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0日讯9月20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专场。邀请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书记郑同忠,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庆亮,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陈胜林,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新贝,共同介绍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今年以来提升民生品质工作成效和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庆亮介绍,今年是治理互花米草3年攻坚行动的关键的1年,滨州市互花米草面积已从最高峰的840余公顷,复发面积降至205公顷以内。治理区种群密度明显降低,数量大幅减少,部分区域碱蓬等本土植被得到较快的恢复,治理成效显著。

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在以市政府分管海洋、自然资源的副市长任双组长的全市互花米草防治攻坚工作专班下,组建2024年督导专班,严格执行《滨州市互花米草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各项要求,强化防治责任,实施清单化管理,落实治理任务。争取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416万元,及时协调下达。组织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开展招投标,抢抓时间节点,高效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区域统筹、实施科学防治。持续开展跟踪监测。采用无人机、卫星影像解析和现场踏勘等手段,不定期对全域互花米草复发区进行跟踪监视监测,实时掌握复生情况,精准摸清分布数据。精准施策,强化综合治理。与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因地制宜,采用“刈割后冬季翻耕+次年综合治理,定点管护(物理+化学+生物)+定期评估”等治理模式,确保治理效果,建立防治长效机制。治理模式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并上报国家推广。加强生态修复,通过投放沙蚕、实施移植和播种碱蓬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和改善了受损的海域32公顷。

截至目前,滨州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已完成多批次全域治理,已完成90%以上区域植株密度小于400株/公顷的治理目标。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