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访华并表态"不支持台湾独立"后不到24小时,美国政府就批准对台湾2.28亿美元的军售,同时更是连续表决28项反华议案。中美关系大变,未来博弈将愈发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笔军售涉及飞机零部件的维修和组装服务,虽说金额不算天文数字,但其象征意义却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中美关系的天平上激起千层浪。这一决定不仅打了中国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将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神经再次狠狠戳中。

细究其中缘由,美国此举绝非一时兴起。自2023年初以来,美国第118届国会已提出约700项与中国有关的立法,其中78项已成为法律。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巨大变化,也是中美关系复杂性的真实写照。

就在2024年7月,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一次活动上,就预告了即将推动多项针对中国的立法。这番言论立即引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强烈回应,指责美方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2024年9月9日,美国众议院复会后立即开启了所谓的"中国周",实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反华周"。在短短一周内,众议院密集表决了28项与中国相关的法案,涉及科技、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些法案如同一张大网,企图将中国的发展全方位地笼罩其中。

从《打击中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到《生物安全法》,从《台湾冲突遏制法案》到《中国货币问责法案》,再到《反制中国无人机法案》,每一项法案都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美国正在全面升级对华遏制策略。

这些法案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有审查香港特区在美国经济贸易办事处的措施,也有限制中国大陆对台湾相关人员金融活动的规定;既有禁止美国联邦机构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签订合同的禁令,也有要求美中签署或延长科技协议前向美国国会通报的要求。甚至连6G技术、无人机、港口审查等领域都未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瞠目的是,美国还打算设立基金应对中国的"有害影响",加强与日本、韩国及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对美国出口管制和制裁制度进行"技术改革"。这一系列动作,无不彰显美国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反华联盟"的野心。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政治局势也是这些法案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对华政策成为了两党争夺选民支持的重要议题。共和党一直以来都在对华政策上保持强硬姿态,而民主党则在面对共和党的指责时不得不做出强硬回应。此次“反华周”的行动,无疑是共和党为了巩固党内支持,凝聚更多选票而采取的一次政治行动。尽管这些法案在内容上看似多样,但它们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在国内制造一个“外部敌人”,以此来转移国内的经济和社会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种种,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世纪前的"门户开放政策"。当年美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了所谓的机会均等原则。而今天,美国似乎又在践行一种新型的"门户封闭政策",试图将中国排斥在国际规则之外。

然而,这种通过打“反华牌”来获取选票的行为,无疑会对中美关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科技大国,合作远比对抗更有利于全球的稳定与繁荣。如果美国继续在多个领域对中国采取全面打压的策略,不仅将导致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还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震荡,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美国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在中美博弈中无力继而展现出来的焦躁不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如今的"规则战",美国正在将中美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对此,中国方面的态度同样鲜明。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并表示将采取坚决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随着这些法案的陆续通过以及对台军售,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态势已显露无疑。无论是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还是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遏制,美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立法手段,全面压制中国的发展。然而,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单方面的打压行动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可能导致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合作陷入困境。美国一连串反华遏华举措,只是损人不利己,美国做的再多,都无法阻挡中国崛起,也无法改变美国衰落的现实。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4-09-09 11:27 《美国众议院将表决多项涉华法案,涉及香港、台湾、对华竞争》