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开国将领中,一共有6人先后担任过总参谋长一职,按时间顺序分别是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和杨得志。
开国大将粟裕,是建国后首位担任总参谋长要职的开国将军,1954年上岗,此前他已经是第一副总参谋长。粟裕是开国大将之首,能力不必多言,解放战争中他的功绩尤其突出,是三野事实上的军事、作战负责人。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战将,按说非常适合领导总参谋部工作。但粟裕离开总参时,并非得到升迁或另有任用,而是因为58年的所谓“极端个人主义错误”,被降职调离。
接替粟裕总长职务的,是另一位大将黄克诚。黄克诚出身红三军团,与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是挚友,这对于协调两大中枢部门的工作,原本是很有好处的。黄克诚最大的优势是战略眼光及预判能力,非常高明准确。不过大将时运不齐,上任后仅一年便遭遇庐山会议风波,和彭总一样被免除了军职,不光总长职务没了,还赋闲了6年时间。
第三位当总长的开国将军,也是一位大将,即“罗长子”罗瑞卿。罗瑞卿深受毛主席器重,当时身兼多职,所以他跟两位前任不同,在总参谋部更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际决策不多。也许正因为这样,罗瑞卿的任职时间较长,从1959年一直干到1965年。但65年他被相关集团陷害打倒,经历了不幸,也不再担任总参谋长职务了。
罗瑞卿之后的总参谋长,是杨成武上将,准确地说杨成武是“代总长”,但具备总长之实。作为建国后首个担任如此要职的开国上将,“双红一”出身的杨成武,被当时的军委主要领导寄予厚望。然而杨成武非常直率刚毅,只忠于毛主席,他不为一些人所用,时间久了便成为眼中钉。1968年杨成武遭到诬陷,和余立金、傅崇碧等将军一起被撤职审查,多年后才恢复自由。
第五位,是四野干将黄永胜。黄永胜接替杨成武职务前,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作为四野统帅心腹将领,黄永胜上将的军事才能还是十分出众的,1969年还被选为副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原本前途远大,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段,却随波逐流,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导致不少老干部遭受打压迫害。1971年9月黄永胜被追究责任、撤职审查,后来甚至获刑18年。
最后一位当过总长的开国将军,是杨得志。杨得志是1980年出任总参谋长的,比前面几人要晚得多。因为七十年代叶帅、小平同志等党和军队的元勋人物,兼任过总长。79年杨得志参与领导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此前的军队资历也很深,所以军委在任命专职总长时,优先考虑了他。杨得志作风十分稳健,把总参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直到1987年才圆满卸任。在杨得志之后,接过“接力棒”的是新一代干部迟浩田同志。而55年的那批开国将军们,从此退出了总参舞台。
看上面多数将军的履历,似乎总参谋长一职“不怎么好干”。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军队中枢岗位,掌管起来确实有一些难度,仅杨得志一人属于“全身而退”。当然除杨得志外的那五位总长,他们经历起落各有具体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五人中除黄永胜外,其他几人后来都被组织平反、恢复名誉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