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8日20时8分,安徽地震台正式测定,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后,我市已加强宏微观监测,密切关注震情变化。中国地震局及省地震局经研判认为,原震区近期发生5.0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请广大市民不要惊慌,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

蚌埠有明显震感

地震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第一时间通过县区宏观观测员收集我市震感情况,经了解,我市辖区内震感明显。

“怀远有震感,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晃了好几下,知道地震了。”“蚌埠滨湖花园有震感。”“蚌山区有震感。”地震发生后,蚌埠发布平台率先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分享了地震发生时的经历。不仅蚌埠,阜阳、南京等地,均有网友表示有明显震感。

肥东在蚌埠100多公里之外,

为何蚌埠会有明显的震感呢?

“从地震特性来说,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人们感受到的震动也就越强烈。”市地震监测中心工程师石小磊介绍,本次肥东县的地震等级为4.7级,属于中等强度的地震,释放的能量较大。地震发生后,震源肥东产生了向四周辐射的地震波,以数公里每秒的速度向外传导,在经历100多公里路程后抵达蚌埠,地震波余威尚在。

本次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也是原因之一。“震源深度<70km,都属于浅源地震,70km-300km属于中源地震,>300km则属于深源地震。”石小磊介绍,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的能量衰减相对较少,对地面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次肥东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12公里,属于浅源地震。相关统计表示,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左右。

所以,综合因素是导致蚌埠人感受到较为明显震感的原因。

地震来了这样办

“我家住在33楼,地震发生时,我是逃到楼下还是留在家中?”“地震发生时,是住在楼层高的地方安全,还是低楼层安全?”地震发生后,不少市民心生疑问,地震时到底是跑还是躲?

记者了解到,避震的要点是: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具体来说,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有支撑的地方。如果住的楼层较低,可以第一时间前往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有一个躲避地震七字口诀还请牢记:伏地、遮挡、手抓牢。“伏地”就是降低身姿,减少损害;“遮挡”就是防止掉落的物品砸伤自己;“抓住”,是防止地震以后一些物品的移动,包括自己的身位的移动。

对于建筑物高度与地震中晃动程度的关系,鉴于高层建筑由于自振周期较长,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晃动,而低层建筑相对来说晃动幅度较小。

“高层建筑中居民在遇到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不要乘坐电梯,要走安全疏散通道,尽快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石小磊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常备地震救援包,以备不时之需。

我市已加强宏微观监测

肥东县地震发生后,蚌埠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迅速做出响应,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暂未接到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该局还连夜组织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化工园区、非煤矿山、燃气管道等重点领域设备设施受损等情况,开展震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为及时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该局与蚌埠日报旗下蚌埠发布、蚌埠日报等新媒体平台密切配合,第一时间发布震情信息,开展科普宣传,并及时回复群众来电,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情稳定。

目前,全市4个地震监测台站和42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启动加密观测,密切关注宏观观测点异常变化,遇有异常及时开展核实并上报。该局将强化应急值守,密切关注震情、舆情、社情,加强引导,及时回应。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等组织召开第一、二轮紧急会商会,对此次地震后续趋势作出研判:原震区近期发生5.0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19日8时,相关单位专家再次召开震情趋势联合会商会,维持之前的研判意见。

蚌埠日报社“最蚌埠”融媒出品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谢勋章

编辑:阎然 校检:司从建

审核:曹新铸 李博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蚌埠哥推荐阅读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