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剧里,音乐、表演、舞蹈三大要素中,舞蹈往往被排在最后。音乐剧演员们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而舞者们时常沦为背景和陪衬,成为填补舞台空白的产物。
不过,9月18日至10月2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除了《大教堂时代》《美人》《再为我跳支舞》等金曲,高难度、高危险系数、充满生命力的舞蹈编排也看点十足。
一开场,没有任何绳索保护,顺着巴黎圣母院的“墙壁”攀爬而上的舞者们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而当“卡西莫多”对着大钟倾吐内心时,三座大钟从天而降,每座大钟里都有杂技演员,他们挂在大钟上奋力摇摆、碰撞,制造出令人震撼的场景。在地面、墙上、空中,舞者们大幅度的表演,放大了舞台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和大多数音乐剧不同,《巴黎圣母院》采用了“唱跳分离”模式。歌手几乎不跳舞,舞者也不唱歌。通常是歌手在舞台前半区高歌,舞者在后半区跳跃、翻转,以高难度技巧外化角色的内心。
在《巴黎圣母院》台前幕后,记者跟踪了这群舞者的排练、热身、演出,看他们如何为这部热演26年的法语经典音乐剧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与色彩。
《巴黎圣母院》中的高难度舞蹈表演
跑酷、攀岩、杂技、霹雳舞,他们各怀绝技
演出前6小时,《巴黎圣母院》助理编舞纳迪娅·布提诺已经在上海文化广场的排练厅里,为新加入巡演队伍不久的舞者们进行三小时排练,双人舞精妙的配合背后,是一滴滴汗水,一次次磨炼。
演出前3小时,在侧幕的黑暗中,《巴黎圣母院》两名杂技演员已在热身。只需看他们不知疲惫地做着俯卧撑、卷腹的模样,就会知道他们这一身雕塑般的肌肉从何而来。一套动作练完,两个人开始玩起了花式倒立,一人托举,一人在空中倒立,“请勿模仿”的惊险动作看得人寒毛直竖。对于高强度、高难度、高危险系数的表演,充分的热身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演出前6小时,舞者们在上海文化广场排练厅训练
演出前3小时,杂技演员在热身
演出前2小时,纳迪娅召集所有舞者在侧台汇聚,席地而坐,开始复盘前一晚的表演。大家一边看前一晚的表演视频,一边抠细节。在高强度的巡演途中,这样的复盘在纳迪娅看来非常必要,它让舞者们始终保持敏感,努力超越前一天的自己。
2002年,22岁的纳迪娅以意大利版《巴黎圣母院》舞蹈演员的身份开启舞蹈生涯。两年后,她加入法语原版《巴黎圣母院》的国际巡演。22年来,她陪伴着《巴黎圣母院》走向世界各地,完成了从舞者到舞蹈队队长再到助理编舞的蜕变。
演出前2小时,纳迪娅帮助舞者们复盘前一天的表演
“参演《巴黎圣母院》前,我经历了大约六周的准备,当时我很年轻,充满了好奇心和用不完的能量。这部音乐剧对舞者的要求非常高,要完成高难度高风险的动作,你必须在舞台上高度专注,并释放全部的力量和激情。”纳迪娅说。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霹雳舞第一次成了参赛项目,让更多人了解了这项竞技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街头艺术。而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刺客信条”火炬手在巴黎上空飞檐走壁,也让全世界观众见识了跑酷这一极限运动的魅力。没想到,26年前诞生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就已经在编舞中融入了这么多时髦的元素,打破体育和舞蹈、街头和剧场的界限。
演出前,舞蹈演员们在候场
“马蒂诺·穆勒的编舞很超前,他把许多不同的风格融合在一起,舞者们的背景也很多元,学习芭蕾、现代舞和嘻哈的经历,对我在剧中的表演很有帮助。《巴黎圣母院》对舞者爆发力、耐力的要求极高。所以我们的舞者要有强健的肌肉和高超的技巧,必须吃得好、训练好,并懂得保护好自己。”纳迪娅说。
在纳迪娅看来,更重要的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舞蹈要服务于故事的讲述,推进剧情、塑造人物。比如,音乐剧开篇,舞者们就用高难度和充满张力的肢体展现出一个充满混乱、困顿和挫败的世界。而在剧末,当“卡西莫多”抱着死去的“爱斯美拉达”唱出《再为我跳支舞》,四位女舞者身着白裙在舞台上空起舞,好像爱斯美拉达的灵魂飞往天堂。
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剧照
伤病是难免的,每一天都可能发生意外
当大幕拉开,纳迪娅最担忧的,是舞台上发生意外。
每一晚,《巴黎圣母院》的舞台上会出现12名现代舞者、4名杂技演员和1名霹雳舞者。因为风险系数高,每晚还要配备4名舞者、2名杂技演员、1名霹雳舞者在侧台待命,在意外发生时随时准备救场。
“我们会用尽一切技术手段保护好舞者,照顾好他们的身体,但在演出过程中,风险总是存在,我们无法控制一切。伤病是难免的,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面对的日常。”纳迪娅说。
除了身体素质、技巧和胆量,《巴黎圣母院》也看重舞者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这是一个十分国际化的团队,舞者们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个性。
《巴黎圣母院》的舞者们
这部音乐剧的编舞在不断蜕变,在每一次修改和打磨中完善,而纳迪娅迎来送往,跟来自全世界许许多多有才华的舞者合作。“这份工作至今还吸引我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会遇到新的人,看到他们的天赋,他们的艺术灵感和渴望。我们不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我们发掘并展示每一位舞者的个性。”
英国女孩弗蕾亚·辛普森今年7月刚刚加入团队,她在巴黎通过试镜并在那里接受训练,8月底,她在北京迎来了自己的首演。抵达上海,她的第一件事是寻找芭蕾教室,给自己安排上芭蕾课。
新人舞者弗蕾亚·辛普森即将登场
“这是一部高能量的作品,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挑战性,你必须不断进步,全力以赴。每次上场前,我都感觉自己充满能量,但下场时总是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弗蕾亚笑着说,“关于《巴黎圣母院》,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编舞给了舞者们即兴创作的空间。我们每一天登上舞台,都有机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所有演员,无论是用自己的歌喉还是用自己的舞蹈,每一天都在努力创造一场新的演出。我想,这也是《巴黎圣母院》吸引观众一次又一次重新走进剧场的原因。”
上海的18场演完,年轻的弗蕾亚将跟随《巴黎圣母院》去中国其他城市巡演,明年1月,她将回到上海文化广场演出。“这将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我将深入探索这个我第一次来的国家,也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舞者,一个更好的人。”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董天晔
来源:作者:吴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