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新

丁卫松和团队研发的窨井开盖器,采用杠杆原理对井盖进行提升,一个人三四分钟就能快速开启各种型号尺寸的窨井盖。仅这一项创新,就为企业年创收超过80万元。

“我们这行,一些人干了一辈子用的还是师傅教的方法。但我认为,如果创新工艺能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遇事何不多琢磨下?”与污水、管道、电焊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丁卫松,骨子里就刻着创新的基因,因循守旧不是他的风格。“凭什么”“为什么不能”这些字眼贯穿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卫松(右)在工作中。

丁卫松是绍兴市柯桥水务集团技能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绍兴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也是浙江省第一个破格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工人。这些年,因为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焊接工艺,特别是对带水管道的切割和焊接有独到的经验,为他赢得了“焊接状元”“管道医生”等响当当的称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给排水、电力通讯等行业大量使用的窨井装置遍布大街小巷,但窨井底座和窨井盖之间的间隙很小,一旦这些间隙被杂质填满或者因为来往的重车将窨井盖挤压变形,窨井盖很容易卡死,无法人工开启。这样的情况,让丁卫松和同事们非常头疼。

“管线维护或发生突发性事件需要打开井盖的时候,如果不能立即开启,工作计划不能按时进行,那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有时候不得不采用暴力破拆才能打开窨井盖,费时费力又费钱。”丁卫松说。

既要避免井盖报废,又要节约维护时间,还要降低劳动强度。“为什么不能找到符合‘既要’‘又要’‘还要’的方法?”丁卫松一边想一边带着丁澄洋、张建党、孙琦、盛国军等几位同事组成了攻关小组,准备清除这个“拦路虎”。团队前后修改了4次设计,整整花了3年时间,成功研制了这款设计简捷、使用方便的窨井开盖器。这个开盖器包含了支架、螺杆、拉杆和支撑底盘4个部件,通过在螺杆的底端增设轴承,在轴承与支撑底盘之间增设了万向摇臂,采用杠杆原理对井盖进行提升。“一个人三四分钟就能快速开启各种型号尺寸的窨井盖。”丁卫松笑着说,“现在大家管这个设备叫窨井开盖‘神’器。”这个“神器”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点赞,还获得了“第六届全国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估算,这项创新成果能为企业年创收超过80万元。

这些年来,丁卫松一路成长一路奋斗,开展技术创新25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优秀奖三个,浙江省一等奖四个,国家专利16项,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收8000多万元。“相比荣誉,同事们能毫不费力地干活更让我高兴。”丁卫松说,成果人人喜欢,但背后的创新之路却并不简单,在学习、实践、创新的这条赛道上始终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每每有人问起丁卫松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笑着说,要静心在书本中积累,要细心从生活中观察,要虚心在劳动人民身上找寻灵感,做传统行当也该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胡翀)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