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小 A 为例,他就是一位时尚博主,朋友都羡慕他出入于各大时尚活动,晒出的照片里都是大牌,和明星大咖们也近在咫尺,日常浸染在灯红酒绿的名利场。小 A 在活动上非常活跃,不仅是合影狂人,也会主动结识新人,尤其要想办法搞清楚谁才是当天品牌负责 KOL 的 PR,他会上前主动介绍自己,并强调自己的社媒“全平台粉丝 50 万”,但具体如何拆分,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谁都知道,在这个买粉价格比品牌投放价码还高的年代,粉丝数字,是博主圈中大家心照不宣的 “ magic number ”。

但这有什么要紧的呢?小 A 庆幸自己认识两位在 G 牌和 T 牌市场部上班的闺蜜,也顺带在酒局上混熟了时尚活动的 agency 老板,和他们混局打好关系,比有粉丝量和影响力重要多了,毕竟……数据后期都可以买啊。只要他们打个招呼,就能把小 A 加进年度大活动的邀请名单。哪怕晚宴去不成,参加派对也行啊,一顿咔嚓,照片在手,故事我有。

来到活动现场,小 A 和一位业内肩部博主朋友学习了“派头”的重要性——花 500 请了大学生摄影师,一到现场就敞开了拍,坐地、侧躺……这些都是基本款,怎么占地儿怎么来。小 A 眼看着博主朋友大胆爬上了新品展览的陈列桌,直接又趴又躺,360 度立体出片。凭借气势十足,连现场安保都不敢阻拦。最后这套照片在小红书上以“避雷,时尚活动上怎么有人想睡我啊?”为标题收获了 3800+ 点赞,令小 A 非常佩服:“果然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但小 A 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尽管他希望自己能每次去活动穿戴的都是当日品牌,但其实大部分博主的收入很难维持这样的开销。于是,他辗转通过姐们儿,认识了负责为多个品牌管理 sample 的 agency 姐姐,几轮酒加上几场纯 K 以后,彼此已经亲人相称了,对方会偶尔把大牌 sample 借给他出席活动。小 A 也会在每个酒局留意打听各大品牌内买的信息,毕竟,在内买上可以花 1~3 折就入手奢牌,何乐而不为?但内买通常都是一些夸张又不好搭的款式,但小 A 不在乎,毕竟时尚博主,不就是教大家怎么驾驭高难款式吗?如果遇上了极为重要的品牌活动,小 A 事先又没能协调到 sample,他也会“狠下心”买下一万加的大牌新款。但花钱得花得有学问,一是要买明星穿过的同款,二是要买秀款,只有这样银子才没白花。

前两天小 A 接到了这个月的第一个大广告,某国际珠宝品牌的新品项链推广。Brief 要点是 :大气、时髦、要有老钱调性。小 A 咬了咬牙,下定了一晚苏 X 宝丽嘉。去不了庄园,起码可以靠近“老钱”,但推广费这就去了一半……转念一想,他还可以在里面顺带拍两个开箱,还有一组国货护肤产品置入,顿时觉得值当起来。一入住酒店,小 A 在准备项链拍摄之余,还从行李箱里掏出了近期的各式品牌 seeding,敬业地找了一个俯拍到窗边的取景角度,刚好可以悉数露出,再拟好朋友圈文案存草稿箱备发 :“一觉醒来,想起来要感谢各位贴心的家人。”拍摄非常顺利,第二天一觉睡到自然醒,还没来得及发朋友圈,就得到了国际珠宝品牌沟通群的反馈:“打光欠 专业,调性和样片不符,建议深度理解 brief 后重拍。”小 A 关上手机锁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重新点亮手机在小红书上选址到西郊的一处花园俱乐部,准备周末再战一组……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和北京,那身边一定有小 A 的影子,他 / 她可能是小 B 小 C 小 Z……他们混迹在时尚活动的圈子里,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他们通常善于讲述各种精彩的活动经历,总结各种经验和种草 Po 在自己的平台,这个时候我们得不吝称赞:“那你每天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当然,这都是我杜撰的,有夸张的成分在。当收到这个约稿邀请时,我就在想“当下的时尚博主到底要如何去定义?”或者“外界会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做着什么样的事情?”其实早就没有标准的答案,或者说,早就有了不止 100 种答案。

只有等一个头衔被赋予的光环和泡沫被戳破之后,我们才能讨论出接近真实的答案,但应该不是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交媒体为什么稀释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影响力与权威性?

21 世纪之前,时尚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涓滴。皇室贵族阶级的着装与生活方式总在民间引来追捧与效仿,诚如影视剧所述,雍正皇帝给甄嬛化的姣梨妆风靡京城,而回归现实层面,我们不难发现,“老钱风”的热度依然不减。

受限于时代发展水平,纸媒在时尚传播的过程中曾起着关键作用。时尚杂志负责整理报道,而对此感兴趣的大众掏钱订阅,为时尚知识付费。

千禧年后,时尚的传播方式演变为各圈层之间互相渗透。精英审美不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时尚风格百花齐放。你喜欢 Phoebe Philo 的极简主义,我喜欢 Alessandro Michele 的极繁文艺,他喜欢 Vivienne Westwood 的英伦朋克,她喜欢 Giorgio Armani 的意式优雅,然后我们最终或许都会相聚在 Zara,一起感受新时代的时尚民主化。

随着科技进步,负责时尚传播的角色更多了,譬如在社交媒体上活跃的时尚博主们。他们会第一时间发布新鲜资讯,而喜欢时尚的网友们只需连上 Wi-Fi 即可免费获取。

两者相较,更新及时的时尚博主们,明显比每月一刊且定价 30 块的时尚杂志们更具时效性与性价比。于读者而言,与其花钱买一本塞满奢侈大牌新闻通稿的精美广告册子,不如看博主们更接地气的犀利点评。

为跟上时代,纸媒杂志纷纷转型开设新媒体账号,与时尚博主们同台较量。意外的是,曾无比辉煌且坐拥一大批老读者的时尚杂志们,在运营社交媒体账号上竟显得力不从心。

时尚杂志无法在中国互联网上留住网友,归根结底,是其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不足。

我们时常忘记大部分时尚杂志于 21 世纪后方才引入中国,很多所谓资深撰稿人与时尚编辑的从业经验累积不过 20 年,更何况,中国各时尚大刊编辑部成员的平均年龄不超过 30 岁已不是秘密,年轻编辑们把杂志工作经历作为开启博主事业的专业背书成为常态。时代浮躁,我们无法期待一位知识储备不足的非专业人士去写出一篇足够深度的时尚稿件。

与此同时,著名时尚评论人 Suzy Menkes 现年已 80 岁,她在 24 岁那年便从事时尚撰稿工作并坚持至今。

话说回来,难道社交媒体上的时尚博主们就足够专业吗?非也。

社交媒体的存在,让大众意识到世界就是巨大的草台班子,在信息差无限弥合的当下,人类平等地对各个行业祛魅。

在看客眼中,自觉咖位大的时尚杂志们习惯性捏腔拿调,他们叙事风格老派,且多因与各大品牌存在商业利益往来而无法清晰陈述具有价值的观点,反观,没有架子会说人话的博主们更能博各位一笑,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在人人皆可发表时尚观点的社交媒体时代,面对日益下滑的读者订阅数与公众影响力,中国时尚杂志不必惋惜“花期太短”,更重要的是重拾工匠精神,谦逊学习,认真产出。吾辈共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夸张地说,社交媒体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它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上更为方便、快捷,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与文化输出上的垄断与权威性。纸媒的衰落,很大程度上也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有关,如今只要用户打开电脑或手机,各种最新的时尚资讯都唾手可得,哪还有多少人会耐心去阅读纸质读物呢?

出版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如何自救才能重新拿回话语权相信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时尚杂志在自救上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部分媒体开始依赖明星的粉丝效应,在社交媒体上收割流量与曝光,却让时尚杂志渐渐沦为明星画报。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经济利益,但对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而言无疑是一种祛魅 :当你点开一些知名时尚杂志的微博时,你不难看到那些毫无营养的爱豆穿搭合集,让人产生了误入《当代歌坛》的错觉。当时尚媒体为了流量而不顾审美地吹捧流量明星时,请问还会有多少人对时尚心生向往呢?当然,也有一部分传统时尚媒体,通过有效的创意和视觉输出,完成了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成功转型。事实证明,好的内容才是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顺应社交媒体的潮流,只是改变了内容输出的平台和方式。

社交媒体在打破传统媒体权威性的同时,也让品牌发现了更多的机会。以往总是依赖媒体产出内容的品牌们,借助自营的社交媒体平台,走上了一条自产内容、自我营销的新道路。Balenciaga 和 Jacquemus 算得上其中的翘楚,前者“巴里巴气”的独特风格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后者则是借助南法风和鬼马的创意成为时下风头最劲的时尚品牌之一。不断完善的大数据分析和推送机制,能够帮助品牌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触达精准受众,这相较于传统的营销与推广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也让效率空前提升。当然,机遇也伴随着危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舆论。

在这个时代,传统时尚媒体与品牌的关系被重新梳理,原本相对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如今媒体彻底成了乙方。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时尚杂志开始为品牌制作和传播广告内容,时尚媒体已经愈发具备广告公司的属性,甚至可以为品牌举办和策划专场活动。以往,你还能在大媒体上听到他们对于大牌设计或创意的客观批评,如今这些批评却因为双方关系的失衡而彻底“噤声”了。

自媒体博主很有幸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他们的声音借助社交媒体广泛被传播,在各大平台收获了众多粉丝的关注。时尚博主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分了传统时尚媒体的一杯羹。时尚的话语权,在如今已不再被传统媒体独占,反倒是自媒体博主们依靠多元的内容和接地气的风格,分流了不少读者和品牌资源。如今,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主编、总监们纷纷开设个人账号,甚至像前VOGUE 中国版主编 Angelica 张宇那样试图建立起自己的个人 IP,张宇的抖音账号甚至直接取名为“时尚女魔头 AC”。

如何用好社交媒体这把双刃剑,是时尚品牌和传统媒体转型的必修课。但我始终相信,平台的更迭变换,只是玩法的不同,真正能打动读者和消费者的还是过硬的内容和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分为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媒体的角度,另一个是品牌角度。社交媒体近 15 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几乎颠覆了传统时尚行业老旧的模式与行业审美,相比“蚕食”一词,我想“催化”与“补充”或许来得更为准确。

就传统时尚媒体而言,互联网社交媒体对于信息报道的时效性方面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记得早年时尚杂志中一定会有的一个版块就是资讯栏目,结合杂志商业运作方式,这个板块通常会以 2~4 页的体量来呈现,但如今已经有很多杂志抛弃了这个部分的内容,极快的资讯传播速度让周刊、月刊媒体的资讯成为“旧事”。

于社交媒体蓬勃发展中脱颖而出的博主们(KOL)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固对于自身观点性的建立,而他们的观点在其传播力影响下同样让品牌无法忽视。但博主观点性的内容与杂志之间的观点类文本内容在分类上也带有重复的嫌疑,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传统行业中落伍的内容策略逐渐让传统时尚媒体被置于边缘化。

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让很多杂志在这种变革的初期更愿意选择以流量明星作为封面,将杂志的销售数量作为首要任务——这种选择是一种倒退,并没有抓住传统时尚媒体的核心——内容。

这种策略上的错误在一开始或许能带来销售数字或者商业上的利好表现,但最终一定会走向所谓的媒体衰败。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对于早期杂志出版而言,在刨除杂志制作成本、渠道分销等费用后,其实定价是无法保证利润的,所以早期杂志都以高额的广告费作为支撑,但如果抓住流量明星来提升刊物销售数量,只能舍弃杂志页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杂志厚度,从而进入一个减少文本、平面数量、预算的一个衰败式循环中,从长期来看,只会导致杂志本身走向没落。

当然,媒体们也并非都是白目,也有不少媒体通过在传统业务中加入广告创意、制作、落地活动等新形式为自身增加收入——这也成为社交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形式多样化发展的一种催化。

从品牌角度看,社交媒体首当其冲的功能就是为品牌带来市场宣传上更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是内容型博主,还是穿搭博主,都在更广的面上丰富了品牌传统硬广软文投放的形式 ;不仅如此,相较传统媒体的投放与广告反馈监测的模式而言,社交媒体的数据监测更为明晰,而在社交媒体发展之近几年来也出现了针对数据筛查的工具,能让品牌在传播宣传后能获得更为真实的结果报告。

同时,社交媒体也丰富了品牌的销售渠道,相比前两年泡沫式大起大落的销售表现,社交媒体上直播表现也更为稳定,这个部分于时尚产业而言,集中于美妆个护类的产品,经历几次大牌销售直播的滑铁卢表现后,高奢品牌似乎在这个销售渠道上仍然无法寻到新的出路。

还有一点,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于国内新兴的服装品牌的起势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相较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候,新兴服装品牌有了更多曝光的形式,这也在品牌创立初期的商业上有一定支撑作用,当然,对于品牌长期发展而言,还是要更专注于产品本身与品牌形象的建立。当然,无论是在难易程度还是时间上来看,这是极具挑战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大程度上,社交媒体的崛起,向内容创造者张开了足够包容的怀抱,它没有投稿的基础门槛,也没有科班出身的要求。只要能表述,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随着评论、转发的数字渐长,发帖者会逐渐被看到,成长为某个领域里“知名资深者”,随后流量变现,水到渠成。

当社交媒体上丰富的信息以各种面貌层次不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突然变成了饥渴的求知者,不想错过任何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也迫不及待地希望凭借这些 “精练”的“知识”,可以敲砸出一条通往知识宝藏的捷径—当然,这也是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然而,社交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广场,任何人都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化身成为“科普者”。这意味着我们所接触到的内容并不全是严谨的知识,有些甚至是虚假。尤其当它们被贴上了耸人听闻的标题,被断章取义成漏洞百出的文章,气势汹汹地挑逗着读者敏感的神经,就能轻而易举地收获情绪的流量。

并非人人都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洞穿喧嚣风景,探索其真实的面貌。尤其是时尚界—这个向来与名利场不分你我的行业。它显现在公众面前,讳莫如深的名人逸事、推杯换盏的浮光掠影,以及象征财富与阶级身份、价格不菲的时尚单品,都无比鲜明地指出了时尚行业的奇观性与名利性。这几年我们会看到社交媒体上各种“批判式”帖文和抓人眼球的短视频层出不穷:争论时尚的实穿与美学的矛盾、“肉眼鉴抄”的断章取义,甚至一个原本需要大量知识储备和经验才能进行有理有据分析的职业— “评论人”,也变得泛滥。只要略微有些业内人脉,有人就能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作为帖文发布,并头头是道地分析其来龙去脉,赚取流量—这是社交媒体环境下“时尚内幕”的众生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社交媒体在打破时尚传统权威话语体系的方面功不可没。随着小红书的崛起,给予了更多普通人被看到的机会,它的流量池机制决定了只要有一条帖文被推到了首页就有可能成为“爆文”。这与发帖人的自有粉丝数无关,只与帖文内容有关。然而,它在去话语中心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将内容创作者进行异化。如果发帖人希望自己的内容被看到,就必须符合它的推算机制 :标题要够耸人听闻,内容要足够劲爆。于是,知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被一再降低,符合算法的内容持续不断地被推到我们的首页,无论优劣,无论真假。对读者来说,会面临同一领域下趋同观点接二连三的冲击,它们更集中也更有煽动性 ;对内容生产者来说,符合平台设定的固定话题才能获得流量扶持。受制于平台的规则之下,内容与流量,你必须做出二选一的选择。周而复始,人若没有意识,就会受制于算法,同时被算法喂食。最终,无论是读者还是内容生产者,都成为算法的牺牲品,逐渐异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呼吁,希望大家要“有意识”地使用社交媒体,尽可能避免被算法控制。所谓的“有意识”,指的是不再无意识地打开社交媒体,漫无目的地浏览,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搜寻需要的内容。另外,面对一些社交媒体上的科普性知识时,更不要有任何偷懒、走捷径的念头,而是时刻保持怀疑,将它作为线索,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直至掌握它。这种方式将会帮助我们尽可能地不受制于算法,而是让社交媒体上的内容为我们所用。

我们无法抵挡任何一门技术所带来的时代改变,就像是马车抵挡不了被汽车取代,AI 也将会替代一部分职业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知己知彼,保持客观,保持克制,不被算法所吞噬。真正的改变,从“有意识”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