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仅十岁的幼童,稳稳地坐在药馆里,那一双稚嫩的小手竟能施展妙手回春的医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年仅十岁,却能精准把脉,辨症施药,治愈无数疑难杂症,患者口口相传,将他奉为“小神医”,老中医们叹为观止,称其为“神医华佗转世”。

他,就是刘尚瑾,一个来自北京的传奇少年,一个在中医界掀起巨浪的少年天才,他的故事,充满了不可思议,更充满了深厚的中医底蕴和赤诚的医者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到底是怎样在仅仅十岁的时候,就具备了如此精湛高超的医术呢?他背后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传奇?

求医治病得兴趣

1999 年,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刘尚瑾出生了,小时候的他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他频繁地出入医院,差不多三天两头就要去一趟,感冒发烧是他身上经常发生的状况,并且多种消化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带着刘尚瑾跑遍了上海规模不等的各家医院,各种检查、治疗,却始终不见好转,吃了很多西医开的药,可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治标不治本。

当父母快要陷入绝望的深渊时,邻居老太太说出的一句话,给他们带来一道曙光:“试试中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抱着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尝试的想法,带着年仅 4 岁的刘尚瑾前去寻找当时在附近颇有名气的中医,医生神态从容不迫,不紧不慢地询问起刘尚瑾的病情,在详细了解之后,便开始为孩子 “把脉”。

说来也怪,只是轻轻地搭在手腕上,医生却仿佛看穿了刘尚瑾的身体,那些连西医都没检查出来的毛病,他却说得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神奇的是,仅仅服用了几服中药之后,刘尚瑾的病就奇迹般地有了好转的迹象,这次特殊的经历,不但将刘尚瑾的身体治愈了,而且还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之中,悄悄地种下了一颗热爱中医的种子。

从那之后,刘尚瑾就对中医满怀好奇,他总是缠着父母给他购买形形色色的中医书籍,在他眼中,那些文字虽然晦涩难懂,却仿佛充满了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仿佛着了魔一般,不停地翻阅着《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书中的许多内容他都只是一知半解,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邻居与亲戚们对此都纷纷议论开来,放着好好的课本不读,偏要去研究那些“老掉牙”的东西,但刘尚瑾不为所动,他心中那团对中医的热情,却越烧越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刘尚瑾接受更系统的中医教育,父母把他送到了杨志勋的儿童国医启蒙班,杨志勋出身中医世家,医术精湛,而且对中医教育充满热忱,他深知中医传承的艰难,因此决定从娃娃抓起。

遇上伯乐

杨志勋的教学方法独特而有趣,他不像传统那样,照本宣科地讲解中医典籍,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着学生们做各种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浮脉、沉脉、中脉”的区别,他特意准备了一盆水和一把铅笔,他让学生们用手感受铅笔漂浮在水面的状态,告诉他们这就是“浮脉”。

他又将铅笔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沉底,解释这就是“沉脉”,最后,他又将铅笔悬停在水中,不浮不沉,这就是“中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志勋的悉心教导下,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刘尚瑾的进步神速,他不仅能熟练背中医典籍,还能准确区分各种脉象,甚至开始尝试独立诊断。

有一次,杨志勋正在给病人看诊,刘尚瑾在一旁认真观察,突然,他指着病人的手腕说:“老师,这位叔叔是不是有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志勋听后,内心不禁一惊,于是亲自为病人诊脉,结果发现刘尚瑾的判断完全正确,要知道,脉诊是中医诊断中最为复杂和难以掌握的技能之一,即使是学习多年的中医专业学生,也很难做到如此精准。

而刘尚瑾仅仅学习了半年中医,就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这让杨志勋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以后,杨志勋开始刻意培养刘尚瑾的实践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经常带着刘尚瑾一起出诊,让他在真实的诊疗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经验,一开始,病人看到刘尚瑾这个十岁的孩子,都感到十分惊讶,甚至有些怀疑他的能力。

有一次,杨志勋临时有事,需要外出几天,诊所里只剩下刘尚瑾独自一人,这时,一位老大爷前来求医,老大爷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多年来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不见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尚瑾仔细询问了老大爷的病情,并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诊脉,最终,他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老大爷半信半疑地接过药方,心想:这孩子毛都没长齐,能治好我的病吗?

几天后,老大爷再次来到诊所,脸上满是惊讶和喜悦,原来,他按照刘尚瑾开的药方,坚持服用了几剂之后,关节炎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喻户晓

尽管对中医充满好奇,但真正上手时,他也会紧张,也会害怕,小手搭在病人手腕,他能感受到的只有砰砰的心跳,而不是书本上描述的脉象变化,病人的询问,他也常常答不上来,只能求助于师傅。

“一怕诊断错误,二怕病人不说话,怕被考”,刘尚谨曾在采访中坦言当时的恐惧,年纪小,经验少,第一次诊脉并不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刘尚谨没有退缩,他知道,万事开头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真正克服困难,在师傅的指导和病人的包容下,他一次又一次尝试,不断摸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天赋加上努力,刘尚谨的诊脉技术突飞猛进,很快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8%,连经验丰富的80岁老中医都自叹不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惊叹的是,只要一进入工作状态,他就会变得格外沉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2009年,刘尚谨参加了一档央视节目,他的“诊脉神童”称号由此传遍全国,节目中,他精准的诊断和沉稳老练的表现,震惊了所有观众,一夜之间,“小神医”刘尚谨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刘尚谨没有迷失,他深知这条路还很长,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他没有选择成为“网红”,而是继续扎根中医领域,潜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

2018年,刘尚谨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始了更加系统、专业的学习,毕业后,他没有追逐名利,而是选择成为一名普通的诊所医生,默默地为病人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刘尚谨,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主治医生,他始终坚持中医的道路,用自己的医术为病人排忧解难,无论是简单的感冒发烧,还是疑难杂症,他都认真对待,尽心尽力。

刘尚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天赋+努力+坚持”的力量,他年少成名,却始终保持初心,不骄不躁,潜心钻研医术,最终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今,我们经常对 “速成” 推崇备至,急切地渴望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却忽略了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刘尚谨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守。

从“诊脉神童”到“医者仁心”,刘尚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对“天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天赋可以是助力,但绝非成功的唯一路径,只有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才能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

参考资料

央视网:[中华医药]健康故事:刘尚谨 我是小中医(2010.06.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