大其词。事实确实如此,3年前很多人都觉得电动车不会撬动燃油车的地位。
但随着特斯拉的一路高歌,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
国内市场也是如此,很多人觉得电车销量并不会很高,但随着比亚迪的崛起,如今大街上看到的不再是日系车、德系车,而是比亚迪的秦、汉、唐。
甚至比亚迪之后还有越来越多的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小鹏、长安、长城……
所以啊,今天的日本,想要守住工业制造最后的阵地,恐怕是不可能了。
当年铃木创始人所说的:就算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最终的结果呢,日本铃木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再看看日本丰田章男,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中国电车。
但随着中国电车的崛起,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数据惨不忍睹,日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时代抛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如此之快!
今年7月份,日本车企本田中国就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其中一个工厂,未来在中国会减少五分之一的产量。
我看了一下,本田从21年的156万销量到23年的123万销量,足足下跌了五分之一,所以啊,日本车企优势在一步步丢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且除了本田以外,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企面对中国电车崛起的时候,他们也是呈现出“束手无策”之态。
因为日本车企以往可以凭借“性价比”在中国市场大卖,但随着国产电车的崛起,不仅内饰好,配置高,价格还低,最重要的是纯电以及油电混合的出现,让日系燃油车无力回天。
就算日系车卡罗拉、思域的价格一降再降,都架不住比亚迪秦PLUS和海豹06的出现。
更让日系车意料未及的是,比亚迪的车型价格低就算了,在净利润方面居然还呈现出增长。
当然,从全球市场来看,日系车劲头依旧强劲,只是在国内市场被国产车挤压的喘不过气罢了。
但问题是,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日本车企的未来在哪里,真的很难说。
毕竟如今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高达522万辆,超过了日本442万辆,而且这距离仍然在不断拉开。
这对于日本来说,必然是一个无解的困局。
因此,我才会说,日本最担忧的并不是我们的军事发展迅速。
日本背后有美国支撑,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狼子野心,根本不会在军事层面畏惧我们。
但唯一能够让日本畏惧的,就是经济的溃败。
特别是日本那些支柱性产业不断动摇,在这种大环境下,不知道日本能否还依靠所谓的工匠精神来贩卖情怀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