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342期】
今天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
让我们一起再听这两首歌
感受流淌在音符里的岢岚精神
1
1
1
芦芽西麓,有一个叫岢岚的地方。这里四周环山,平均海拔1500米,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全年无霜期只有90天,平均温度5℃。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一座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巍然矗立。
1967年,首批中心科技工作者入驻岢岚,开启了航天事业的新征程。“山下有河没有水,山上有风没有树”是那时岢岚这片土地的真实写照。中心科技工作者面对荒山秃岭、沟壑纵横的贫瘠土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扎寨安营、扎根创业,取得了“一年组建、两年试验、首发告捷”的辉煌战绩。
57载,弹指一挥间。中心史展馆里,首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升空的壮美画面仍在眼前浮现,首次将美国铱星送入预定轨道的兴奋呼喊声仍在耳畔回荡,中巴“资源一号”发射、“一箭20星”发射、首次海上发射、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投入使用、长征六号改首飞……在岢岚这片热土上,中心科技工作者用连战连捷“满堂红”向中国航天、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完美答卷。
岢岚精神处处闪耀,航天征程熠熠生辉。从建场初期的“两种精神”,到初具规模时,升华为“岢岚精神”,再到新时代“岢岚精神”,经过实践的考验、岁月的洗礼,“岢岚精神”已成为中心科技工作者的筋和骨,更凝结成了一种作风、一种修养、一种风格。
“岢岚是个好地方!”。步入新时代,岢岚这片热土已被一代代中心科技工作者描绘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美丽画卷。站在今年的新起点上,中心科技工作者继续保持奋斗姿态,誓要在这片热土上执笔描绘新的华章!
作词:木易 作曲:闫俊波 演唱:杨杰 翻译:邓孝慈 制作:芦芽逐梦
1
2
1
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场区内,一泓溪流从远处的芦芽山巅顺势而下,千回百转,途经建场初期的13号厂房、15号指挥区、五部旧址,一直延伸到发射场。
听当地百姓说,这就是“北川河”!书中记载,山西境内的“北川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广,与南川河、东川河共同汇入三川河。但打开地图,场区区域附近的这条河流并不清晰,或许,它只是“北川河”极小的一个分支,被遗忘在了深山沟壑间,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干旱少雨,河道常年处于干涸状态,加上冬长无夏的季节特点,河流的冰冻时间要有4-5个月,不熟悉这里的人根本不知它的存在。
但对于常年工作、生活在场区的人员来说,这条并不显眼的河流一直都在静静地流淌着,从未停歇!翻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史料丛书,创建初期“人畜共饮一坑水、不与民争水”、“把石头传上去、把精神传下来”等流传至今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北川河畔。那时,场区科技工作者和驻地百姓利用7、8月份的雨季,3、4月份芦芽山上积雪融化的时机,将河里的水储存起来,缓解生活用水问题。
如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共有5口大型水井在使用,彻底解决了用水问题,同时还将自来水接入百姓家,“北川河”的显性价值似乎在被一点点湮没。偶尔还会看到,生活在芦芽山脚下的老人,端着脸盆在河边洗衣服、挑上两桶水回家做饭、吆喝着羊群来饮水的场景,那应该只是老一辈人的习惯……
近两年,“北川河”干涸的时间逐渐缩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在周边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还实施了河道清理规划、在航天公园中央设置人工湖储水、河道两旁亮化美化等一系列措施,让“北川河”焕发新的生机。
于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温馨画面:听着潺潺流水声,有人独自在河畔踱来踱去思考科研难题,有人携家人悠然自得地在河畔散步闲聊,有人约上三五好友背起画架、端起相机记录河畔的如画美景。在冬天,河水结了厚厚的冰,场区的孩子们把这里当做冰雪乐园,或拉雪车,或雕冰塑,嬉笑打闹声不绝于耳。
57载时光无言,却让流动的“北川河”有了精神的刻度。
对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从“两种精神”到“岢岚精神”,再到“新时代岢岚精神”,经过岁月的沉淀,这条河流滋养着他们的筋和骨,也见证了他们在逐梦航天的征程上取得多个“第一”和数不胜数的科研成果。
如今走在北川河畔,四季皆是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无论何时,只要站在那里,仔细听,那哗哗的流水,便为你奏响青春和使命的旋律,荡于耳、盈于心,激跃你向着新目标,奔涌而去!
作词:木易 作曲:么敬伯 演唱:王增何 翻译:王宏伟 制作:陆兴、吕志刚
来源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樊瀚文
校对 | 杨阳
主编 | 张文军
副主编 | 麻雨洁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