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军 同心同行 我们的创新

创新,孕育生机,焕发活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方法手段,因“走新”而“走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上,短视频平台的军旅短剧引发共鸣,退役老兵的故事广受关注;线下,红色景区灯光秀震撼人心,博物馆里“小小讲解员”引人注目。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创新——国防教育乘着创新的东风,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行。

关键词 短视频

扩大覆盖面——

走上“网络新赛道”

■王若龙 解放军报记者 李浩然

今年“八一”前夕,一条名为《那一年战场,他们用冷枪冷炮出奇制胜》的短视频,又一次引起网友关注。

这是一个“穿越”题材的小短剧,时长只有6分钟,讲述体验真人战斗游戏的年轻人穿越到抗美援朝战场,听志愿军官兵讲述冷枪冷炮战术的故事。

这条短视频,与今年2月刷屏网络的短视频《那一年的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出自同一团队之手。

“最初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对革命战争的了解仅限于课本的叙述,却没有感性的认知。”团队的视频编导杨晓龙告诉记者。

那条视频的评论中,许多网友在当代学生与志愿军官兵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激发出了解革命历史的热情。

“我们在最新一期视频的拍摄中做了一些调整,减少了趣味性元素,更注重传递正确历史观念。”杨晓龙说,“在视频的评论区,有很多网友自发普及国防知识。”

短视频平台有了“国防课堂”,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在这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媒体平台上,与国防相关的视频来自进驻的军队媒体,也来自网友的自发摄制。在这里,能看到九旬老兵讲述自己参加抗日战争的亲身经历、四川美术学院军迷社成员拍摄的汶川抗震“短视频大片”,还能看到退役女兵在高铁上与入伍新兵偶遇……或“随手一拍”,或精心制作,这些短视频在平台上广受关注,众多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9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国防部发布”抖音和快手账号正式上线。上线当日,抖音账号关注数量就超过1800万。许多军地机构账号纷纷在评论区“报到”,掀起平台关注的热潮。这场军民的快速集结,展现出国防的强大感召力。

期待国防教育走上数字化媒体新赛道,打破传统传播模式的时空限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讲述国防故事,触达更多人群。

感谢视频制作者的创作,让书本上一个个“方块字”有了血肉,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志愿军将士的不易和艰辛。

——短视频网站用户

关键词 青少年

播撒新火种——

培养“小小讲解员”

■李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暑期,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进行义务讲解。吴月 摄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新华日报印刷机。”

暑期前来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时常会被讲解员稚嫩的声音吸引——纪念馆内的讲解员,是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中小学生。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初二学生邓晨希,就是其中一员。今年暑假,她第一次报名参加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红岩村社区组织的“小小红岩讲解员”比赛。经过前期组织招募、审核、培训等环节,邓晨希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正式“开讲”。

“虽然我在红岩村社区长大,从小就听红岩故事,但之前我对纪念馆的很多展品并不了解。”邓晨希说,“经过培训和考核,现在我能讲出每个重点展品背后的故事。”

“红岩村社区2021年开始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红岩精神学习和宣讲活动。今年是第一次正式选拔‘小小红岩讲解员’。”红岩村社区工作人员说,“红岩精神是我们社区的底色。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从他们当中选拔‘小小讲解员’,既能加深他们对红岩精神的理解,也能给前来参观的游客留下更深的印象。”

这个暑假,全国各地许多“小小讲解员”走进国防教育场馆接受培训,持证“上岗”。让国防教育的对象走上讲台,从“听讲人”变为“主讲人”,成为很多地方提高中小学生国防教育质效、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的新方式。

7月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期9天的“小小讲解员”暑期训练营圆满收官。这次培训中,博物馆重点安排了语言表达能力、文物信息挖掘能力和故事写作能力等课目培训。“想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博物馆讲解团队负责人说,“让孩子阅读历史、对话文物,成为讲述革命故事的‘主角’,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国防知识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红色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

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中国工农红军西征纪念园、县博物馆,经过比赛选拔,第二期“小小讲解员”培训中考核成绩前10名的学员被聘为纪念园和博物馆“小小讲解员”。

“对‘小小讲解员’开展培训和考核,使我们的纪念园和博物馆真正成为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纪念园负责人表示。

你们是我见过年纪最小的讲解员,很高兴看到你们弘扬红岩精神,把革命前辈无私奉献、勇于斗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者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增强感染力——

穿越“历史的时空”

■钟东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灯光秀。郭冬明 摄

今年8月,每当夜幕降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就“火”了起来。

“金色钟表停留在凌晨两点,寓意着南昌起义的历史时刻……”

这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光影八一”灯光秀,一经上演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今年是江西大旅社建成100周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利用江西大旅社建筑结构特点,将光影与建筑、色彩与线条巧妙融合,辅以音乐,在建筑物表面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让游客获得穿越历史的沉浸式体验。

“灯光秀以时间线为轴,将历史故事、革命英雄的壮举一一呈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熊艳燕告诉记者,近6分钟的灯光秀以光影为媒、建筑为幕,展现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有游客直言,“太震撼了,就像历史在眼前重演。”

如今在许多红色场馆、革命旧址,都能拥有“穿越时空”的感受。近年来,各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3D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再现革命战斗场景、复原革命先烈形象,在借“数”转型中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中小学师生军事体验活动。图为学生佩戴VR设备观看国防教育主题影片。高歌 摄

当“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相结合,各地国防教育场馆积极上云、用数赋能,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创新、支撑作用。

“年轻一代大多是‘网生一代’‘拇指一族’,红色场馆有了VR、AR等数字技术赋能,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来打卡、体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数字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朱晓艳介绍,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场馆,打破了原有场馆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将场馆和展品搬上“云端”,让历史场景与珍贵文物“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省吉安市三湾红色沉浸式体验馆实景。曾泳峰 摄

江西省拥有122个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71个国防教育基地,数字互动技术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场馆。6月,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三湾红色沉浸式体验馆正式开放。运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参观者实现从“看景”到“入景”:穿过光影变幻的“时光隧道”,便能“进入”秋收起义后的一个小村落。馆内通过全息影像、交互机械、实体场景等设施,让参观者全面体验新七溪岭保卫战、血战老七溪岭、攻占永新等战争场景。

“这座新场馆集合了受欢迎的沉浸式话剧、环幕光影空间、互动战场等多元化沉浸体验形式,在丰富文旅业态的同时,也让国防教育更有冲击力感染力。”三湾红色沉浸式体验馆运营负责人邹建伟表示。

这种体验令人难忘,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场景,让人仿佛置身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让我更加懂得今日幸福的珍贵。

——江西省吉安市三湾红色沉浸式体验馆参观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